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技巧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技巧

牛顿运动定律的解题技巧
常用的方法:
一、整体法★★:整体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分析方法;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
二、隔离法★★:隔离法是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连接体)系统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便于进一步对该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出与之关联的力.为了研究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时,通常可采用隔离法.一般情况下,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注:整体与隔离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根据牛二定律,分别建立关系式,再联合求解。

三、等效法:
在一些物理问题中,一个过程的发展,一个状态的确定,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若某量的作用与另一些量的作用相同,则它们可以互相替换,经过替换使原来不明显的规律变得明显简单。

这种用一些量代替另一些量的方法叫等效法,如分力与合力可以互相代替。

运用等效法的前提是等效。

四、极限法
极限法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极左或极右,并依此做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一般结论。

极限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的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恰当运用极限法能提高解题效率,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思路灵活,判断准确。

五、作图法
作图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的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的表示成物理图示或示意图,将物理问题化成一个几何问题,通过几何知识求解。

作图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便于定性分析,也可定量计算。

六、图象法
图象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象,将物理量间关系变为几何关系求解。

对某些问题有独特的优势。

动力学的常见问题:
TB TA B A 2
解之得g m
M m M a A 42sin +-=α,g m
M m M a B 42sin 2
+-=α
讨论:
(1)当m M 2sin >α时,0>A a ,其方向与假设的正方向相同; (2)当m M 2sin =α时,0==B A a a ,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当m M 2sin <α时,0<A a ,0<B a ,其方向与假设的正方向相反,即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2.
程。

例2:如图1μ出?
分析:M 和g m
mg m
F a fm m 11μμ==
=
m a 就是系统在此临界状态的加速度,设此时作用于M 的力为n F ,再取M 、m 整体为研究对象,
则有m n a m M g m M F )()(2+=+-μ
即g m M F n ))((21μμ++=
当n F F >时,必能将M 抽出,故g m M F ))((21μμ++> 3. 程序法分析动力学问题
按顺序对题目给出的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简称“程序法”。

“程序法”要求我们从读题求:
(1)设小木球自由下落到水面时的速度为v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应有
gh v 2=

小木球落入水中时,木球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力的作用,设水密度为3
30/100.1m kg ⨯=ρ,
对木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Va gV gV ρρρ=-0 ②
式中V 为木球体积,a 为进入水中木球的加速度。

由②式得2
0/15s m g g a -=-

ρ
设木球在水中下沉的深度为H ,有aH v 202
=-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m H 7.2=
(2)木球从水面下沉到最大深度处的时间1t 与由最大深度处上浮到水面所需的时间2t 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