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 )。
A.它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
B.它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守法的活动
C.它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
D.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作为其内容要素是紧密联系、不同分割的,具体表现为( )
A.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的履行
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集体的利益
C.社会的利益
D.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8.下列是国家机关的有(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国务院
9.行政处罚的原则包括( )。
A.处罚法定原则
B.应急性原则
C.公正、公开原则
D.处罚救济原则
10.行政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A.部门规章
B.国际条约
C.法律解释
D.自治条例
11.行政机关除复议外,还有以下几种行政司法行为:()。
A.行政仲裁
B.行政处理决定
C.行政裁决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姓名、籍贯、年龄、性别、简历、特点
17.下列文种的结构构成中均有主送机关的有()。
A.指示
B.通知
C.通报
D.批复
18.发文字号指发文机关对其所制发的公文依次编排的顺序代码,它由哪几个方面组成?()。
A.发文机关代号
B.发文年号
C.发文顺序号
D.文件注释号
19.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A.法定正式公文
B.通用公文
C.非法定正式公文
D.专用公文
20.公文的特点有()。
A.由法定的作者制发并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B.其制发与履行必须执行法定程序
C.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
D.规范的体式
21.
A.请示
B.报告
C.通知
D.决定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请示
B.命令
C.通知
D.报告
25.
A.
B.
C.
D.
26.收文登记的主要作用是()。
A.便于掌握公文运转办理的情况
B.为查阅公文提供线索和论据
C.作为公文交接的凭证
D.是立卷归档的基础
27.办理公文一般要经过分办、批办、()等工作环节。
A.拟办
B.传阅
C.承办
D.创造
28.世界观是()。
A.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B.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C.哲学家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人人都有的,不过一般人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朴素的
2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0.下列属于辩证否定的有()。
A.我国必须全盘西化
B.
C.
D.
31.
A.
B.
C.
D.
32.
A.
B.
C.
D.生产
33.
A.
B.
C.
D.
34.
A.
B.
C.
D.
35.
A.
B.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36.下列各项反映科学的本质的有()。
A.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
B.科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
C.科学是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D.科学是描述自然现象的知识
37.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质上就是坚持()标准。
A.历史唯特主义标准
B.生产力标准
C.人民群众的利益标准
D.社会主义价值观标准
38.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
A.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D.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9.市场中介机构包括()。
A.行业协会
B.仲裁机构
C.拍卖行
D.
40.
A.
B.
C.
D.
41.
A.
B.
C.
D.
42.
A.
B.
C.
D.
43.
A.
B.
C.
D.
44.
A.
B.
C.
D.国防职能
45.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是()。
A.省人民政府
B.省人大常委会
C.自治区人民政府
D.直辖市人民政府
46.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系统的机构是()。
A.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国务院行政系列机构
C.国家监察部
D.国家检察机关
47.下列情形可以辞退的有()。
A.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不胜任出错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B.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描绘合理安排的
C.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D.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48.公务员工作回避的类型主要有:()。
A.部门回避
B.任职回避
C.地区回避
D.公务回避
49.
A.
B.
C.
D.
50.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