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湖龙井专题评鉴-沈红

西湖龙井专题评鉴-沈红


早生品种,比龙井群体种提前10天左右萌芽、上市。具有发芽早,耐采摘,品
质优的特点。主要特点有叶色黄绿色,叶质薄,芽与叶节间短,白毫少,酚氨
比恰当。目前在西湖龙井茶产区除龙井群体种外,龙井43的栽种面积最大。
龙井43茶芽
根据我几十年西湖龙井茶的经验,不同区域的西湖龙井茶有不同风格特征, 不同的风味特色,迎合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口味。主要有以下三种、
六 西湖龙井的存储方式


刚炒好的新茶要收灰,生石灰用布袋包起来,外面再用牛皮纸包上。
存放的时候不能石灰多,茶叶少,茶叶容易吸异味,石灰太多,茶叶会
有石灰味。茶叶与生石灰的比例一般为4比1或5比1。5月份以前生石灰
收灰,6月份要冷藏。

石灰缸存储
家庭存茶,需准备个小冰柜,温度设定在0°或零下5℃,用塑料袋独 立包装,不要经常拿出来,等要喝的时候再一包包取出饮用。这样保存, 即使到了年底的时候,茶汤的颜色也是相当不错的。


西湖龙井
乌牛早

外形区别:芽叶肥壮、粗短,芽比叶大 色泽区别:嫩绿
透黄有光泽 汤色区别:嫩绿明亮有时青绿 香气区别:清嫩香、带青气
持久 滋味区别:尚鲜醇、味淡
度 叶底区别:芽叶短小、 带蒂;
挺直、型稍长、芽长于叶 绿中
嫩绿清澈明亮 豆花香、清嫩香
鲜醇回甘有厚
嫩匀成朵、无蒂
1 狮峰龙井茶的品质特征 浓香型 外形:扁平挺直,特级以上的芽锋显露,芽长于叶,尖削 色泽:嫩绿透黄,俗称糙米色,也可以宝光色描述 汤色:嫩绿清澈明亮 香气:豆花香,馥郁持久 滋味:鲜醇回甘 叶底:嫩匀成朵、嫩绿明亮
2 梅家坞龙井茶的品质特征
清香型 外形:扁平挺秀,光滑 色泽:翠绿鲜润 汤色:嫩绿清澈明亮 香气:清豆花香、嫩香显,持久 滋味:鲜醇爽口、回甜 叶底:嫩匀成朵、嫩绿明亮
平衡协调的结果。形成龙井茶滋味鲜醇甘爽,饮后回甘清淡而无涩苦之感,鲜
爽无粗青之味。

总体品质特征

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尖削

色泽:嫩绿鲜活

香气:馥郁持久

滋味:醇厚甘鲜

汤色:杏绿,清澈明亮

叶底:嫩绿成朵
2. 不同树种:群体种、龙井43的特征
(1)群体种

优良群体品种的特点是在一定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栽培、采制制度
挺长头,归堆,收灰。

鲜叶采回后,先薄薄地摊放在室内,摊放时间跟天气有关,雨天摊
放时间长,晴天五六个小时。以便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
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
不花杂和暗条。
鲜叶摊放
青锅
回潮
辉锅

鲜叶经摊放后再进行筛分,分为大、中、小三档,然后采用不同锅温和

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由于产地不同,品质风格不同,西湖产区又以
产地行政管理区域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是指西湖风景名胜区。

二级保护区是指西湖区龙坞、转塘、留下、双浦,就是风景名胜区周边
一块。

只有产于西湖产区的才能称为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产区图
二 西湖龙井茶的自然环境
1 西湖龙井茶的“天时”
(3)香气: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香气 成分挥发、氧化,茶叶香气由高变低,香型转为低陈。
4 乌牛早和西湖龙井区别

乌牛早因主产于永嘉乌牛镇而得名。 1988年,“乌牛早”在杭州通过省
级新产品鉴定,正式定名为“永嘉乌牛早”。二月中下旬采制,是浙江最早
上市的扁型绿茶。
水面,不易下沉
机制
3 如何辨别新茶和陈茶

辨别新茶和陈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1) 色泽:储存时间久了,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会发生缓慢
的自动分解。因此,西湖龙井的色泽由新鲜嫩绿逐渐变得枯灰黄绿,茶汤颜色
由黄绿变得黄褐不清。
新茶陈茶对比
(2)滋味:在存放过程中,茶叶中的氨基酸、酚类化合物有的分解挥发, 有的缓慢氧化,使西湖龙井的鲜爽程度减弱,由甘醇转为淡薄;
下,能够达到高产、稳产,制出的茶叶品质优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病
虫害和自然灾害抵抗能力较强。

它具有育芽力强、密度大、芽叶细小、茸毛较少,叶色淡绿的特点。这
是炒制出扁平光滑、叶色翠绿中透出嫩黄的龙井茶的原料基础。群体种种植
面积有限,是西湖龙井产区的宝贵资源。

