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主要情况本工程为地下室车库及各单体楼底下部分,主要设置为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等,局部设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平时为汽车库)。

建筑面积约 M2,其中人防建筑面积为 M2,地下一层。

开挖深度为6.75米(不含基坑)。

表1.1 工程基本概况1.2工程地质概况建筑物平面尺寸约为长230米×宽180米,开挖深度为6.75米。

根据提供的沈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区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该地下水埋深为地面下3.3~5.5米。

含水层为粉质粘土层。

要求地下水降至地下室底板底下0.5米处,实际水位降低值为2米。

1.3工程特点该工程基坑大且深,属于深基坑,地下水位高,土质为粉质粘土。

1.4工程施工条件位于,场区属于新开发工程,故场区内无永久建筑,场地比较平整,场区条件有利于施工。

施工条件概况见表1.4。

表1.4 施工条件概况一缆表1.5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见表1.5。

表1.5 主要工程量一缆表2 编制依据2.1 编制依据2.1.1施工图纸施工图纸见表2.1.1。

2.1.2主要规范、规程主要规范、规程见表2.1.2。

表2.1.2 主要规范、规程2.2编制范围井点降水、基坑土方挖掘。

3 施工现场的组织与管理3.1组织机构 3.1.13.1.2项目管理人员配置项目管理人员配置见表3.1.2。

表3.1.2 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表3.2职责分配项目管理人员职责见表3.2。

表3.2 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配表4 施工安排4.1施工方案自然放坡,坡度i=1:14.1.1基坑降水采用井点降水,降水井采用CZ—2型钢绳冲击式钻机成孔,下设∮400㎜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管和无砂水泥管包塑料网,潜水泵抽水进行降水。

4.1.2基坑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分层挖掘,自卸汽车运土;分二层挖掘,第一层原自然地坪—-4.1m,第二层-4.1m—-6.75m。

4.1.3每层土方挖掘时,采用由西向东挖掘。

4.2 施工顺序先降水同时基坑土方挖掘第一层土。

4.3工程目标和指标4.3.1计划进度:2014年3月20日开工。

4.3.2质量:合格4.3.3职业健康安全1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坚决杜绝死亡事故,严格控制轻伤频率在千分之三以内;2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员100%持证上岗;3劳动保护用品配备率100%;4.3.4环境1减尘降噪,污水、垃圾排放符合规定要求;2节能降耗,节约生产过程中的用水、电量;3保护环境,加强现场管理,创建绿色施工环境4.3.5成本成本降低3%。

5施工进度计划5.1 施工进度计划开工日期:施工进度计划见表5.1表5.1 基坑施工工期表6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6.1施工准备6.1.1施工用电:由建设单位将施工用变压器400KVA一台设置在场区内,场区内由变压器引出的施工用电采用电缆直埋方式敷设至一级配电箱、二级配电箱、三级配电箱。

由变压器至一级配电箱的电缆为95㎜2,长 m;二级箱设1个,二级箱与一级箱间电缆用50㎜2,长50m;三级箱与二级箱电缆为30㎜2,长50m。

三级箱根据水泵位置灵活布置。

6.1.2二路电源:为防止在施工中发生意外停电造成降水水泵停止工作,水位升高无法施工的现象发生,还需在现场设置二路电源,其电源输出与降水泵构成二次回路。

6.1.3场地平整:将施工现场用150马力的推土机一台进行平整,50铲车一台辅助作业。

6.1.4资金准备资金情况:6.2资源配置计划6.2.1劳动力配置计划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配置计划见表6.2.1表6.2.1 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配置计划表各专业施工队伍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状况按计划、分阶段进退场,保证人员的合理使用。

6.2.2施工设备及施工机具配置计划施工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见表6.2.2。

6.2.3计量、测量和检验仪器配置计划监视和测量设备配置计划见表6.2.3。

表6.2.3 监视和测量设备配置计划表7基坑降水7.1基坑降水设计原则1 符合现场施工条件和环境要求,施工技术优化、可行;2 保证基坑干槽、安全;3 施工工期合理;4 在保证安全、可行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7.2降水方案设计1 降水方法的选择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第6.2.1条要求:井点降水方法和设备选择,应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及工程特点,作技术经济和节能比较后确定。

根据本场地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结合我公司降水成功经验,本基坑必须进行深井井点降水,达到最终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故本基坑采用深井井点2降水计算根据施工场地实际情况,本场区地下水综合渗透系数K=60m/d ,由于本基坑降水深度接近15m,故按无压非完整井计算。

该基坑顶部尺寸约为240×180m,布置成环形井点,井点离边坡1m,设井点的管长为12.5m(井点管长11.1m,滤管长1.2m,管顶端露出地面0.2m)图7.2.1无压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简图1.井点管的埋置深度 H ≥H1+h +Il +l =6.75+0.5+4+4 =15.25m2.经计算有效带深度H 0=13.1m ,降水深度S=3m 。

则假想半径:x 0 =∏A =14.3)280()2130(+⨯+=58m ,抽水影响半径R=1.95·S HK =601.13⨯=109.3m根经计算影响半径R=109米,本工程拟使用56眼相互距离在影响半径范围内的深井井点同时抽水,井间距15米左右,井深设计为15米,选用25m3/h 出水量的水泵56台。

