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讲 空间数据的结构与组织
第三讲 空间数据的结构与组织
二、空间数据结构
(四)GIS的数据结构
1、栅格数据结构(Raster ): 指将分析空间划分成多个规则的网格 单元(多为矩形区域,偶有表示为三 角形、菱形或六边形的)然后给各个 格网单元赋以相应空间对象的属性值 ,用这多个格网单元组成的规则格网 (GRID)来表示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 和属性特征。 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就是像元阵列,每 个像元由行列确定它的位置,用像元 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
N1 • • •
N1 N2
N3
• • •
P1 е5
е6
N4
P3
N5
е3
P2 е2
е4
N3
P4 е 7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3、弧段与多边形的拓扑关系
弧段
多 边 左多边形 形
右多边形
P0
е1
N2 N1
е1 е2 е3
• • •
P0 P0 P0 • • •
P1 P2 P3 • • •
P1 е5
е6
第3讲 GIS的空间数据结构 与组织
内容
3.1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3.2 空间数据结构
3.3 栅格结构 3.4 矢量结构 3.5 数据变换 3.6 空间数据的分层组织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一)拓扑的概念和意义 1. 拓扑的概念
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图形在连续变 形下(拓扑变换)的那些不变的几何属性。组成一个图 形的各元素(结点、弧段、面域)之间都存在着二元关 系,即邻接关系和关联关系。在地图上这种关系可以借 助图形来识别,而在计算机中这种关系需用拓扑关系加 以定义。拓扑关系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 方法。
线与区域分离。
6)面-面关系:包含:如岛的情形;
相合: 相交:可以划分子区,并计算逻辑与、或、非和异或; 相邻:计算相邻边界的性质和长度;
分离:计算距离、引力等。
二、空间数据结构
(一)数据结构概念:
数据结构即指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于计算机存储、管理
和处理的数据逻辑结构。
对空间数据而言,数据结构则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 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在地理系统中描述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的空间数据主要包 括: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属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栅格模式
矢量模式
真实世界
二、空间数据结构
2、矢量数据结构(Vector):
利用欧几里得(Euclid)几何 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 来表示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 据组织方式。 通过记录空间对 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来表达空 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
二、空间数据结构
栅格
矢量
图形栅格单元(又称像元或 像素)按矩阵形式的集合
1 1 1 4 4 4 4 1 1 1 3 3 3 1 1 1 2 3 3 3 1 2 2 4 3 3 1 1 2 2 4 4 3 3 1 2 2 4 3 3 3 1 Value Count 14 1 2 7 3 13 4 8
三、栅格结构
三、栅格结构
(二)栅格数据的获取
1、遥感方法获取(航天与航空); 2、图片扫描获取(纸介质的地图等扫描); 3、矢量数据转换而来; 4、由平面上行距、列距固定的点抽样而来。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拓扑的感性认识
假设欧氏平面是一张高质量无边界的橡皮,该橡皮能够伸长和 缩短到任何理想的程度。想象一下基于这张橡皮所绘制的图形 ,允许这张纸伸长但是不能撕破或者重叠,这样原来图形的一 些属性将保留,而有些属性将会失去。
例如,在橡皮表面有一个多边形,多边 形内部有一个点。无论对橡皮进行压缩或 拉伸,点依然存在于多边形内部,点和多 边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不改变,而多边 形的面积则会发生变化。前者则是空间的 拓扑属性,后者则不是拓扑属性。
三、栅格结构
(三)栅格数据的基本运算
1. 栅格图像的平移(向右一格,再向上一格)
三、栅格结构
2. 两个栅格图像的算术组合
将两个栅格图像叠加,使它们对应像元的灰度 值相加,相减,相乘,相除,开方和,平方和等等.
