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氮磷钾肥效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施肥参数方法探讨

氮磷钾肥效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施肥参数方法探讨

试 验 于 2008 年 4~11 月 在 新 乡 七 里 营 (高 产 点)、延津东屯(中高产点)、卫辉虎头庄(中低产点)3 处进行。 试验地土壤耕层养分含量列于表 1。 供试棉 花品种为中 41,供试氮肥为尿素(含 N≥46%),磷肥 为过磷酸钙(含 P2O5≥12%),钾肥为进口氯化钾(含
表 1 各试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表
如表 4 所示, 七里营和延津东屯 2 个试点的三 元二次全信息回归模型的最优解 3 个因素的码值均 达到上界,卫辉虎头庄试点 2 个因素码值达到上界, 尽管这些统计参数符合数学逻辑, 而且产量期望最 高,但与实践结果不符,对指导施肥的实用价值受到 一定影响。 2.2.2 采用求偏导的方法求解施肥技术参数。 根据 施肥报酬递减律, 达到最高产量时须边际产量等于 零的原理, 对上述 3 个肥料效应函数分别求 y^ 对 xi (i=1,2,3) 的 偏 导 数 , 并 令 其 等 于 零 , 求 解 由 此 得 到 的 3 个方程组,结果得出:
试点
有机质 (g/kg)
全氮 有效磷 速效钾 (g/kg) (mg/kg) (mg/kg)
新乡七里营
18.5
0.89
67.2
156.3
延津东屯
15.4
0.73Leabharlann 70.8148.4
卫辉虎头庄
12.7
0.62
48.3
120.7
表 2 棉花“3414”试验因素水平编码表 单位:kg/hm2
因素
水平
0
1
2
3
氮 肥 (N)
单 位 :kg/hm2 产 量 (y) 4 456.07~4 483.42
3 906.63~3 962.18
3 317.41~3 352.80
x3=-34.739 2,3 因 素 的 码 值 均 远 在 极 小 值 以 外 ,与 实际不符。
延津东屯点:x1=1.351 9,x2=2.960 8,x3=3.370 2, 其中 x3 超出码值上界,亦无实际意义。
项目 码 值 区 间 (95%) 施肥量 码 值 区 间 (95%) 施肥量 码 值 区 间 (95%) 施肥量
表 5 模拟仿真因素取值频率分析表
氮 (x1,N)
磷 (x2,P2O5)
2.535~2.629 380.30~394.34
0.627~0.750 94.08~112.54 1.625~1.811 243.76~271.59
新 乡 七 里 营 点 :x1 =-35.805 8,x2 =-48.204 6,
- 37 -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中国农技推广》 2011 年第 2 期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1, Vol. 27. No. 2
试点 新乡七里营 延津东屯 卫辉虎头庄
表 4 3 个试点回归模型的全局最优解
最优解码值
x1
x2
x3
3
3
3
0
0
3
1.454
3
3
单 位 :kg/hm2
卫辉老虎头 2 290.5 2 338.8 2 676.9 2 445.8 2 557.1 2 916.0 3 436.2 2 362.8 2 621.2 2 769.0 2 439.1 2 659.4 2 357.0 2 643.5
力效应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所蕴藏的信息, 求解施肥
技术参数,采用以下 3 种求解方法进行比较。
2.2.1 模型的全局优化。 借助于 MATLAB7.0 软件
的优化工具箱,编写求解程序
v1=[0 0 0]’;v2=[3 3 3]’;
c=[-249.594-141.967-160.062]’;
h=[366.382-147.164-180.609;-147.164 89.346
单 位 :kg/hm2
最优产量
4 739.64 4 986.03 3 716.49
目标函数的 N、P、K 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
y^ =3 067.636+249.594x1+141.967x2+160.062x3-
183.191x12 -44.673x22 -74.387x23 +147.164x1x2 +180.609
(2)
y^ =2 291.497 +813.259x1-1 050.755x2+415.914
x3 -205.335x12 + 136.825x22 - 93.471x23 + 200.687x1x2 -
272.695x1x3+278.341x2x3 (R2=0.977 7)
(3)
2.2 模型的优化与解析 为 挖 掘 上 述 目 标 产 量 肥
试点
新乡七里营 延津东屯 卫辉老虎头
表 3 试验结构矩阵与籽棉产量结果
码值 P2O5 (x2)
0
K2O (x3) 0
新乡七里营 3 087.5
2
2
3 111.8
2
2
3 889.8
0
2
3 581.6
1
2
4 015.2
2
2
4 198.5
3
2
4 321.8
2
0
3 527.9
2
1
4 027.1
2
3
4 260.8
