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常见的30种植物蒲公英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蒲公英属蒲公英杨柳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杨柳目杨柳科柳属杨柳雪松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松柏目松科雪松属雪松李子树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李属李子树白桦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毛榉目桦木科桦木属白桦桃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桃属桃荠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罂粟目十字花科荠属荠垂枝榆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荨麻目榆科榆属垂枝榆桂花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目木樨科木樨属桂花舟山新木姜子:高达五层楼;小枝带绿色,光滑,当年生枝常被棕黄色绢状毛。
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
两端渐狭,先端渐尖,尖头钝,离基三出脉,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白色,幼叶下垂,下面被棕黄色绢状毛,后变无毛或有残留贴生毛。
多分布于丘陵谷地。
分布区地处中亚热带沿海岛屿。
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年平均温16.2℃,1月平均温5.5℃,最热月(8月)平均温26.8℃,最高不超过30.1℃,最冷月平均温不低于3℃,春季多雾,雾期长,相对湿度常达90%左右,年降水量平均1202毫米。
土壤为红壤,pH值5.5--5.7,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40%以上。
舟山新木姜子为耐阴树种,生于云雾较多,湿度较大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中,处于亚乔木层。
普陀水仙:叶翠绿挺拔,呈剑形。
花开时芬芳浓郁,香气持久,其特点是球大、花多、香浓,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抗病性、花量多、花期长、花香浓郁。
普陀水仙易盆栽,也可水养,可赏性强,花期在元旦至春节前后。
樟树:枝条圆柱形,紫褐色,无毛,嫩时多少具棱角。
芽小,卵圆形,芽鳞疏被绢毛。
叶先端短渐尖,基部锐尖、宽楔形至圆形,坚纸质,上面光亮,幼时被极细的微柔毛老时变无毛,下面苍白,极密被绢状微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侧脉每边4-6条,最基部的一对近对生,其余的均为互生,斜升,两面近明显,侧脉脉腋在下面有明显的腺窝,上面相应处明显呈泡状隆起,横脉及细脉网状,两面不明显。
樟树喜光,幼苗幼树耐荫。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最低温度-10℃时,南京的樟树常遭冻害。
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黄壤、红壤中生长良好,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耐湿。
萌芽力强,耐修剪。
抗二氧化硫、臭氧、烟尘污染能力强,能吸收多种有毒气。
较适应城市环境。
耐寒。
艾草: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
苦蒿:茎直立,多分枝,有纵棱,有淡灰色绒毛,地下部分黑褐色。
叶互生;无柄;叶片披针形至条形,先端锐尖,边缘有稀锐齿或裂片,或全缘,两面生灰色绒毛,有腺点,有时边缘有糙毛。
生于路旁、田野等较干旱处。
生于山坡、丘陵、平原,农田、荒地广布分布。
狗尾草: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
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基部径达3-7毫米。
叶边缘具较长的密绵毛状纤毛;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钝圆形,几呈截状或渐窄,通常无毛或疏被疣毛,边缘粗糙。
穗2-5个簇生于主轴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椭圆形,先端钝,铅绿色.生于海拔 4 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
种子借风、灌溉浇水及收获物进行传播。
种子经越冬休眠后萌发。
适生性强,耐旱耐贫瘠,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生长.生于农田、路边、荒地。
红叶石楠:叶石楠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叶片为革质,且叶片表面的角质层非常厚。
这也是叶片看起来非常光亮的原因。
红叶石楠幼枝呈棕色,贴生短毛。
后呈紫褐色.最后呈灰色无毛。
树干及枝条上有刺。
叶片长圆形至例卵状,披针形,叶端渐尖而有短尖头,叶基楔形,叶缘有带腺的锯齿。
花多而密.它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生长良好。
但是在直射光照下,色彩更为鲜艳。
同时,它也有极强的抗阴能力和抗干旱能力。
但是不抗水湿。
红叶石楠抗盐碱性较好,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生长于各种土壤中,很容易移植成株。
红叶石楠耐瘠薄,适合在微酸性的土质中生长,尤喜砂质土壤,但是在红壤或黄壤中也可以正常生长;同时,它对于气候以及气温的要求比较宽松,能够抵抗低温的环境.大叶黄杨:它是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具钝棱和纵沟,光滑、无毛。
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先端渐尖,顶钝或锐,基部楔形或急尖,边缘下曲,叶面光亮,中脉在两面均凸出,侧脉多条,通常两面均明显,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其余均无毛。
大叶黄杨喜光,稍耐阴,有一定耐寒力,在淮河流域可露地自然越冬,华北地区需保护越冬,在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均作盆栽。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
大叶黄杨:金边黄杨是常绿灌木,特点是叶子边缘为黄色或白色,中间黄绿色带有黄色条纹,新叶黄色,老叶绿色带白边。
老干褐色,略有纵条纹,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侧枝对生,光滑无毛。
树冠球形。
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厚革质,边缘具钝齿,羽状网脉明显,表面深绿色,有光泽。
金边黄杨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能耐干旱,耐寒性强,栽培简单。
金边黄杨的抗污染性也非常好,对二氧化硫有非常强的抗性,是污染严重的工矿区首选的常绿植物。
