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做学生喜爱的教师自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自己的一生与党的教育事业连在了一起,我也把自己的一生和我的学生们融合在了一起。

我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我勤奋工作、教书育人的座右铭。

为了学生,我愿做"红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为了学生,我愿做"人梯",双肩擎起他们稚嫩的身躯,让他们去拥抱更美、更灿、更为广阔的人生;为了学生,我愿做"春蚕",吐丝到死丝不断,留作他人御风寒。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几年来,我矢志不渝,爱洒教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实绩,时时都在演绎着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如何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的点点滴滴,时时都在诠释着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的滴滴点点!父亲在我刚走上讲台的时候这样对我说: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就要把党的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用一个永远的好教师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自己。

就是这句话使我明白不做一个好教师,就不配被学生叫自己老师。

从那一天起,我每写一节教案,每上一堂课,每辅导一个学生,都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

不管是周末在家里,还是身在学校,我总要几时地总结一下,想一想:昨天教得怎么样,今天怎样教,明天应该怎样改进。

从98年到2009年,十年之中漫长的二十一个学期,在我的教学成绩册上也得到了二十一个第一。

当我回顾走过的历程也确实有激动人心的时刻,那是我从东方国际学校调来张范,离开东方国际的那天正是星期天的下午,我向众多的家长和学生告别时,全班学生抱着我、围着我泣不成声,家长们全都哭了,多少位女教师热泪盈眶,在场的校领导和老师们都震撼了。

再就是今年我到张范中心学校去开会,午饭时,当我走进餐厅的那一刻,数不清的学生齐刷刷站起来一起喊老师好,这些学生都是我教过的,如今在中心学校初中部就读。

当我离开学校时,校门口早就站满了学生,有的拉着我的手,抱着我,围着我,好长好长时间我才在"老师再见"的欢送声中离开。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很感动,其实我只是在不平凡的教学中做了我应该做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执着而内在的永恒追求。

对学生的爱应该充满我们这片热土的每个角落,应该在我们精心呵护的这片热土上不留下任何空白和疏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可是我们却常常在回首往事时才突然醒悟,待到意识到其中的机缘,一切都已时过境迁。

几年前一件郁结心头的记忆,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三年级插班生名叫XXX,整天打架骂人不讲卫生,读书不成句,连加减法也不会,单元检测语数两门学科才考了15分。

其他任课教师胡埋怨:"这样的学生底子这么差,我们怎么能教好,教不好这个学生,拉低了班级的教学成绩,我们老师的实绩考核怎么办?不如放弃了他,给学校上建议,令他转学走人!"作为班主任,我也一度产生了放弃教育他的念头,但一想我刚走工作岗位时的誓言--做一个学生永远喜欢的教师,我的脸颊热了。

如果放弃了这位学生,我还是一位学生喜欢的人民教师吗?不能放弃,一个都不能少!于是我拉开了对他的苦口婆心和跟踪教导战。

三个星期后,虽然有好转,但效果不佳,时不时重返老样子,上课爱做小动作,作业一塌糊涂,老师和学生都疏远他。

我因生病,请了几天假,返校后我迫不及待地去看他,却发现他萎缩在墙角失去了往日耀武扬威的"精彩"。

我莫名其妙地打听其他学生,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昨天我们评选了最惹人讨厌的学生,就是他,老师还建议他转学呢!"听到这儿他禁不住"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老师和同学们的讽刺挖苦终于击垮了他。

这颗冷漠受伤的心灵是我不曾真正地温暖和关心,才使他受到这么大的伤害。

就在此时,我想起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的话:"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达到教书育人之效果。

面对此情此景,我扪心自问:我到底给了这个学生多少师爱?正当我自责的时刻,突然接到这位学生的家长打来的电话,要求我陪庆新去光明广场。

礼拜天的天空格外的蓝,一朵朵白云有顺序地飘向远方,灿烂的阳光洒满了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庆新的家人和我漫步在欢乐的广场上。

庆新穿着旱冰鞋娴熟地滑着旱冰,在人群中来回穿梭,远远冲着我笑,神情欢乐地像只快乐的小鸟,在自由地翱翔。

我突然地觉着他很可爱,有机会我一定告诉他,学习其实一点也不难,比你学滑旱冰简单多了。

只要你肯学,一定比学旱冰还要好。

看着他专注的神情和自信的举动,我感慨万千,我一定从这一闪光点找回他人生新的起点。

星期一,我看着XXX空荡荡的位置正在纳闷时接到了家长的信,信上只有一句话:"XXX上学一个月以来,真诚地谢谢您对他的教育,更要谢谢您昨天能陪伴他在广场滑冰。

"信上的话像锥子扎在我的心里。

XXX转学了,我再也没有改错的机会了。

从此以后,茶余饭后,校内课外,我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在想着我的班级里那几十个活泼可爱的笑脸,更忘不了班内需要特殊照顾的几个后进生。

我深深地知道,教师的丝丝温暖,点点呵护,次次鼓励,一回又一回的引导,才能洗涤他们懵盹的心灵,才能唤醒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热情,才能深深启动和感染他们的灵性。

