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必备考研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必备考研名词解释

1.稀缺资源: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绝对性: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

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的同时,又存在着资源的浪费,因此产生了经济学。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

4.通货膨胀: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5.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其不改变消费者效用水平。

6.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7.自然失业率: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即是一个不会造成通胀的失业率
8.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的社会总支出水平或总需求量,表示经济中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9.消费者剩余:是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收益。

10.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

11.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X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2.自动稳定器:是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它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

13.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14.基尼系数: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15.充分就业: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

但所有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性的,而且失业的间隔期很短。

通常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水平称为充分就业。

16.凯恩斯思想:恩斯财政政策思想主要由其经济理论、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平衡政策等几个部分所构成。

经济理论: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立足点是所谓就业理论,核心思想是所谓有效需求
理论。

他以调节有效需求和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认为有效需求决定社会就业量。

有效需求指的是保证投资者获得最大利润的社会总需求。

按照他的理论,社会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所构成,而最终决定有效需求规模的因素是所谓“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心理因素运动的特点是:消费的增长幅度一般落后于收入的增长,结果会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投资的不断增加会带来资本边际效率的下降,结果造成投资吸引力的减弱,引起投资不足。

这些都会带来危机和失业的增加。

他认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的结果。

凯恩斯还用乘数原理论证增加投资可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经济效果。

根据上述经济理论得出的财政政策思想,主张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社会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财政支出政策思想:凯恩斯以所谓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论为依据,断言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为了提高投资乘数,主张政府采取调整财政政策的方针,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以提高社会需求。

同时,还可以执行扩大采购的政策,直接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恢复。

财政收入政策思想:主张为了适应财政支出的增加和干预经济政策的需要而改革税收制度和公债政策。

在税制改革上提倡用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代替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以累进税代替比例税,从而调节收入,刺激消费需求的提高。

在公债政策上,提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把公债看作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增加财政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以弥补私人消费的不足。

财政平衡政策思想:凯恩斯这一思想是提倡用赤字财政政策代替财政稳健政策,认为财政稳健政策会减少社会总需求,损害公共福利。

为了刺激增加需求,主张政
府要有意无意地造成超支,或者举债筹款救济失业。

他认为举债支出虽然浪费,但结果却可以使社会致富。

17.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
18.奥肯定律: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

19.菲利普斯曲线: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

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