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安全预防措施计划(word版)

施工安全预防措施计划(word版)

施工安全预防措施计划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施工安全预防措施计划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了确保华能同江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Ⅰ标段施工安全, 有效控制危害、危险因素, 有效运行管理体系程序, 使安全管理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实现华能同江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Ⅰ标段安全目标, 特制定华能同江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Ⅰ标段施工安全预防措施计划。

基础工程一.基础施工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危害、危险因素根据华能同江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Ⅰ标段的特点, 基础施工可能发生的事故有:爆破、触电、塌方、火灾、交通伤害等。

分析原因:爆破事故可能由于人员未撤到安全区, 处理盲炮不当, 个别施工现场未按规程要求正确使用和保管火工产品等造成;触电事故可能由于电焊机漏电、搅拌机、振捣器漏电、用电过负荷、乱拉电源线、使用电器不装漏电保护器等因素造成;塌方事故可能由于个别现场未按规程规定进行放坡、扩孔范围内地面堆土等因素造成;火灾可能由于用电过负荷, 明火作业, 用电、用火不规范。

个别施工现场未按规程要求正确使用和保管易燃易爆品, 工作场所吸烟等因素造成;交通事故可能由于路况不熟, 机械缺陷, 客货混载, 运输物资捆绑不牢, 个别人员违章驾车等因素造成。

二.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危害、危险因素制定如下预防措施1.爆破施工预防措施1.1雷管、炸药不准同车运输, 禁烟火, 配灭火器, 设押运员。

1.2执行公司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办法、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灭火器材配备率100%; 器材完好率100%; 爆破物品和器材受控率100%.落实好防爆安全责任, 在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交底。

1.3加强“四防”检查力度,开展制度化检查,做到发现一处隐患,消灭一处,不留死角.1.4岩石爆破的安全规定1.4.1炸药、雷管、火种等应分别携带, 并放在专用的背包(箱)内, 不得放在衣袋内, 多人分类携带时, 每人之间应离开15米以外。

1.4.2.接触硝铵炸药甲苯等有毒物品时, 应带口罩和胶皮手套。

1.4.3在同一工作地点, 一次引爆的炮孔, 应在全部打好后方可装药。

1.4.4向炮孔内装药和雷管必须轻填轻送, 不得用力挤压药包, 严禁用金属工具向炮孔内捣送炸药。

1.4.5雷管和导火线的连接应用胶布粘牢, 严禁用牙咬或敲击, 严禁触动雷汞部位, 本工程严禁使用电雷管, 起爆时采用导爆管引爆。

1.4.6炮孔装药后, 需用泥土填充洞口, 填土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孔深为0.4-0.6米时为0.3米。

(2).孔深为0.6-2米时为孔深的一半以上。

(3).孔深为2米以上时不得少于1米。

1.4.7爆破前必须将炸药物品全部拿出危险警戒线。

除点炮人和监护人外, 其他人员必须撤到安全区, 点炮后, 点炮人和监护人应立即撤到安全区, 危险警戒线的范围应根据土质的类别和炮口方向按下表确定:土壤类别方位岩石顺抛掷方向200米反抛掷方向100米1.4.8爆炸物品的装药和点火必须由同一人担任, 严禁由两人操作。

1.4.9岩石爆破, 在同一基坑内不得同时点燃四个以上的导火线。

1.4.10导火线在使用前, 应做燃速试验, 并根据地形情况确定其长度。

1.4.11点炮应设监护人。

1.4.12坑深超过1.5米时,上下应使用梯子。

1.4.13爆破作业应划定安全警戒线, 引爆前应与附近工作人员和居民取得联系, 交叉路口应设专人看守, 并鸣笛预告, 待危险区内无人后方可点炮。

1.4.14炮响后如有哑炮或炮数不清时, 必须待20分钟后方可进入爆破点进行检查。

1.4.15处理哑炮, 严禁从炮孔内掏取雷管和炸药, 重新打孔时, 深孔应与哑炮孔距离0.6米, 浅孔应离哑炮孔距离0.3-0.4米, 并须与原孔方向一致。

1.4.16已变质失效的爆破器材严禁使用。

1.5爆破器材的保管和领用规定1.5.1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别携带, 雷管必须存储在专用背包(箱)内, 雷管箱的内壁应有防震软垫, 爆炸物品必须设专人管理, 使用必须由当地公安部门的批准。

1.5.2施工队使用爆炸物品必须当天领用、当天退库(当地公安部门炸药库), 严禁爆炸物品在施工队过夜。

1.5.3.对爆炸物品必须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当天施工后剩余的爆炸物品必须清点数目, 及时退库, 记录好领用清退工作单。

2、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2.1遵守工作规程, 不作业时断开开关并设警告标志,2.2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2.3施工现场(驻地)的重点部位配备足量有效的灭火器材,并设警示标志. 接地和漏电保护器安装率100%。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2.4 生活用电, 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定, 不准随意乱拉乱拽电线。

