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课件人体解剖生理学
中枢 控制系统
CNS
效应器 受控系统
Heart/Vascular
反 馈 信 息
监视装置
(感受器)
反应 BP
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
BP
心血管中枢
心脏活动 小动脉扩张
BP
❖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反馈信号减弱或抑制控制部分
的活动。
❖ 负反馈作用—— 保持系统的稳定和内环境的稳态。
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第四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干扰信号
刺激
感受器
中枢 控制系统
效应器 受控系统
反
馈
信
息
监视装置
(感受器)
反应
1.负反馈控制系统
(negative feedback)
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
刺激感Biblioteka 器一、研究的对象➢ 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 ➢ 组成人体的系统、器官的功能及其机制 ➢ 构成机体的各器官和系统的相关性和协调性 ➢ 人体与环境的适应
➢ 生理学:生物学分支,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 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生理学的任务
➢1. 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2.正常活动的机制 ➢3. 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体液及其分布
❖ 水及溶于其中的多种物质构成的人体液体部分。 ❖ 人体含水量:平均60%
婴幼儿70% 不同组织不同,肌肉和内脏70~80%
细胞内液:40% 体液(60%) 细胞外液 血浆:4~5%
组织间液:15~16%
❖ 1. 内环境:相对外环境而言,是细胞生存的 环境,即细胞外液。
➢ 以完整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 官、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
四、研究与学习方法
❖ 研究方法: 整体:又包括急性(麻醉)、慢性(清醒)实验。 离体:排除整体干扰。
❖ 生理学的应用: 医学的基础学科 人类自身认识和活动的需要 生产实践的需要 学习方法: 1. 功能与结构、局部与整体、人体与环境相统一 2. 理论和实验相联系 3. 教学和自学相结合
控制特点:快速、准确、预见性
小结
❖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 不断变化的外环境,另一个是相 对稳定的内环境。
❖体内所有生命活动的机制,尽管 种类不同,功能各异,但只有一 个目的:保持内环境的稳态,稳 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机体 通过神经、体液、自身调节 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生理学
Physiology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敖明章 副教授
Tel: Email: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体内控制系统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 生理学的任务 ➢ 生理学研究三个水平
❖各种功能活动通过反馈机制 达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
思考题
1. 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 2. 内环境的稳定具有什么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
环境相对稳定? 3.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如何进行调节? 4. 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
生理意义。
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
协调
反射弧模式图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 定义:体内的一些细胞能产生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 学物质,后者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 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 受体(receptor),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联系与相互作用
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 1.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功能活动以及细胞内 各种物质分子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 2.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器官和系统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 控机制以及它们对整体水平的生理功能有何作用和意义等
➢ 3. 整体水平的研究
2.正反馈控制系统(positive feedback)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断加强控制中枢的活动,直至某 一生理过程完成为止。
实例:排尿反射、分娩过程、血液凝固、细胞膜钠 通道的开放。
膀胱扩张
牵张感受器
排尿中枢 +
尿道内感受器
逼尿肌收缩 尿液通过尿道
3.前馈控制系统(feed-forward )
前馈控制是指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 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 分发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 活动。
必要条件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一、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定义:神经系统参与的调节,基本 方式为反射(reflex)。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reflex arc)。有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 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最重要特征: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生存的体 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血液
细胞外液 20%
组织液 淋巴液
外环境
细胞内液 40%
脑脊液
内环境
2. 内环境的稳态 (homeostasis)
指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包括pH、温度、 渗透压等。
❖细胞稳态 组织、器官稳态 整体功能稳态 ❖维持机体生存的首要条 件,也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 全身性体液调节(远距离分泌) ❖ 局部性体液调节(旁分泌) ❖ 神经分泌
神 经分泌
刺激 感受器
内内分泌泌腺腺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反射中枢
激 素
效应器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自身调节—— 组织、细胞在没有神经
或体液因素作用下,自身对 刺激发生适应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