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除灰、除渣系统技术协议甲、乙双方就乙方向甲方提供的35T/H双循环锅炉配套机械除渣、除灰系统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洽谈,并达成如下技术协议。
本技术协议是合同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份,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系统描述本规范书中的机械除渣、除灰系统用于输送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的炉渣以及锅炉烟尘产生的粉煤灰;除渣系统采用干式机械除渣方案。
锅炉下设有冷渣器,从锅炉冷渣器排出的温度≤90℃的渣进入刮板输送机,经一级输送后到达斗式提升机,由斗式提升机最终送至渣仓中储存;除灰系统采用干式机械除灰方案。
锅炉尾气设布袋除尘器,由除尘器灰斗排出的粉煤灰进入链式输送机,经一级输送后到达二级输送机进料口,最后到达斗式提升机,由斗提机最终送至灰仓中储存,定期由灰渣承包方运走。
系统采用连续运行方式。
锅炉冷渣机出口除渣系统设埋刮板输送机1台,出力5t/h;斗式提升机1台,出力5t/h;刮板机与斗式提升机均采用耐磨耐热型。
设置1台直径φ5m的渣仓,有效容积为75m3,渣仓为全钢结构。
渣仓配带就地控制小室,用来进行卸渣的运行操作。
渣仓贮渣筒体设高低料位计。
布袋除尘器除灰系统设链运机2台,出力5t/h;斗式提升机1台,出力5t/h;输送机、提升机均采用耐磨、耐热型。
设置1台直径φ5m的灰仓,有效容积为75m3,灰仓为全钢结构;灰仓顶部配置1台小型布袋除尘器,灰仓配带就地控制小室,用来进行卸灰的运行操作。
灰仓贮灰筒体设高低料位计。
设备配置如下:1.1 埋刮板输送机设备运行方式:连续设备布置位置:锅炉房零米层内设计出力:5 t/h埋刮板输送机设备长度:约15 m,数量 1套1.2 斗式提升机设备出力: 5 t/h提升高度:零平面至渣仓顶部设备运行方式:连续设备布置位置:刮板输送机末端,锅炉房外,渣仓旁。
设备高度:约17 m 设备数量:2套1.3 渣仓:直径φ5m ,有效容积不小于75 m3,全钢结构。
下部5m标高处设卸料设备安装平台;零米层可开进运渣汽车。
设备布置位置:锅炉房外。
1.4链运机设备运行方式:连续设备布置位置:除尘器灰斗出口,一级输送机出口至灰仓旁设计出力:5t/h输送机设备长度:约9米,1套约6米,1套1.5 灰仓:直径φ5m ,有效容积不小于75 m3,全钢结构。
下部5m标高处设卸料设备安装平台;零米层可开进运渣汽车。
设备布置位置:布袋除尘器侧。
二.机械除灰、除渣系统规格、数量、供货界限及范围:2.1名称:机械除灰、除渣系统2.2数量:1套2.3工作范围:乙方的工作范围包括机械除灰、除渣系统的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及相关的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售后服务。
2.4供货界面:2.4.1机械除渣部份:》容积大于75m3的钢结构渣罐及排渣口配套的手动闸板阀、电动锁气给料机及出渣口法兰(含配对法兰)以上设备(含渣罐射频导纳料位计):1座(套);》立柱底板以上(不包括地脚螺栓);》MS315埋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1台(套)(长15m)》NE15板链式斗式提升机成套设备:1台(套)(高17m)》系统设备范围内的所有设备接口由乙方负责。
2.4.2机械除灰部份:》容积大于75m3的钢结构渣罐及排渣口配套的手动闸板阀、电动锁气给料机及出渣口法兰(含配对法兰)以上设备(含罐顶除尘器、灰仓射频导纳料位计):1座(套);》立柱底板以上(不包括地脚螺栓)》FU150链式输送机成套设备:1台(套)(长9m)》FU150链式输送机成套设备:1台(套)(长6m)》NE15板链斗式提升机成套设备:1台(套)高17m)》系统设备范围内的所有设备接口由乙方负责2.4.3电控系统:包括输送机电控柜、提升机电控柜、锁气给料机电控柜、料位控制箱、除尘器电控柜。
所有系统内的各电气设备上的配线配管、动力电缆等均由乙方负责提供;甲方只负责将动力和两相电缆引入机械除灰、除渣系统控制室;乙方负责对配线配管等连接线进行施工,甲方配合乙方进行工作。
2.5供货范围:乙方所供的机械除灰、除渣成套设备应是完整的、技术先进的、成熟的能够进行正常工作的设备。