采用G3型钻机冲击回转联合钻进与冲Ⅱ型冲击钻机配合管井的施工,采用管径为400㎜水泥管下入井内护壁与滤水,每井下入25m3/h 潜水泵一台,每眼井设一个10KW配电箱。

钻井与水泵安装工期约为7天(雨天影响未计入),距基坑边缘2m用PVC-∮250管连接井点中的潜水泵,把水抽入管路中,在基坑东南侧设置1根总管PVC-∮250,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降水运行周期: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停止降水时间为,车库主体浇筑完成,筏板及外墙后浇带混凝土达到强度后,且车库顶板覆土回填完毕后方可停止降水(即降水工程的起止日期分别为工程基础大开挖前至车库主体浇筑完成,筏板及外墙后浇带混凝土达到强度后,且车库顶板覆土回填完毕后方)。

3管井井点降水井点布置简图图7.2.1管井平面布置图4成井设计1)井管:采用直径为中400mm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管,长度为0.8米。

2)滤水管:采用直径为中400mm的无砂水泥管包塑料网,长度为6米,与上部井管焊接牢固。

3)集水管:用直径为∮250的PVC的朔料管或地面排水沟,排入下水道内,流入市政管网,坡度不小于0.5%,集水管与出水管之间有阀门连接封闭,集水管沿基坑环形布置。

5管井降水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为:测量定位—钻机就位—成孔—下设井管—填砾料—下设潜水泵—试水—正常降水—拔井管封井1)定位:根据设计的降水平面布置图,测量定出每个深井的准确位置,钻机依中点位置就位,依据现场情况尽量避开锚杆区域。

2)成孔:降水井采用CZ-22型钢绳冲击式钻机成孔,并采用清水钻进成孔工艺,如发生塌孔或跑水等情况,可适当投入少量黄土护壁,钻头直径600mm,成孔直径∮650-700mm,井深15m,待井深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进行抽渣换浆。

3)下设井管:井管采用直径为∮400mm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管,长度为0.8m以及无砂水泥管包塑料网,长度为15m;将事先制好的井管,利用钻机自身设置的卷扬机分段下设,井管直下到井底,位置应在井孔中间,管顶部比自然地面高出200mm左右。

4)填砾料:井管下入后及时填粒,粒径为3-10mm的天然砾料,填至距自然地面3000mm。

5)洗井:采用100KW空压机洗井。

6)下设水泵:将25M3/h(扬程80m)潜水泵安装于井底,吸水管底端安装∮100逆止阀,设于管井抽水的最低水位以下,上端连通出水管(∮250PVC 管)固定于井管上端,水泵的出水管应高于集水管,并与其连通,集水管的出口处安装水表。

7)集水管路和地面排水管路铺设:集水管路采用∮250的PVC 管连接各降水井,总长850m;地面排水管路采用∮250的PVC的朔料管,连接到市政排水管网,坡度不小于0.5%。

8)试运转:在每台水泵安装完毕后,需进行单台试运转,集水管路铺设完毕后,进行联合试运转,保证各水泵运转正常,管路畅通。

9)正常降水:在联合试运转完毕和地面排水管路铺设完毕后,即开始进行正常降水施工。

10)降水水位监测:在开始正常降水时,设置3名专业监测人员昼夜监测降水情况。

6降水施工注意事项1)降水时应对管井进行分组,每组电源集中在一个配电盘上,单泵单阀,专人管理,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对抽水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抽水记录。

2)为防止在抽水期间发生意外停电事故,现场需有备用电源(如:发电机、二路供电系统),并配有自动切换装置。

7已挖基坑内排水1)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需考虑基坑排水问题。

先期采用集水坑排水法,已挖完部位1轴向西每20m挖尺寸为2.0×2.0×1.5m集水坑双向,每个集水坑底部铺50mm厚碎石,坡度i=1:0.5的积水坑,中间放置1m×1m×1.5m的钢筋笼,钢筋笼主筋用二级钢筋∮12@300双向,箍筋用一级钢筋∮6@200双向,钢筋笼外侧包两层粗细钢筋网,外侧用碎石填至钢筋笼上部边缘,四周由宽0.5m,深1m深的排水沟相连,排水沟坡度为0.3%,中间部分也由排水沟相连,排水沟宽0.3m,深0.5m,排水沟坡度为0.5%,排水沟流向指定的积水坑。

图7.2.2车库排水沟平面布置图7.3土方开挖7.3.1基坑开挖顺序及坡度1挖土前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要到位。

2在挖土前进行测量定位,按图施工,根据施工所需工作面要求,需在筏板基础最外侧向外放3m,采用反铲挖掘机端头挖土法,按开挖路线如下图所示,提高生产率。

图7.3.1土方开挖平面图3由于基坑较深,利用反铲挖掘机分层开挖,人工配合清土。

为防止边坡坍塌,在3米处留一个1.5米的平台,平台上下坡度均为1:1。

图7.3.2基坑剖面图4挖掘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

5由于场地狭小,把土及时用翻斗车运走,运距为10km。

6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

7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8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9二层挖土时,为翻斗车做2条坡道和通行道路,坡度为1:5,采用山皮土铺设,宽度为6米,厚度为1米,长度按实际需要。

如图:图7.3.3临时道路平面图图7.2.4临时道路剖面图10所有挖出的土方均运至场区指定处堆置,待地下室施工完毕,再采用铲车装车,自卸汽车运回进行回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