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应用集成之数据集成接口规范2.0

企业应用集成之数据集成接口规范2.0

企业应用集成之数据集成规范单位:地址:邮编:电话:传真:日期:修订文档历史记录目录第一章前言 (3)1.1 概述 (3)第二章通用的约定 (4)2.1 数据输出的内容 (4)2.1.1 枚举信息 (4)2.1.2 企业信息 (4)2.1.3 业务报表 (5)2.1.4 报表样式 (6)2.1.5 层级信息 (6)2.2 业务子系统称谓与编码的约定 (6)2.3 委处室与业务编码的约定 (7)2.4 数据输出方式的约定 (8)2.4.1 输出类型 (8)2.4.2 输出位置 (9)2.4.3 输出文件的命名 (11)2.4.4 输出数据的时机 (12)2.5 文件格式的约定 (12)2.6 时间格式的约定 (13)2.7 时间类型的约定 (13)第三章数据集成接口格式 (15)3.1 枚举信息的输出格式 (15)3.1.1 枚举信息格式说明 (16)3.1.2 枚举信息的输出例子 (18)3.2 企业基本信息的输出接口 (19)3.2.1 企业基本信息的内容 (19)3.2.2 输出文件格式规范 (20)3.2.3 企业属性的类型 (22)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规范3.2.4 企业信息输出文件示例 (24)3.3 层级信息的输出格式 (26)3.3.1 层级格式的说明 (28)3.4 业务报表的输出接口 (29)3.4.1 输出文件命名规范 (29)3.4.2 数据文件结构与报表分区 (30)3.4.3 数据报表的关联关系 (31)3.4.4 数据文件元素的层次 (33)3.4.5 单元格的数据类型 (34)3.4.6 二进制单元格的处理 (35)3.4.7 枚举型单元格的处理 (35)3.4.8 附报文件的处理 (36)3.4.9 报表数据的输出文件格式 (36)3.4.10 报表数据输出文件示例 (42)3.4.11 独立上报文件的处理 (47)3.5 报表样式的输出格式定义 (47)3.5.1 样式文件的元素结构图 (52)3.5.2 样式文件表达式定义 (52)附录I 企业基本信息统计项列表 (54)附录II 枚举信息的格式定义enum.xsd (55)附录III 企业信息的格式定义orginfo.xsd (58)附录IV 报表数据的格式定义report.xsd (62)附录V 报表样式的格式定义report_style.xsd (71)附录VI 层级信息的格式定义hierarchy.xsd (75)第一章前言1.1 概述地址:山东中路337号邮编:200001 电话:8621-6351 6236 传真:8621-6351 7610第二章通用的约定2.1 数据输出的内容业务子系统分别负责为委的不同处室收集业务数据,然后按照统一约定的格式将数据以XML文件的方式输出,提供给监管系统。

监管系统需要收集两种信息:企业基本信息、与业务数据报表,其中业务数据报表涉及到所有的集成子系统,而企业信息则只来自一个特定的业务系统。

2.1.1 枚举信息有些报表的科目(单元格),其取值来自于枚举项。

在导出报表数据时,将会直接导出科目值,这样虽然报表值没有错,但枚举信息却不完整了,所以需要事先将所有的枚举信息统一导出。

枚举信息包括枚举类型,以及每个类型下的枚举项,此信息只需导出一次,如果枚举信息没有变化,以后不需要重复导出。

举个例子:如果报表中有一个科目叫“企业经营类别”,并且该项的值只能从一下四个中选择一个:“私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

则“企业经营类别”就是一个枚举类型,此类型具有四个枚举项,分别为:“私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

各个子系统都需要输出此文件,没有枚举信息的可以填空元素。

2.1.2 企业信息业务系统在实现企业数据填报的时候,都会将企业的基本信息作为报表封面。

监管信息系统归纳整理了所有业务子系统的企业基本信息,并汇总形成一个企业基本属性的列表,有关这些基本属性的内容请参考文档《上海市监管信息系统企业基本信息说明》。

为配合应用集成,截止到试运行版本的需求,企业基本属性还需补充一些统计分类信息,这些信息参见附录的列表。

此文件只与“收集平台”或“层级查询”子系统有关。

各业务子系统需要输出本系统中最主要的业务报表。

业务报表是由子系统采集的业务数据,各个子系统会按照委的要求提供各种“表格”供企业来填报数据,每种“表格”的填报结果都将产生一个报表。

这里的“表格”是一种广义上的说法,并不局限于一张传统的表格,比如,在任何子系统中,只要有界面提供了一组域供用户填写数据,而且此数据最终会提交到委,则用户所填入的这组数据就形成了一张报表。

