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诚信结伴同行教案

与诚信结伴同行教案

《与诚信结伴同行》教案设计王俊芳
【教学背景】
1.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一部分人只追求金钱效益,社会上诚信的缺乏
有必要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2.说谎,说了做不到等现象在我们学生身上也屡见不鲜,所以培养学生
的诚信意识也刻不容缓。

【教材分析】
本课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做人、对事负责、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涉及的生活领域主要是社会生活,面对的主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课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层次“诚信无价”,帮助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内涵,使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只有诚实守信,才能与他人结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二层次“诚信做人到永远”,阐明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首先要从学会对自己诚实开始,不说谎话,不办假事,其次还要做到言而有信,信守承诺等。

目前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很多行为都足以说明有些中学生缺乏诚信:说谎、抄同学作业、拾到东西不上交、借东西不还、考试作弊、偷偷上网吧等,所以明确诚信的重要作用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落实诚信的基本要求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结果。

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对自己诚实才能对人诚实,反之亦然。

诚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权,也不意味着“哥们儿义气”,要学会诚实做人、诚实做事、诚实生活。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生活中努力做诚实的人,积极践约守信;养成对事负责、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诚信美德。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别能力和诚信生活的能力。

引导学生践约守信,学会诚实做人。

3、知识目标:知道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

了解诚信的内涵,理解讲究诚信的意义,掌握如何做到诚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诚信的作用。

难点:怎样做到诚信。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找一找——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

2.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以及诚信的状况,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收集有关诚信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诚信:
多媒体播放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
故事概述:湖北孙水林兄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2009年底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兄弟俩的诚信之举深深打动了全中国的人。

1、从信义兄弟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他们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理解这种品质的含义是什么?
2、这种品质对个人来说为什么至关重要?如果不诚信会有什么后果?可以结合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用事实论证。

(二)尝试体验面对诚信
校园AB剧:迟到。

(两个同学表演)
第一段:(乙背着书包急匆匆地上场,甲从后面追上)
甲:哎,你等等我,走那么快干嘛?
乙:就快上课了,我们要迟到了。

甲:你平时不是挺准时的吗?今天怎么也成迟到一族了?
乙:昨天作业中一道数学题巨难,开夜车了。

甲:标准的书呆子。

昨晚有《天下足球》,嘿,那叫一个精彩。

(上课铃声响了,甲、乙迟到了。


教师:我想问问大家,你迟到过吗?是什么原因迟到的?(现场采访,学生发言。

)刚才好几个同学都谈了自己迟到的原因,譬如堵车、车坏了、睡迟了……这些都是客观因素,我们能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来找找原因呢?(继续采访)
教师:迟到,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件好事,守时才是一种美德,它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对承诺的一种兑现,也是诚信的表现。

其实,诚信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第二段:(校门口,丙扮值勤老师,在校门口踱步。

乙还在往前走)
甲(一把拉住乙,往后缩了缩):傻瓜,有老师!
乙:已经上课了,再不进去就来不及了。

甲:班级纪律分如果被扣了,就拿不到评比优胜了,给咱们班抹黑了。

乙:可是……
甲:别可是了,要走你走,我等会儿再进去。

(乙看看老师,又看看甲,还是往前走去)
甲:傻瓜,真是笨到家了。

(乙被丙拦住)
丙:这位同学,你迟到了,请登记!
乙写下自己的名字,走进校门。

丙也离开了。

甲从藏身之处出来,然后,猫着腰迅速地冲进了校门。

教师:这真是一个难题,迟到了不仅要被老师批评,而且还使得自己班级扣分,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难题,如果你迟到了,在校门口,你会如何选择呢?
学生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教师点评: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

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因为只有对自己诚实的人才能对人诚实。

乙同学虽然迟到了,还给班级扣了分,但他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对自己实事求是,所以老师更赞同乙同学的做法。

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对自己诚实。

(三)人生感悟坚守诚信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讲诚信的人吃亏,不讲诚信的人并没有像“狼来了”中的那个男孩那样付出了代价,那么同学们面对诚信我们该怎么做?
情境活动:陈东的生活(多媒体展示资料)
(1)陈东是初二某班的学生,最近觉得很苦恼。

比如,在期中考试中,陈东诚实答题,成绩反而不如那些作弊的同学。

不仅如此,由于没有把自己的答案给别人抄,还得罪了一些同学,受到他们的冷嘲热讽。

陈东为此迷惘了:做一个诚实的人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受到同学的讥笑。

想一想:陈东在欺骗和诚实之间应如何选择?为什么?
(诚实比分数更重要。

诚信是为人之本,诚信首先要对自己诚实。


(2)课间时:陈东急着出去玩,不小心摔坏了同桌最心爱的钢笔,他看
了看同学,没有人在意,赶忙跑出来教室。

回来后,面对着伤心哭泣的同桌,陈东犹豫了……
请问:你认为陈东应怎么做?为什么?
(主动道歉,勇于承担,赔偿损失。


陈东的生活
(3)午饭时:同学们都商量着要去医院看望某身患绝症的同学,陈东想: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该不该跟他说实情呢?说了怕他受不了,不说又怕不诚实……?怎么办呢?
(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的道德。

诚信的核心是善!)
(4)放学时:好朋友对陈东说,很想去看博物馆的恐龙化石展,但没票。

陈东刚听说爸爸可能会弄到几张,便拍着胸脯对朋友说:“没问题!我保证给你弄一张!”
请问:你觉得陈东的许诺妥当吗?为什么?
(许诺要慎重。

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

)
(5)回到家中:一进门,陈东便问爸爸,搞到了几张票,可爸爸却说道:“票源太紧张,一张也没搞到!”“可是,我答应了同学……”
为陈东想想,他应怎么做?
(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

做不到时,应尽早说明,郑重道歉,不可推卸责任。

)
(6)考场上:英语考试开始了,应告发好友作弊吗?
(信守诺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不能履行。

)
(四)走进生活,共筑诚信
如果我们学校开展“共铸诚信学校”的活动,我们班同学积极参与。

1、请你设计一种活动方式:
2、请你为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五)、情感升华,再说诚信
请用你自己最简练的语言表述一下对诚信的理解。

边说边作记录。

(六)课后拓展:
诚信宣言(多媒体展示资料)
为了打造诚信校园,我们决心做到:
1.真诚待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有责任感,不弄虚作假,不隐瞒事实真相。

3.诚信待己,不说谎话、不欺骗师长、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

4.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5.信守诺言,言必行,行必果。

阅读以上诚信宣言,并制作我们自己的诚信“名言录”,激励我们成长。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活动中贯彻“导和行”,由时事热点人物(信义兄弟)导入要探究的问题,由两难故事(同学间是相互隐瞒还是坦诚相见;面对迟到扣分的选择)引导学生自主明确诚信的内涵及意义,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引导学生走向实际生活(迟到的事例),明辨是非;重结果更重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与行动中自己寻找共同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标准(讲述自己的诚信故事)。

大量的生活中的材料(诚信格言;诚信故事集锦),又使学生对基本的道德原则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终落实到行动。

整个设计体现了学为主的原则,教师引导、合作、共同探究的角色体现充分,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突出,真正做到了师生共同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