景观用途主要以观叶为主,养护成本很低,移栽成活率非常高,一般养护得当可达97%的成活率。
金边黄杨多为扦插繁殖,扦插后30天即可生根。
凤尾丝兰:植株丛生。
茎悬垂。
叶二列,着生于茎的全长,稍肉质,狭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具抱茎的鞘。
总状花序很短,沿茎上的各个节上对叶而生,具3-6朵花,花序柄长约3-6毫米;花苞片宽三角形。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性强健,耐瘠薄,耐寒,耐阴,耐旱也较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对肥料要求不高。
喜排水好的沙质壤土,瘠薄多石砾的堆土废地亦能适应。
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除盐碱地外均能生长。
喜光照。
抗污染,萌芽力强,适应性强,花后顶端停止生长,旁边自叶痕发生侧芽。
生长强健,有粗壮的肉质根,茎易产生不定芽,很容易生长萌蘖,扩展植株,更新能力很强。
凤尾兰对肥料的种类和多少也不苛求。
盆栽时,春秋两季各施一两次氮磷钾复合肥即可,冬夏季节不施肥。
金叶女贞:落叶灌木,是金边卵叶女贞和欧洲女贞的杂交种。
叶片较大叶女贞稍小,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
总状花序,小花白色。
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
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尤其在春秋两季色泽更加璀璨亮丽。
金叶女贞高1~2米,冠幅1.5~2米。
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我国长江以南及黄河流域等地的气候条件均能适应,生长良好。
性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较强,不耐高温高湿,在京津地区,小气候好的楼前避风处,冬季可以保持不落叶。
它抗病力强,很少有病虫危害。
海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
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嫩时上下两面有柔毛,以后变秃净,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发亮、干后暗晦无光,先端圆形或钝,常微凹入或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侧脉6-8对,在靠近边缘处相结合,有时因侧脉间的支脉较明显而呈多脉状,网脉稍明显,网眼细小,全缘,干后反卷。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
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黏土、砂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
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冬青:冬青为常绿乔木;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
当年生小枝呈浅灰色,圆柱形,具有细棱;二至多年生枝具不明显的小皮孔,叶痕新月形,凸起。
青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气候,有一定耐寒力。
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较耐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
对二氧化碳抗性强。
常生于山坡杂木林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和林缘。
雀舌黄杨:雀舌黄杨是灌木植物;枝圆柱形;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后变无毛。
叶薄革质,通常匙形,亦有狭卵形或倒卵形,大多数中部以上最宽,先端圆或钝,往往有浅凹口或小尖凸头,基部狭长楔形,有时急尖,叶面绿色,光亮,叶背苍灰色,中脉两面凸出,侧脉极多,在两面或仅叶面显著,叶面中脉下半段大多数被微细毛。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半阴,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爬山虎:表皮有皮孔,髓白色。
枝条粗壮,老枝灰褐色,幼枝紫红色。
枝上有卷须,卷须短,多分枝,卷须顶端及尖端有粘性吸盘,遇到物体便吸附在上面,无论是岩石、墙壁或是树木,均能吸附。
叶互生,小叶肥厚,基部楔形,变异很大,边缘有粗锯齿,叶片及叶脉对称。
花枝上的叶宽卵形,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叶分裂成3小叶,基部心形。
叶绿色,无毛,背面具有白粉,叶背叶脉处有柔毛,秋季变为鲜红色。
幼枝上的叶较小,常不分裂。
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
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它对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对空气中的灰尘有吸附能力。
茶梅:叶革质,椭圆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有时略圆,上面干后深绿色,发亮,下面褐绿色,无毛,侧脉5-6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能见,网脉不显著;边缘有细锯齿。
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土壤中,碱性土和粘土不适宜种植茶梅。
合欢: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叶小,早落;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3-5cm,总花柄近基部及最顶1对羽片着生处各有一枚腺体;小叶10-30对,线形至长圆形,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头,有缘毛,有时在下面或仅中脉上有短柔毛;中脉紧靠上边缘。
生于山坡或栽培。
合欢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但不耐水涝。
生长迅速。
性喜光,喜温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轻度盐碱,对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梧桐:梧桐;树干挺直,光洁,分枝高;树皮绿色或灰绿色,平滑,常不裂。
小枝粗壮,绿色,芽鳞被锈色柔毛,树皮乳光滑,片状剥落;嫩枝有黄褐色绒毛;老枝光滑,红褐色。
叶大,阔卵形, 3~5 裂至中部,长比宽略短,基部截形、阔心形或稍呈楔形,裂片宽三角形,边缘有数个粗大锯齿,上下两面幼时被灰黄色绒毛,后变无毛;叶柄密被黄褐色绒毛;托叶基部鞘状,上部开裂。
梧桐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但不宜在积水洼地或盐碱地栽种,又不耐草荒。
积水易烂根,受涝五天即可致死。
通常在平原、丘陵及山沟生长较好。
深根性,植根粗壮;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