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PPT课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ppt课件12

部编版PPT课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ppt课件12


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
都加入为;解决另严重一的方财面政危,机暗,中举债调无集门军的国队王,路企易十图六以被武迫 力 控制在局凡尔面赛。宫召开了三级会议,想通过它来筹款。
第一阶段
革命爆发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掀开了大革命的序幕,国庆纪念日。
革命结果 通过《人权宣言》
到1810年左右,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堪称法国敌手的国家,法兰西第一帝国控制 了东至波兰,西到西班牙,北起荷兰,南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帝国盛极一时。
元气大伤
法军从俄罗斯撤退
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近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 俄军坚决反抗拿破仑侵略,虽然法军一路取得胜利,但是伤亡极其惨 重。最终,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无功而返,法国因此元气大伤。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宣扬自由平等,否定法国封建等级制度
第二条 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否定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第三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 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旧制度的危机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1、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3、思想: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启蒙运动


1、时间: 18世纪
2、核心思潮: 理性主义
平 等
3、代表人物: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 民
4、影响:

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权宣言》
性质: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与英国、美国等资产阶级革命中所颁布的文献有没 有共同之处?
《人权宣言》的内容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 争之间有什么关系?
伏尔泰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和平等的, 启蒙运动宣扬自由、平等。《人权宣言》宣 布,在权力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 平等的。可以说,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作了 重要的理论准备,法国大革命是对启蒙思想 的一次伟大实践。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 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拿破仑帝国
“不想当将军的士 兵,不是好士兵。”
这是谁说的呢?
16岁——炮兵少尉 24岁——少将 26岁——中将 27岁——军团司令 30岁——第一执政 33岁——终身执政 35岁——皇帝
“荒野雄狮”
夺权 对内 对外 称帝 结局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组建新的政府。
制定《拿破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很多国家制定民法 参照的蓝本。 多次打败反法联盟,乘胜扩大疆域并侵略 多国及与英俄争霸。
第二阶段 路易十六勾结欧洲各国君主呼吁武装干涉
阶段开始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瓦尔密),
抗击外国干涉军
《马赛曲》
革命结果 废除君主制,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 国。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
第三阶段
欧洲一些国家组成反法联盟,攻打法国。 保王党势力抬头。
阶段开始 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
提供了有力支援。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做了理论 准备。
二、法国大革命
Hale Waihona Puke 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
三级会议是法国封
建社会等级代表会
议,由教士、贵族
和市民三个等级代
表参加,故得名。
三级会议上的斗争:
通常是在国家困难 时召开,故不定期。
第三等级: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会利议,三个自等行级成各自立“ 国民议会”,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讨行论联议席案会,议最。后举 路易十六: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
这只是代表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法国大革命的和意义性质
Ⅰ.意义: 1)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2)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 影响。
Ⅱ.性质: 是一场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影响大,而且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并且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 量。废除了君主制,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国政体,最彻底。
革命结果
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 实施一系列革命措施 大革命达到高潮
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 会,平息了国内叛乱,打 退了反法联军
严惩反动分子,动员一 切力量反对内外敌人。
过往的行人啊 请不要为我的死悲伤 如果我活着 你们谁也活不了
——罗伯斯庇尔的墓志铭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雅各宾俱乐部解散,法国大革命的高潮结束。
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拿破仑被赶下 台后,法兰西 第一帝国也走 到了尽头。
流放中的拿破仑
(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②大学产生的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分析: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的兴起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而希腊、罗马古典著名和阿拉伯文化则成为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③大学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 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分析: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创办前,高等教育存在了数千年。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 “大学”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了院系,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和现代大学的学科设置以及学位制度基本相同。 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分析:教师私人办校要取得授权许可证,相当于今天的教师资格证。随着人数的扩张,为了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所有的教师联合成特殊的组织,也就是教师行会,相当于现代大学的院系;学生则组成同乡行会,双方各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④著名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 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巴黎大学最初是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1200年,法王承认巴黎大学的学者具有合法的牧师资格,有司法豁免权。1215年,教皇特使为巴黎大学制定了第一个章程,取消圣母院对巴黎大学的控 制权,巴黎的教师协会获得了合法团体的资格,成为被法律承认的大学。1168年巴黎大学的学者们来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了剑桥大学。13世纪的牛津大学,是当时欧洲的科学中心,也是西方近现代的科学的萌芽之地。 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引导学生阅读P44“相关史事”)以最早兴起的博罗尼亚大学为代表的称为“学生大学”,由学生主持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的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欧洲南部的大学,如法国(巴黎大学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多属此种类型。以法 国巴黎大学为代表的称为“先生大学”,由教师掌管校务,欧洲北部的大学,如英格兰、苏格兰、瑞典、丹麦、德国等地的大学,则多属此种类型。 ⑤大学的自治地位: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2年 远征俄罗斯失利 1815年 滑铁卢战败后,第一帝国覆灭, 退出历史舞台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 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 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 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 朽——那就是我的法典。”
——拿破仑
拿破仑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一一打败了敌国——奥地利,普鲁士,荷兰,西班牙等。 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屈服在法国的脚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法国的威望。
革命的发展
制宪 会议
对革 命的 推动
制宪会议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
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 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1791年,以《人权宣言》为序言,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废 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