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法律基本原理考情回顾及考情预测本章是教材中的非重点章节,每年直接考查的分值在2-3分左右,考查题型均为选择题。
201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法律关系主体的内容进行了部分更新,该知识点在2018年未考查,2019年考查的概率较大。
本章重难点【重点】经济法的法律渊源、法律规范、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事实【难点】法律事实的概念和分类知识点:法的概念与特征(一)法的概念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二)法的特征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
5.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解释】法的上述特征正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宗教教规、风俗习惯之间的区别。
【例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知识点: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一)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进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
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二)法律渊源【提示】各种法律渊源的效力层级:①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②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一地方的政府规章。
【例题·多选题】(2015年)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联合国宪章B.某公立大学的章程C.《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D.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1)选项A:《联合国宪章》是我国参与缔结的国际条约,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2)选项D: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经过《证券法》的授权而有权制定部门规章。
所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是部门规章,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
【例题·单选题】(2016年)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部分修改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B.部门规章可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C.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人民政府就地方性事务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D.除最高人民法院外,其他国家机关无权解释法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1)选项B错误:没有法律或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2)选项C错误:地方性法规是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3)选项D错误: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总结司法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的总称。
【例题·单选题】(2014年)下列关于各种法律渊源效力层级由高到低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A.宪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法律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C.宪法、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D.宪法、行政法规、法律、部门规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法律效力等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知识点:法律规范(一)法律规范的内涵及特征1.法律规范的内涵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2.法律规范的特征(1)法律规范“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2)法律规范规定主体的行为模式,具有可重复性和适用的普遍性;(3)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高。
(二)法律规范与相关概念的辨析1.法律规范与规范性法律文件(1)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
(2)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现法律内容的具体形式,是法律规范的载体。
2.法律规范与国家的“个别”命令国家的个别命令(如法院判决),不具有可重复适用性和普遍适用性,只适用于特定主体。
3.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1)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述形式,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构成要素,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
【解释】规范性法律文件由法律条文构成,规范性法律文件和法律条文都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2)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主要内容(非唯一内容),除了法律规范外,法律条文的内容还可能包括其他要素,如法律原则。
(3)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一项法律规范的内容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中;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以反映若干法律规范的内容。
【例题·单选题】(2017年)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等同于法律条文B.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要素C.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表现形式D.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一一对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选项A错误。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选项C 错误。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选项D错误。
QQ863809818一手提供。
非联系本QQ购买,一律不提供售后支持,特此说明(三)法律规范的种类1.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区分标准】根据法律规范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方式进行区分。
(1)授权性规范是指授予人们“可以”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别人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关键词:“可以”、“有权”。
【例证1】《合同法》第74条第1款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例证2】《物权法》第179条第1款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2)义务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①命令性规范,是指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承担一定积极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关键词:“必须”、“应当”。
【例证1】《公司法》第8条规定:“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
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例证2】《公司法》第138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②禁止性规范,是指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关键词:“不得”、“禁止”等。
【例证1】《证券法》第10条第1款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
”【例证2】《公司法》第6条第1款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2.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区分标准】根据法律规范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及按照自己的意愿设定权利和义务进行区分。
(1)强行性规范,是指所规定的义务具有确定的性质,不允许任意变动和伸缩的法律规范。
【注意1】义务性规范一般都是强行性规范。
【注意2】违反强行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2)任意性规范,是指在法定范围内允许行为人自行确定其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的法律规范。
根据任意性规范协商确定的规则,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拘束力,只有在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的一般规定。
【注意】授权性规范一般都是任意性规范。
【例证】《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区分标准】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进行区分。
(1)确定性规范,是指内容已经完备明确,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范。
(2)非确定性规范,是指没有明确具体的行为模式或者法律后果,需要引用其他法律规范来说明或补充的规范,又包括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①委任性规范,是指内容不明确,只有概况性提示,具体内容由相应机关加以确定的法律规范。
【例证】《票据法》第91条第1款规定:“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十日内提示付款;异地使用的支票,其提示付款的期限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②准用性规范,是指本身没有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而是规定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有关规定内容的法律规范。
【例证1】《合同法》第174条规定:“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例证2】《票据法》第80条规定:“本票的背书、保证、付款行为和追索权的行使,除本章规定外,适用本法第二章有关汇票的规定。
本票的出票行为,除本章规定外,适用本法第二十四条关于汇票的规定。
”【例题·多选题】我国《公司法》第147条2款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财产。
”该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义务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包括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根据题干信息,该法律规范要求人们必须不作出某种行为,因此属于义务性规范中的禁止性规范,选项BC正确。
(四)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在逻辑上的关系。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包括如下三个部分:1.假定假定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即在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开始发生作用。
2.模式模式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规则,包括可为模式(可以做什么)、应为模式(应当做什么)和勿为模式(禁止做什么)。
3.后果后果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肯定式法律后果(合法后果)和否定式法律后果(违法后果)。
【注意】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上,假定、模式是后果的前提,后果是对主体遵守或违反假定和模式的评价。
【例证】《合同法》第48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