2.5.1机械除灰、除渣系统机械部份主要供货范围:》全钢结构渣罐、灰罐本体、金属构架及扶梯平台》除灰、除渣系统配套料位计、手动闸板阀、电动锁气给料机、仓顶布袋除尘器》除灰、除渣系统配套的输送、提升设备全套》灰、渣罐本体的防锈处理》灰罐顶部除尘器的局部防雨棚2.5.2除灰、除渣系统电控部分供货范围:》除渣部分输送机电控柜》除渣部分提升机电控柜》除渣部分料位计电控箱》渣罐本体照明》除灰部分输送机电控柜》除灰部分提升机电控柜》除灰部分料位计电控箱》灰罐顶部除尘器电控柜》灰罐本体照明2.6供货清单2.6.1除灰、除渣系统主要设备技术规范》由于壳体要支撑自身的重量还要支撑提升物料的重量,所以壳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乙方生产的提升机在壳体上应有折弯的槽形结构,四周支撑应有角钢加强筋,要求能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采用优质合金钢做耐材,由于链轮、链板和滚子销轴是受力和磨损最为严重的部位。
乙方应在链轮轮缘采用镶嵌耐磨合金钢,链板采用40Mn或40#,销轴采用40Cr ,滚子采用滚Cr15,很好的保证使用强度和耐磨损的要求。
》该提升机采用自流式装料,重力式卸料,自重式张紧。
操作简单,壳体内无积料。
》该提升机设有自动制动装置。
当正常或非正常情况下停机,该设备都能自动制动,不会发生因物料重力而逆运行。
4.3系统设计基本要求:机械除渣系统的设计、工艺、设备具有可靠的质量和先进的技术,能保证具有较高的可用率,较少的能耗。
所采用的系统和设备成熟可靠。
4.4乙方所供设备的总要求》乙方对设备的加工制造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标准。
》乙方的所有设备应能满足所有工况下的功能而不产生过度的应力、磨损、振动、腐蚀老化、内外泄露和其他运行问题。
设备部件加工精确并有良好的光洁度、适当的公差配合。
易损件易于检查、拆卸、更换和修理。
所有的重型部件上采取供安装或维修时便于起吊或搬运的措施,如吊耳、环形螺栓等。
》乙方所用的材料应符合有关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
铸件和锻件应符合各自的材料规范,无裂纹和有害的缺陷。
外观规整。
》乙方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包括必要的处理、检验和试验。
》机械部件及其组件或局部组件有良好的互换性。
4.5机械除渣系统组成设备技术要求4.5.1 埋刮板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及斗式提升机应能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长期安全、可靠、平稳运行,并满足连续或间断运行、频繁启停和在满载情况下启动运行的各种工况要求,保证出力达到5t/h。
4.5.2埋刮板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及斗式提升机本体和传动部分均采用全封闭结构。
整机设备密封严密、无泄漏,保证壳体强度,并提供为保证此要求所采取措施的说明。
4.5.3所有设备在90℃及以下保证正常运行,不跑偏、不积灰;4.5.4埋刮板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及斗式提升机的结构设计满足最大荷载和变化荷载的工况要求。
4.5.5埋刮板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及斗式提升机机体应设置有密封式检查孔,以便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和零部件更换方便;在机头、机尾设置清灰门,可定期打开清除其死角残余物料。
4.5.6斗式提升机底部壳体设有检修门、清扫门等,安装拖动链条、料斗及平时对机件的维修均可在底部检修口进行。
4.5.7埋刮板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及斗式提升机链条张紧装置调节方便,设备可适应物料粗细度发生变化时的输送。
斗式提升机链条张紧装置位于底部机壳,采用自动张紧装置,张紧力恒定,张紧行程长。
4.5.8斗式提升机链轮、链条应采用耐磨材质,链条型式采用板式套筒滚子链或其它更好型式的链条。
链条材料的硬度值HRC不小于40,链条组件的使用寿命不小于25000小时。
