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患者有无肺结核病接触史、吸烟史、职业性粉尘接触史及生食海鲜史等。
2、诱发因素:有无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如血液病等。
3、先兆症状:患者有无胸闷、喉痒、咳嗽等,咯血多为鲜红色,伴有泡沫或痰,呈碱性。
4、辅助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另外可行胸部X 线检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5、实验室检查:血液学检查等。
6、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如恐惧、焦虑等。
二、护理措施
1、大咯血的护理:(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制动,一般采取患侧卧位,出血部位不明确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气道阻塞。
(2)床边备好吸引器,及时清除积血和血块,预防窒息的发生。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的变化,如患者出现烦躁或表情淡漠、呼吸增快、血压下降等休克先兆,通知医生,做好抢救的护理配合。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通常为 18U 加入 5%葡萄糖溶液 40 毫升缓慢静脉滴注。
必要时遵医嘱输血。
(5)给予高浓度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窒息的处理:(1)立即去枕平卧畅通呼吸道。
(2)立即使用吸引器吸引血凝块,迅速排出积血;尽快气管插管,以利于吸引和给氧。
(3)给予呼吸兴奋剂,采取给氧、输液、输血措施。
3、药物治疗与护理:(1)垂体后叶素可收缩小动脉,注意控制滴速,观察患者血压情况,另外防止外渗。
(2)年老体弱者应用镇静、镇咳药物后观察呼吸中枢及咳嗽反射受抑制情况,及早发现因呼吸抑制导致的呼吸衰竭及镇咳后血块不能咳出导致的窒息。
4、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出血较多者注意补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
5、保持身体清洁舒适:保持口腔清洁,用温水漱口。
6、减轻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守护患者身边,安慰患者,增加安全感,解除患者恐惧心理,防止咯血加重。
三、健康指导要点
1、识别和避免诱发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
2、预防呼吸道感染。
3、识别病情变化: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学会观察大咯血的先兆症状。
4、改善呼吸功能:指导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
5、指导合理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6、饮食护理:大咯血时禁食,咯血停止后给予温凉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
7、运动和锻炼:咯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患侧卧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咯血停止,无痰中带血后,日常活动量可增加,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四、护理评价:经过治疗和护理,评价患者是否达到:
1、咯血停止或减少。
2、有效地排出气道内血块及分泌物。
3、恐惧减轻。
五、注意事项
1、注意鉴别咯血、呕血及口腔内出血。
2、咯血量的评估应考虑患者吞咽、呼吸道残留的血液及混合的唾液、痰等因素。
3、及时清除口腔及气道血液,避免窒息。
4、做好口腔护理。
5、咯血过程突然中断,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烦躁不安、精神极度紧张、有濒死感、口中有血块等情况时,立即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