(2)龙井43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群体品种茶园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属于


拓甩



推 抓



四 西湖龙井茶的品质特征
1. 西湖龙井茶的总体品质特征

有关学者对西湖龙井茶做过色谱分析,表明龙井茶挥发性成分(香气)组合有
明显特点,表现为多种醇化合物,如雪松醇,香榧醇,杜松萜醇与桉叶醇等组
成,而其他绿茶未被发现证实过。西湖龙井茶内在品质(香气与滋味)在一定程
度上受到含氮化物的总量与配比有关,即苦味,涩味,鲜味,甜味与酸味互相
外,还带一股悠悠的花果香。群体种的叶底有点卷曲。
群体种


龙井43发芽早,发芽密度大,枝条育芽能力强,茸毛少,短壮肥厚,春梢
芽叶末端有一点淡红。炒制出的成茶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碧绿,跟群体
种的糙米色比,更加讨喜。龙井43一般呈豆花香或清嫩香。龙井43的叶底更加
秀丽挺立。外形比群体品种好看,但内质群体品种丰富。
龙井43
2 如何辨别全手工、半手工与全机制西湖龙井

(1)全手工:较扁直、外形有折皱感、稍窄、重实、有立体感、色稍
深、冲泡后下沉较快。
全手工


半手工:机器青锅,手工辉锅。按手工炒制的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如
手工炒制的时间长达10分钟以上,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鲜润。
半手工

全机器制作:外形扁、平、宽、挺直、欠光滑,手感刺感,冲泡时浮于
西湖龙井茶独特的品质,还得益于产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西子湖畔的狮峰、 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一带是西湖龙井茶的特定产地,这一带多为海拔 300米以下的坡地,东南有九溪十八涧,河谷深广。年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 水量1600毫米左右,茶园常有雨露滋润。茶区雾气可以阻挡阳光直射,有利于 茶叶中的叶绿素制造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和维生素,保持茶叶的有效成分 的积累。
狮峰山
3.西湖龙井茶的“土壤”

土壤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西湖龙井茶区的土壤以白沙土为多、
微酸性、PH值4.5左右,结构疏松、通气透水性强、有机质含量适宜、有害
元素低,直接促成了西湖龙井茶独特香气与滋味的形成。浙江大学华家池校
区土化系陆景冈教授,在他的《名茶狮峰龙井形成的地质背景》一文中指
出:“狮峰的成土母岩属‘西湖石英岩’的残、坡积物,质地为砂壤土,通
者一芽二叶初展。芽长于叶,全长约2.2-3厘米左右。随着茶芽生长,炒制成
的茶分为精品、特级、一级茶、二级茶、三级茶。
所谓“勤”,采茶工往茶山跑的次数多,分批采摘,采大留小。春茶前期天天采 或隔日采,中后期则隔几日采一次,符合规格的采,不符合规格的两三天以后再采。
2. 炒制

西湖龙井的炒制主要经过:鲜叶摊放,青锅,回潮,辉锅,分筛,
气透水性好,有机质磷、硼、锰等含量适宜,岩石一土壤一茶体均具钾 、
钙的特征,与狮峰龙井茶的优良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白鹤峰土壤
杨梅岭土壤
正是这溪泉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适宜 的环境,孕育出了独具风格、驰名中外的西湖龙井茶。
西湖有茶湖更美,茶有西湖茗更佳
三 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
1. 采摘
沈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评茶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评茶员、茶艺师)
西湖龙井茶权威专家 荣获“新中国60周年茶事功勋人物和首届“中华优秀茶教师“称号
西湖龙井茶专题评鉴
沈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评茶师
一 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保护
“龙井”,茶名,地名,泉名,三者合一。
龙井村
龙井泉
1. 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保护
不同手势来炒制。

高级龙井茶全凭一双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
成。炒制手法有抖、搭、拓、捺、甩、抓、推、扣、压、磨,号称“十大手
法”,精深奥妙。炒制过程中,炒茶者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
的成型程度,灵活地变化手法,调节手的力度,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

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说
明高级龙井茶向来强调采摘趁早。人们通常认为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
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
采茶

采摘还讲究嫩度,很细小,全芽心的不能采。采摘的一般是一芽一叶或
自然村。

2001年,《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正式明确西湖龙井茶原产地范围
为168平方公里,并根据基地保护等级,划分为基地一级保护区和基地二级保护区。

2002年,国家标准GB/18650-2002《原产地地域产品 龙井茶》发布。龙井茶是
六大茶类里第一个实行原产地保护的茶叶

2008年,国家标准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发布,代替了
存贮前的龙井茶要挑选没有变质的茶叶,最好是新茶。茶叶必须干 燥,可以用手搓揉茶叶能成碎状的则是干噪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