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0型通用敞车作业1.车体承载类型?①底架承载式②侧墙和底架共同承载结构③整体承载结构2.车体钢结构基本组成?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由底架、侧墙、端墙、车门等部件组成。
(侧墙、端墙、底架、中立门、下侧门)敞车发展简述敞车是铁路运输中的主型车辆。
在我国目前的货车总数中,敞车数量最多,约占60%以上。
建国初期,我国铁路上使用的敞车多数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旧车,车型很复杂,约有30多种;它们的吨位都很小,多数为30t级的,有一部分为20t、40t级的,少数为50t级的。
50、60年代,我国先后设计了载重30t的C1型敞车和载重为40t的C6型敞车,投入运用后均发现强度不足,该两种车型车生产数量也不多。
为了提高敞车的载重吨位,1952设计了载重为50t的C50型敞车。
C50型敞车生产的时间很长,自1953年试制并投产直到1976年,共计生产约35000辆,是当时敞车中的主型车。
C50型敞车在多年运用中暴露出不少质量问题,有些还是较难解决的惯性质量问题。
1958年,由十五个工厂的设计人员联合提出了底架为单中梁结构、桁架式侧壁承载的载重为60t的C60型敞车设计方案。
但由于一些先天性缺陷,C60型敞车仅生产了一小批。
齐车公司于2003年开始70t的新型通用敞车的研制,2005年初完成了载重70t的新型通用敞车工作图设计、小批量试制及各项性能试验工作,并于同年6月通过了样车的部级审查,定型为C70型通用敞车,该车载重70t,自重23.8t。
2005年至2006年全路共生产C70型通用敞车22000辆。
==================================================================1 主要用途C70型通用敞车是供中国准轨铁路使用,主要用于装运煤炭、矿石、建材、机械设备、钢材及木材等货物的通用铁路车辆,除能满足人工装卸外,还能适应翻车机等机械化卸车作业,并能适应解冻库的要求。
2 主要特点2.1 采用屈服极限为450MPa的高强度钢和新型中梁,载重大、自重轻;优化了底架结构,提高了纵向承载能力,适应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输要求。
2.2 车体内长13m,满足较长货物的运输要求;对底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车辆中部集载能力达到39吨,较C64型敞车提高了70%,可运输的集载货物范围更广。
2.3 采用新型中立门结构,提高了车门的可靠性,可解决现有C64型敞车最大的惯性质量问题。
2.4 采用E级钢17型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缓冲器,提高了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2.5 采用转K6型或转K5型转向架,确保车辆运营速度达120km/h ,满足提速要求;改善了车辆运行品质,降低了轮轨间作用力,减轻了轮轨磨耗。
2.6 侧柱采用新型双曲面冷弯型钢,提高了强度和刚度,更适应翻车机作业。
2.7 满足现有敞车的互换性要求,主要零部件与现有敞车通用互换,方便维护和检修。
3 主要性能参数载重70t自重≤23.8t轴重23t+2%-1%容积77m3比容 1.1m3/t自重系数0.33每延米重≤6.69t/m商业运营速度120km/h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全车制动倍率11.2全车制动率(常用制动位)空车19.4%重车17.4%限界:符合GB146.1-19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的规定4 主要尺寸车辆长度13976mm车辆定距9210mm车辆最大宽度3242mm车辆最大高度3143mm车体内长13000mm车体内宽上侧板处2892mm连铁处2792mm车体内高2050mm地板面距轨面高(空车) 1083mm车钩中心线高(空车) 880mm门孔尺寸(宽×高)侧开门孔1620mm×1900mm下侧门孔1250mm×951mm固定轴距转K6型1830mm转K5型1800mm车轮直径840mm5 主要结构该车主要由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及制动装置等组成。
(见图1.1、1.2)。
5.1 车体该车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由底架、侧墙、端墙、车门等部件组成。
车体主要材料采用屈服强度为450MPa的耐大气腐蚀钢,其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见表1.1、表1.2。