三、栅格结构
3.两个栅格图像的布尔逻辑组合
三、栅格结构
4.其它栅格图像的基本运算
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区位关系
1)点-点关系:
相合; 分离; 一点为其他诸点的几何中心; 一点为其他诸点的地理重心;
2)点-线关系:
点在线上:可以计算点的性质,如拐点等; 线的端点:起点和终点; 线的交点; 点与线分离:可计算点到线的距离。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3)点-面关系:
非拓扑属性 两点之间的距离 一个点指向另一个点的方向 弧段的长度 一个区域的周长 一个区域的面积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2. 拓扑关系的重要意义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对地理信息系 统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 三个方面: (1)根据拓扑关系可以确定地理实体间的相对空间位置, 而无需利用坐标和距离; (2)利用拓扑关系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 (3)可以利用拓扑数据重建地理事体。 如建立封闭多边形, 实现道路的选取,进行最佳路径的计算等。 通过拓扑关系,识别地图中的空间数据关系。 不仅记录空间位置和几何特性,还记录空间关系。
(1)栅格灰度值乘上或加上一个常数; (2)栅格灰度值求其正弦,余弦等,方根,对数,指数等; (3)将某些栅格灰度值置成常数等; (4)求一个栅格图像中元素灰度值之和; (5)找出一个栅格图像中元素灰度值最大和最小等; (6)求出两个栅格图像对应灰度值的数量积; (7)将两层栅格图像对应灰度值比较,并把一个较大的元素记录 到结果栅格图像中; (8)进行”二值图像”处理等等.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欧氏平面上实体对象所具有的拓扑和非拓扑属性
拓扑属性 一个点在一个弧段的端点 一个弧段是一个简单弧段(弧段自身不相交)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边界上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内部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外部 一个点在一个环的内部 一个面是一个简单面(面上没有“岛”) 一个面的连续性(给定面上任意两点,从一点可以完全在面 的内部沿任意路径走向另一点)
三、栅格结构
2、栅格数据模型中,如何将属性数据赋予空间数据?
方法一: 每一个网格单元都赋予一个数值。(简单,但无法有多重属性) 需要表达多重属性就必须建立多个栅格图层
建筑物 土地使用 土地产权 地形
Z
Y X
三、栅格结构
方法二: 网格单元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相连接,一个网 格单元就可以有多重属性。 多重属性的局限。
拓扑邻接:N1/N2 ,N1/N3 ,N1/N4 ;P1/P3 ;P2/P3 拓扑关联:N1/е1、е3 、е6 ;P1/е1、е5 、е6 拓扑包含:P3与P4
е1
P1 е5 P2 е2
N1
е6
N4
P3
N5
е3
N2
е4
N3
P4
е7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三)拓扑结构的表达 1、结点与弧段的拓扑关系
二、空间数据结构
(二)GIS的数据(空间信息)
1、空间数据(图):表示要素的空间位置、几何特征 2、属性数据(文):表示要素的非几何特性,包括文字属 性、表格、其他非几何数据(声音、动画、影像等等)
二、空间数据结构
(三)空间对象(实体)的地图表达
1、点状要素:表达为空间上一个点位的符号。具 定位特征,为不依比例符号。 2、线状要素:表达为空间上沿某个方向延伸的线 状或带状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 为半依比例符号。 3、面状要素:表达为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 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 号。 4、体积要素:表达为空间上具三维特征的现象的 符号。具定位特征,与比例尺相关。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二)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1、拓扑邻接: 同
类 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如多边形之间;结点之间的邻接关系。
2、拓扑关联: 不 同 类 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如结点与弧段;多边形与弧段的关联关系。
3、拓扑包含:同类不同级 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如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包含关系。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点在区域内,可以记数和统计; 点为区域的几何中心; 点为区域的地理重心; 点在区域的边界上; 点在区域外部。
4)线-线关系:
重合; 相接:首尾环接或顺序相接; 相交: 相切;
并行。
一、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5)线-面关系:
区域包含线:可计算区域内线的密度;
线穿过区域: 线环绕区域:对于区域边界,可以搜索其左右区域名称;
西南角格 网坐标 (XWS, YWS) 格网方向
格网分辨率
行
列
栅格数据模型的其他表示方式
(a)三角形
(b) 菱形
(c) 六边形
三、栅格结构
1、栅格数据 中的点线面
面 线
点 点:表示为单个像元。 线:表示为在一定方向上连 接成串的相邻像元的集合。 面:表示为聚集在一起的相 邻像元的集合。
三、栅格结构
5. 栅格图像的叠置分析
计算B行政区 里Ⅲ类土壤的 面积?
三、栅格结构
计算机实现流程图:
三、栅格结构
(四)栅格数据的组织
数据文件 像元 1 I坐标 数据文件 层1 数据文件 层1 多边形1 属性值 像元1坐 标 像元N坐 标 多边形 N
J坐标
层1属性 值 层2属性 值 层N属性 值 像元 2 像元 N 节省空间
二、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对象(实体)的遥感影像表达
遥感传感器平台
传感器
二、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对象(实体)的GIS数字化表达
点:位置:(x,y) 属性: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