教师的责任是神圣的,教师的爱能再铸造爱,教师的希望能再点燃希望。

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我们谁都会说,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境里,真正做一个用心之人才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

有一次放学后,当我路过教室的窗前,透过纯净的玻璃,无意识地看到一个学生在翻弄其他同学的桌洞,一种责任的警觉让我立即意识到这位同学的意图。

我轻轻地咳嗽一声推门进去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抽身,那紧张而害怕的神情真是无地自容,恨不得一下子钻进地缝里。

我随即问了一句:"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我努力克制自己的激动和微妙的情感,尽量使自己保持冷静,可他仍然觉察到我已经发现了他不光彩的举动。

他一声都不吭,脸像红布一样显得格外局促不安的低着头。

我走到他身边沉稳地拍了拍他稚嫩的肩膀,转身从容地走出了教室。

我坐在办公室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同学平时表现不错,怎么会这样呢?我反反复复地琢磨和思忖。

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在耳边久久地回旋:"儿童的自尊心是最敏感的,我们要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珍视它。

"有时学生就是在错误中成长,我不会叫他再重犯今天的错误。

我要给他自尊,叫这次的痕迹像踏在雪地上的脚印一样在阳光的温暖下慢慢地消融,让被瑞雪的精魂滋润的小苗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第二天晨读课时,我把这个同学叫到我的办公室,他仍然显得窘迫无奈,用乞求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分明是等着我狠狠批评他。

这时我拿出新买来的崭新的钢笔、墨水和一个笔记本放在他的手里,我看着他一脸的茫然,郑重其事宣布:从今天开始,你就担任咱班好人好事记录员。

我把他送出办公室并若有所指地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尽管找我。

"原来这个同学叫XXX,母亲早逝,父亲在外打工,兄妹俩整天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家里经济比较困难。

我每隔一段时间总要给他买些学习用品。

为了他能欣然接受,我总是找点理由,更是为了他的自尊,不管是记录好人好事,还是学习有进步或是帮助别人,我都给予他特别关注,使他充满了自信和自尊。

看着他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和欢乐,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

几次家访,他的奶奶都不胜感激地说:"俺的娃多亏遇上您这样的好老师。

"每次我走出他家门的时候,他的眼里分明噙着泪花。

当我远远地回头再望时,他那毅然的身影还在村口伫立着。

多少年来,每每遇到这种情景我非常地感动,一种自豪感顿时弥漫全身,内心由衷的踏实。

我们教师的爱是伟大的。

学生的人生就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每天都可能应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该以平和、客观公正的心态去面对,理解、宽容和接纳。

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我们要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正确地选择人生之路。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注每一个学生,转化后进生是关键。

让每一只小鸟都歌唱,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我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有一年我接的是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带的三年级班,我教数学。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本班有两个作业每次几乎都是零的学生。

怪不得这个班的数学成绩这么差。

当我把两个学生叫到我的办公室时,我关切的注视着他俩,他们慌乱不知所措的望着我,像是不知做了多大的错事似的,我真感到无边的痛惜和怜悯,他俩的眼神里分明是万般的无奈和委屈。

经过了解原来在二年级时老师和同学们一直视他俩为"弱智""笨蛋",这样的心理压抑就是成人又该怎样承受?就是该死的"弱智"和"笨蛋"这两个名词使为数不少天真烂漫的幼童生活在被同伴鄙视的阴暗里,伤害着他们脆弱的自尊心,扼杀着他们求知的欲望。

面对两个伤痕斑斑的心灵,我愤恨惋惜,是他俩"弱智""笨蛋"吗?不是,是我们老师不负责任!我要用特别的爱尽释冰点。

从现在开始,这个班不存在弱智和笨蛋。

我要给他们自尊,让他们从低落消沉的阴影中走进寓教于乐的天地,让他们在自尊中树立做强者的自信和从容,彻底摆脱被世俗视为的"弱智"和"笨蛋"的羁绊,从而抬起头做人,挺起胸走路,为今后漫长的人生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我郑重宣布:"XX,XX,两位同学一心想努力后进变先进,我相信他俩。

大家能和老师一起帮助他们吗?""能!"同学们纷纷鼓掌赞成。

我用鼓励的眼神凝视着他俩,两人的脸上也浮现出从未有过的笑容。

我征求其他老师的同意给他俩调换了位置,让他们坐在第一排中间,并且和学习很好热心助人的同学坐在一起。

前几周我每天放学后都给他们吃小灶,更注重使他们逐渐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特别是自学的能力,后来每周补习两次,再后来就委托优秀生回家以后负责检查。

他俩在课堂上发言越来越主动了,作业越来越工整了。

看到他们的一道题错了,我就给他们写上"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认真对待这道错题,改掉粗心的毛病。

"看到作业工整的时候我就写上"你一定能看到老师赞许的微笑。

"当他们把改错的作业拿给我看的时候,我会微笑着轻轻的点头,给予他们亲切的鼓励。

几个月后,他们春风满面,整天挂着笑容,像变了个人似的。

每次我去家访,家长总是感激涕零的说:"我们的孩子能变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多亏您,原先我们认为这孩子没指望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