表1.1 化学成分Q450N QR1≤0.12≤0.75≤1.50≤0.025≤0.0080.20~0.550.12~0.650.30~1.25表1.2 机械性能牌号屈服强度R el (MPa)抗拉强度R m (MPa)延伸率A (%)-40℃冲击功AK V( J )Q450NQR1≥450 ≥550 ≥20 ≥60图1.1 C70(C70H)型敞车三维示意图图1.2 C70(C70H)型敞车三维爆炸5.1.1 底架底架由中梁、侧梁、枕梁、大横梁、端梁、纵向梁、小横梁及钢地板组焊而成(见图1.3)。
中梁采用310乙字型钢组焊而成,允许采用冷弯中梁,侧梁为240×80×8的槽形冷弯型钢;枕梁、横梁为钢板组焊结构,底架上铺6mm厚的耐候钢地板;采用锻造上心盘(直径为358mm)及材质为C级铸钢的前、后从板座,前、后从板座与中梁间,脚蹬、牵引钩、绳栓、下侧门搭扣与侧梁间均采用专用拉铆钉连接。
图1.3 底架三维示意图5.1.2 侧墙侧墙为板柱式结构,由上侧梁、侧柱、侧板、连铁、斜撑、侧柱补强板及侧柱内补强座等组焊而成(见图1.4)。
上侧梁采用140×100×5的冷弯矩形钢管,侧柱采用8mm厚冷弯双曲面帽型钢。
侧柱与侧梁采用专用拉铆钉连接。
5.1.3 端墙端墙由上端梁、角柱、横带及端板等组焊而成(见图1.5)。
上端梁、角柱采用160×100×5的冷弯矩形钢管,横带采用断面高度为150的帽型冷弯型钢。
5.1.4 侧开门及下侧门在车体两侧的侧墙上各安装一对侧开式侧开门及6扇上翻式下侧门。
侧开门采用新型锁闭装置,门边处组焊槽型冷弯型钢,增强了刚度并将通长式上锁杆封闭其中,防止变形与磕碰。
下门锁采用偏心压紧机构,当车门关闭后,通长式上锁杆可防止下门锁蹿出,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见图1.6)。
下侧门结构与C64型敞车相同(见图1.7)。
图1.4 侧墙三维示意图图1.5 端墙三维示意图图1.6 侧开门三维示意图锁盒上门锁机构下门锁机构下侧门下侧门折挂环图1.7 下侧门三维示意图5.2 车钩缓冲装置采用符合运装货车〔2004〕215号文件要求的E级钢17型联锁式车钩或铁道部批准的新型车钩、配套采用17号铸造钩尾框或符合运装货车〔2005〕78号文件要求的17型锻造钩尾框、合金钢钩尾销、MT-2型或铁道部批准的新型缓冲器、符合运装货车〔2004〕371号文件要求的含油尼龙钩尾框托板磨耗板。
钩尾销托梁、钩尾框托板、安全托板采用BY-B 型或FS型防松螺母。
5.3 制动装置采用制动主管压力满足500kPa和600kPa的制动装置,主要由120型控制阀、直径为254mm的整体旋压密封式制动缸、ST2-250型双向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符合运装货车〔2005〕80号文件要求的KZW-A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符合运装货车〔2005〕333号文件要求的货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等组成。
采用编织制动软管总成、奥-贝球铁衬套、符合运装货车〔2002〕11号文件的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符合运装货车〔2001〕84号和运装货车〔2002〕248号文件要求的不锈钢制动配件和管系。
手制动装置采用NSW型手制动机。
5.4 转向架采用转K6或转K5型转向架。
详见转向架部分。
6 油漆与标记6.1油漆车体、底架及其附属件内、外表面采用溶剂型厚浆醇酸漆做为底、面漆,底漆干膜厚度不得小于60μm,油漆干膜总厚度不得小于120μm;车内地板只需在地板与端、侧墙相交处150mm范围内涂底漆。
内、外表面油漆颜色(含制动装置)为PB04 中(酞)蓝色。
转向架的各铸钢件、车钩、钩尾框、轮对、心盘等表面应涂醇酸树脂漆,转向架摇枕弹簧涂沥青清漆,其中侧架导框顶面、车轮轮辋内外表面、心盘与心盘磨耗盘接触的工作表面不涂漆。
6.2 车辆标记按TB/T1.1~1.2《铁道车辆标记》和TB/T2435的要求涂打。
7 车辆寿命及检修周期7.1 车辆寿命:25年。
7.2车辆检修周期:厂修8年,段修2年8 C70(C70H)型通用敞车与C64K型通用敞车对比8.1 外形图对照图1.8 C70(C70H)型通用敞车C64K型通用敞车8.2 主要参数及配件对照表主要参数及结构C70(C70H)型敞车C64K型敞车载重(t)70 61自重(t)≤23.6 ≤23容积(m3)77 73.3比容(m3/t) 1.1 1.2自重系数0.33 0.377 每延米重(m/t) 6.69 6.25商业运营速度(km/h)120 12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145 145车辆长度(mm)13976 13430 车辆定距(mm)9210 8700 车体内长(mm)13000 12490 车体内宽(mm)2892 2890 车体内高(mm)2050 2051 地板面高(mm)1083 1088 车辆最大高度(mm)3143 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