4.5.9埋刮板输送机、链式输送机的链条、刮板应采用抗拉、耐温耐腐蚀材质,链条材料的硬度值HRC不小于40,链条组件的使用寿命不小于25000小时。
4.5.10设备运行时,刮板输送机的链速为0.08m/s,斗式提升机的链速为0.38m/ s,链式输送机的链速为0.17m/s4.5.11埋刮板输送机、链式输送机的底部及斗式提升机内衬有耐磨防磨板,其使用寿命不小于25000小时。
4.5.12为使冷渣器落渣口处的热位移不影响进料口的正常连接与密封,埋刮板输送机进料口处加有柔性管连接,整机延伸方向指向机尾。
埋刮板输送机末端设有备用放渣口,作为斗式提升机故障时的临时排渣用。
4.5.13埋刮板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及斗式提升机设有电气和机械保护装置及设备间的运行联锁。
4.5.14渣仓、灰仓为全钢结构,φ5m,有效容积不小于75 m3。
4.5.15渣仓、灰仓顶部封闭,四周设栏杆;每座渣仓、灰仓分别设1个从零米到卸料设备安装平台、库顶人孔以及库顶的扶梯。
4.5.16渣仓、灰仓设有1个排出口,安装在渣仓、灰仓的3.5m平台上,3.5m平台能承受1台卸渣设备的荷载。
库顶钢平台的强度设计能承受人员通行等荷载;渣仓、灰仓的钢结构设计除考虑本身荷载、地震、风载外,还考虑扶梯等的荷载。
钢结构设计满足工厂焊接,大件运输、现场组装要求。
4.5.17渣仓、灰仓的仓体由材质为Q235的钢板焊制,厚度为6-8mm,锥斗壁设震打装置,乙方应在仓体上予留安装措施。
渣仓、灰仓下部锥体角应不小于60度。
4.5.18渣仓的平台能满足400kg/m2的荷载。
计算渣仓结构荷载的渣的密度按1.5 t/m3。
4.6电气和控制部分4.6.1设备所采用的电机符合国家标准。
电机的防护型式考虑到周围环境对电机的影响,避免灰尘、水汽及腐蚀性气体对绝缘层造成的损坏,绝缘等级为F级。
电机防护等级为IP44。
4.6.2乙方所选用的电动机型式与它所驱动的设备、运行方式和维修要求相适应。
电动机的额定容量大于拖动设备轴功率的115%。
4.6.3乙方提供完全配套的完善的动力和控制接线盘(柜),结构紧凑,美观大方;由接线柜到设备本体的布线由乙方完成,且满足相关规范。
4.7 油漆技术要求4.7.1钢结构在钢结构发运前必须上两层底漆、—层面漆。
安装后,有钢结构表面应上最后一层漆,最后一层面漆由乙方供货及施工。
4.8系统技术标准和规范乙方所供的设备的材料、设计、加工制造、电器装置、检验等需按相关的最新中国标准及规定执行,设计、制造等标准均为最新的有效版本;如采用国外标准则应提供该标准的中文文本,并确定该标准不低于相关中国标准及规定。
计量仪器符合国际标准,乙方在严格按双方确认的总图基础上还应严格按照以下标准组织生产、制造及验收:1)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2)GB11352—8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3)GB700—88《普通碳素结构钢》4)GB69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5)GB700-88《国产碳素钢Q235材质标准》6)GB50205-95《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7)GB985-986-88《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8)GB4053.1-4-93《固定式斜钢梯、工业钢平台》9)GB/T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防锈等级》10)GB5680—85《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11)JB/IQ4000.3《焊接通用技术条件》12)GBJ9-87《建筑钢结构荷载规范》13)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4)JSJT-90《全国通用建筑标准设计作业平台钢梯及栏杆》15)SDGJ59-84《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定》16)GB/T19001《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其它未注标准按国标、部标或行业标准制造、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