根 据 表 3,借 助 SAS9.0 软 件 ,依 次 建 立 新 乡 七 里营、延津东屯、卫辉虎头庄 3 个试点以籽棉产量为
收 稿 日 期 :2010-10-03 基金项目:新乡市重点科研项目豫财办农(2008)96 号 作者简介:刘中平(1961- ),男,河南沁阳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与作物栽培研究。
453003)
摘 要 :分 析 了 棉 花 “3414”试 验 资 料 ,认 为 将 二 元 函 数 求 偏 导 求 解 函 数 最 大 值 的 理 论 直 接 推 广 到 三 元 二 次 回 归 模 型 求 解施肥技术参数的做法值得商榷,提出采用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求解出氮、磷、钾 3 因素 95%的置信区间 及其对应产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得出的施肥量有一定的幅度,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因苗制宜,看苗促控,灵活掌握。 关键词:多元回归;技术参数;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81X(2011)02-0036-03
23.618;-180.609 23.618 148.774]; [x,fv,ef,out,lag]=quadprog(h,c,,,,,v1,v2) 在 3 因 素 的 码 值 区 域 0≤xi≤3(i=1,2,3)内 对
模型(1)进行约束全局优化,得到最优解 x1=3,x2=3, x3=3。 通过类似的程序分别对模型(2)、(3)进行全局 优化,将所得的最优解列于表 4。
2
2
4 137.0
1
2
3 635.6
2
1
3 673.2
1
1
3 569.5
产 量 (y) 延津东屯 2 711.5 2 833.5 3 185.4 2 860.1 3 050.4 3 212.7 3 524.6 2 873.8 3 076.6 3 144.5 2 711.5 3 617.2 2 873.8 3 036.4
- 36 -
《中国农技推广》 2011 年第 2 期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1, Vol. 27. No. 2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N (x1) 0 0 1 2 2 2 2 2 2 2 3 1 1 2
0
150
300
450
磷 肥 (P2O5)
0
75
150
225
钾 肥 (K2O)
0
120
240
360
K2O≥60%)。 试验采用“3414”回归设计,小区面积 21.6 m2(2.7 m×8 m),4 行区,密度 45 000 株/hm2,田 间管理按高产田管理要求进行, 试验因素水平编码 表列于表 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构矩阵与籽棉产量结果 试 验 结 构 矩 阵与籽棉产量列于表 3。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中国农技推广》 2011 年第 2 期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1, Vol. 27. No. 2
氮磷钾肥效三元二次回归模型 施肥参数方法探讨
1
2
2
3
3
刘中平 宋小顺 张麦生 陈荣江 朱明哲
(1.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河南 郑州 450000; 2. 新乡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453003; 3. 河南科技学院
“3414”肥料试验设计既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 理少、效率高的优点,又符合肥料试验和施肥决策的 专业要求, 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肥料试验设计 方案。但从目前这类试验发表的论文来看,大都是根 据肥料服从报酬递减率,要获得最高产量,须满足边 际产量等于零, 对肥料效应全信息回归模型求 y^ 对 xi(i=1,2,3)的 偏 导 数 并 令 其 为 零 , 然 后 解 方 程 组 , 求 得其驻点,并依此认定是函数的最大值点,即最高产 量的施肥量。需要探讨的问题是,采用这种方法求解 得出的驻点,是否是函数的最大值点。为了深入研究 这一问题,我们在新乡七里营、延津东屯和卫辉虎头 庄 3 个试点,设计了棉花氮、磷、钾“3414”试验,根据 试验结果建立以籽棉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肥 料效应三元二次回归模型, 采用不同方法求解它们 的技术参数,进行比较论证。 研究表明,采用模拟仿 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求解氮、磷、钾 3 因素 95% 置信区间及其对应产量的方法,计算最高施肥量,有 其合理性,值得各地借鉴。 1 试验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