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者不选得0分.1.在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 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 和19.30s 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m 决赛的位移是100m 决赛的两倍B .2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C .1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D .100m 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2.在电场中的某点放一个检验电荷,其电量为 q ,受到的电场力为 F ,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 E = F /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移去检验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0B .若检验电荷的电量变为4q ,则该点的场强变为4EC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D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方向均不变3.物体b 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将物体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a 、b 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 、b 两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B .a 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 .b 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 .a 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 的增大而增大 4.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B .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C .该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D .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F a b5.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540m ;隔3分钟后又观测l 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 ,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列火车加速度大小为A .0.03m/s 2B .0.01m/s 2C .0.5m/s 2D .0.6m/s 26.在一棵大树将要被伐倒的时候,有经验的伐木工人就会双眼紧盯着树梢,根据树梢的运动情形就能判断大树正在朝着哪个方向倒下,从而避免被倒下的大树砸伤.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角速度较大,易于判断B .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线速度最大,易于判断C .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向心加速度较大,易于判断D .伐木工人的经验缺乏科学依据7.在汶川地震救灾中,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箱子的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的相对位置.下列关于箱子下落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 .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 .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 .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8.“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着地月轨道转移到月球轨道附近,在P 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进入绕月球运动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已知卫星的质量为m ,远地点Q 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 ,运行到Q 点时它的角速度为ω,加速度为a ,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月球在远月点Q 对卫星引力的大小为A .maB .2R Mm GC .2)(ωh R m +D .22)(h R mgR + 9.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 将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电动车自动滑行时,就可以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J 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A .200J B .250J C .300JD .500J 10.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存在着匀强电场(方向未画出),一质子从bc 边上的M 点以速度v 0射入电场,最后从cd 边上的Q 点飞出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荷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月球 地月转移轨道QP v 500250 6 10 E k /J O x /m ① ②B .电场方向一定是垂直ab 边向右C .电场力一定对电荷做了正功D .M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 点的电势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物 理 . 11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1.(6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是:A .在桌面上放一块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木板上.B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打成绳套.C .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平行于木板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 ,记录下O 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D .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1F 和2F 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 .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 '的图示.F .比较力F '和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序号是 ;(2)遗漏的内容是 . 12.(9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砝码打点计时器 滑块 托盘Q d v 0 M • b ca • 1.89 2.40 2.88 3.39 3.88 4.37单位 cm 0 1 2 3 4 5 6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 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写字母代号)A .木板的长度LB .木板的质量1mC .滑块的质量2mD .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3mE .滑块的运动时间t② 欲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实验时,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用L 、g 、a 、1m 、2m 、3m 、t 中所需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1分)“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m/s 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 ,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加速度的大小为8m/s 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受试者在加速和减速阶段运动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问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14.(11分)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 后拉力大小减为F /3,该物体的速度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g 取10m/s 2,求:(1)物体受到的拉力F 大小;(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跑道 起点终点线 折返线 木箱 10m246 8 v /m.s -115.(11分)某游乐场中有一种“空中飞椅”的游乐设施,其基本装置是将绳子上端固定在转盘上,下端连接座椅,人坐在座椅上随着转盘旋转而在空中飞旋,若将人看成质点,则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其中P 为处于水平面内的转盘,可绕竖直转轴OO /转动.设轻绳长l =10m ,人的质量为m =60kg ,转盘不动时人和转轴间的距离为d =4m ,现让转盘慢慢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转速保持稳定,此时人和转轴间的距离为D =10m ,且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绳子不可伸长,取g =10m/s 2.求:(1)最后转盘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2)转盘从静止启动到稳定这一过程中,绳子对人做的功.16.(12分)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在直线x =-2l 0到y 轴区域内存在着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有界匀强电场,其中x 轴上方的电场方向沿y 轴负方向,x 轴下方的电场方向沿y 轴正方向.在电场左边界上A(-2l 0,-l 0)到C (-2l 0,0)区域内,连续分布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粒子.从某时刻起由A 点到C 点间的粒子,依次连续以相同的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若从A 点射入的粒子,恰好从y 轴上的A ′(0,l 0)沿x 轴正方向射出电场,其轨迹如图.不计粒子的重力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在AC 间还有哪些位置的粒子,通过电场后也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dl P OO ,/ xA v E x =-2l 0 C y O青岛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物理答案1.C 2.D 3.AD 4.BD 5.B 6.B 7.C 8.ACD 9.A 10.A11.(1)E (3分)(2)E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O 点(3分)12.(1)0.497m/s 2 (2分) (2)①CD (2分),②天平(1分)(3)gm a m g m 223-(2分),偏大(2分) 13.(11分)参考解答: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111==a v t m s ,22111==t v s m m --------------------------------------2分 减速阶段:5.023==a v t m s ,12133==t v s m m --------------------------------------2分 匀速阶段:()75.1312=+-=m v s s l t s --------------------------------------------------2分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114==a v t m s ,22144==t v s m m ---------------------------------------2分 匀速阶段:245=-=m v s l t s ----------------------------------------------------------- 2分 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25.6521=+++=t t t t s---------------------1分14.(11分)参考解答:设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 ,物体在0~10s 的运动过程中,1ma f F =------------------------------------------------------------------------------ 1分11t a v = -----------------------------------------------------------------------------------1分物体在10s ~14s 的运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23ma F f =-------------------------------------------------------------------------------2分根据v 一t 图象及运动学公式得:22t a v =------------------------------------------------------------------------------------2分拉力4.8=F N ------------------------------------------------------------------------------2分又 f mg μ=-----------------------------------------------------------------------------1分动摩擦因数34.0=μ---------------------------------------------------------------------- 2分15.(11分)参考解答:(1)设稳定状态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有ld D -=θsin -----------------------------------------------------------------------------1分 2sin ωθmD F T =--------------------------------------------------------------------------2分mg F T =θcos ----------------------------------------------------------------------------2分解得:866.0=ωrad/s --------------------------------------------------------------------2分(2)绳子对人做的功等于人机械能的增加,有)cos 1()(212θω-+=mgl D m W ---------------------------------------------------- 2分 解得:3450=W J ------------------------------------------------------------------------2分16.(12分)参考解答:(1) 从A 点射出的粒子,由A 到A ′的运动时间为T ,根据运动轨迹和对称性,x 轴方向 002l v T =------------------------------------------------------------------2分y 轴方向 2)2(21220⨯=T m qE l --------------------------------------------------2分 解得:0202ql mv E = --------------------------------------------------------------------2分 (2)设到C 点距离为△y 处射出的粒子通过电场后也沿x 轴正方向,粒子第一次达x 轴用时△t ,水平位移为△x ,则0x v t ∆=∆ 21()2qE y t m∆=∆----------------------------------------------------2分 粒子从电场射出时的速度方向也将沿x 轴正方向,则022l n x =⋅∆ -----------------------------------------------------------------------2分 解之得:200220111()2l qE y l n m v n∆== ---------------------------------------------1分 即AC 间y 坐标为021y l n =- (n = 1,2,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