明线必须布线规范, 各施工驻点布线后必须经过项目部验收, 符合安全规定后使用。

2.5使用电热器具必须人走断电。

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开施工作业票。

2.7经常检查施工、生活用电,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过夜。

2.8一切用电设备的接线不准超负荷使用2.9加大安全检查及整改力度;3.塌方和坠坑伤害预防措施3.1根据土质放坡, 必要时使用档土板并经常检查。

3.2所有基坑口设安全围拦,挂警示牌.3.3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3.4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3.5加大安全检查及整改力度;3.6认真执行作业指导书和安全工作规程. 施工过程中放坡合格率必须做到100%。

4.火灾伤害预防措施4.1执行用电、防火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有关安全防火的法规、制度和规定。

4.2明确各驻点防火安全责任人。

4.3在防火期内严禁在野外动火, 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准野外用火。

4.4严禁私拉电线或擅自使用电热设备, 控制好火源、电源, 并落实责任人。

4.5防火期, 禁止野外吸烟及明火作业, 安全责任人要认真巡查。

4.6经常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和安全防火检查, 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消除火险隐患不过夜。

4.7加强检查, 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4.8在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及安全交底4.9遵守当地林业部门的规定,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施工驻地必须配备消防器材, 林区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 灭火器材配备率100%; 器材完好率100%;严禁将火源带入施工现场。

5.交通、机械伤害预防措施5.1加强教育, 不超速行驶。

5.2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5.3加强日常检查和出车前的检查。

5.4制定管理规定5.5机动车辆完好率达100%;驾驶员考核合格率达100%。

签订驾驶员行车安全保证书。

5.6按公司《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安全行车责任制。

5.7教育驾驶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谨慎驾驶, 要有足够的处理各类情况的应变能力, 做好交通安全工作。

5.8驾驶员在出车之前, 必须请示经理批准, 同时必须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亲自选择行车路线, 对所经道路实地考察, 对桥涵承载力进行验证, 对道路的转弯半径宽度, 和调头地点要心中有数, 制定出具体安全措施和行车路线, 并由班长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

5.9冰雪路面行车要有防滑措施.(戴防滑链)5.10驾驶员行车时必须做到限速行驶, 不开英雄车, 不开赌气车, 不强行超车, 在超越机动三轮车时, 要判断准确。

行车时, 要先慢、先让、先停礼让三分。

货物要绑扎牢固。

超长车辆, 要有标志。

5.11在通过桥梁时, 驾驶员要下车察看, 桥涵的可通过性, 无把握时禁止通行, 防止压断桥涵发生事故。

5.12车辆通过乡道时要按事先选好的路线行驶, 找好调头地点, 不得在沟壑处调头。

5.13吊车在通过居民区时, 对空中障碍要实地测定, 不得在情况不明时强行通过。

禁止靠沟边行驶, 防止侧翻。

吊装货物时, 要选择好宽敞地点。

5.14无论什么情况, 严禁酒后驾车, 一经发现加重处罚。

5.15车辆禁止乱停乱放。

5.16坚持安全学习制度, 并认真填写安全学习和安全检查记录及行车日记。

5.17按规定, 能坐长途汽车或火车办事的, 一律不准长途派车。

5.18加强外租车辆的管理, 项目部、各施工队租用的运输车辆或生活用车, 必须签定车辆租用合同, 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经济责任和安全责任, 租用的车辆必须证照齐全, 驾驶员必须身体健康, 技术熟练, 有多年驾驶经验, 同时必须服从项目部、施工队的安全检查和管理, 所签定的车辆租用合同交到项目部备案。

5.19机动车辆按上级要求及时进行年度检测, 加大对机动车辆的检查维护、保养力度, 杜绝车辆带病行驶。

组塔工程一.铁塔组立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危害、危险因素根据华能同江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的特点, 铁塔组立可能发生的事故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其他伤害等。

分析原因:高处坠落可能由于铁塔脚钉安装不牢、螺栓紧固时工具打滑、高处作业不扎安全带、高处作业不设二道保护, 不设监护人等因素造成;物体打击可能由高空坠物、不正确佩带安全帽, 吊件下方站人等因素造成;起重伤害可能由起重系统失灵、地锚不牢固、工器具选用错误、机械故障等造成;其他伤害可能由地面组装、操作失误、施工人员配合不当、指挥不灵、塔材装卸、运输等造成。

二.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危害、危险因素采取如下预防措施1.高处坠落预防措施1.1 高空作业人员应着装灵便, 穿软底鞋, 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 安全带(绳)必须拴在牢固的构件上, 不得低挂高用, 并随时检查牢固性,1.2高空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 必须使用速差器, 不得失去保护, 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

1.3脚钉的安装必须牢固, 塔片附铁螺栓必须露扣。

1.4高空作业人员上下塔应沿脚钉攀登, 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

1.5安全带(绳)断股、霉变、损伤或铁环有裂纹、挂钩变形、缝线脱开等严禁使用。

1.6高空作业必须设二道保护, 使用速差器, 设高空作业安全监护人。

1.7塔片起吊就位时, 应先安装低侧后高侧, 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 不得在吊件上作业。

1.8遇有雷雨、暴雨、浓雾, 六级以上大风时, 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2.物体打击预防措施2.1设施工安全围栏, 设安全监护人, 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起吊过程中吊件下方严禁有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