业务报表的概念与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可能并不一致。

在有的子系统中,通常使用关系数据库的一张表(Table)来存储实体信息,一个实体就是一条记录,不能将整张实体表(Table)中的所有记录当成一张报表,而是每个实体就是一张报表。

有的报表可能会带有附件,附件是一组文件,文件的长度不限。

对于文件附件,则直接输出此文件,不需要做任何加工处理。

但是,输出文件必须与其所附的报表输出的XML文件处在相关位置(附件可与报表文件处于同一目录或报表文件所在目录的子目录)。

比如,子系统中有报表X,此报表具有三个附报文件(a、b、c),则子系统将会输出共四个文件:x.xml、a、b、c,假如x.xml 文件位于目录k,则文件a、b、c可位于目录k或者k下面的子目录,最终x.xml 报表文件中将包括要输出的附报文件的控制信息,其中就含有附报文件的相对路径与文件名。

有时候,企业需要直接上报某些特定的文件,这些文件可能并不作为任何报表的附报文件存在,文件可以是任意格式,比如.doc或.xls文件。

对于单独上报的文件,子系统需要输出一个额外的xml描述文件,我们可以将此描述文件看作一个空的报表文件,而将上报文件看作其附报文件。

子系统承担着委处室的业务功能,其业务流程仍然在子系统中进行,子系统导出的所有数据应该是走完了业务流程的结果数据(已审核过的数据),比如,对于“法人治理信息系统”,它所输出的数据应该通过了委审核后的数据。

各个子系统都需要输出此文件。

为满足原表展现的用户需求,导出的数据报表需要在“监管信息系统”中按照原表样式展现出来,这需要各子系统输出报表的样式。

对于每种不同格式的报表,其数据有多分,但样式只需输出一份。

各个子系统都需要输出此文件。

2.1.5 层级信息层级信息只与“层级查询”子系统有关。

主要用来输出不同统计口径下的企业层级信息。

仅“层级查询”子系统需要输出此文件。

2.2 业务子系统称谓与编码的约定目前,门户需要集成的业务子系统比较多,为便于沟通与程序间的交流,我们将业务子系统的名称统一起来,并且使用统一的编码来代表不同的子系统。

业务子系统的编码如下:2.3 委处室与业务编码的约定各个业务子系统一般会侧重于服务委的某些业务处室,我们将委的各业务处室的名称统一起来并做编码,便于门户与子系统的交流。

委的业务处室以及编码的约定如下:该表列出了准备集成的五个业务子系统所涉及到的委处室称谓与编码,该表将随监管信息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而逐步补充完整。

2.4 数据输出方式的约定各子系统原有的界面、业务操作均可维持不变。

为配合监管系统的数据集成,实现数据交换的对接,需要增加一个数据输出功能。

新功能可以通过增加菜单来体现,具体实现方式由子系统自行决定。

2.4.1 输出类型数据导出方式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之一:按照时间段输出、更新输出、自动增量输出。

其中按照时间段输出、更新输出为强制要求,自动增量输出为可选要求。

子系统可以将所采用的输出方式标示在配置文件中。

●按照时间段的数据输出用户可选择一个时间段(比如一个年度:2008年),子系统能将发生在该时间段内的、系统中所有企业的所有数据批量输出来,包括该企业的下属企业,只要是发生在此时间段内的数据,都批量输出来。

用户可选择的时间仅限于年度。

输出程序运行时,可给出一个年度时间列表供用户选择,它列出了系统中所有历史数据的时间跨度,以年度为单位。

●更新输出更新输出的数据一般是上次已经输出过了,这次可能发生了更改,需要重新输出。

更新输出的数据在导入时,一般需要按照一定的条件在目的库中做删除操作,将原有的记录直接删除掉,然后再插入新的记录。

●增量输出增量数据的自动输出要求能在监管系统的日常运行中周期性地输出子系统中新录入的结果数据,其周期与起始时间可作为参数来配置,也可以每次综合结果数据时自动触发执行。

各子系统需要内部定义计数器来记录最近输出数据的时间戳,以确保下次只输出新增的数据。

如果使用配置起始时间与周期,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起始时间一旦配置完成,并且只要执行过一次自动增量输出,则起始时间就不再可配置了,用户只能调整周期。

另外,无论是否到达周期执行点,用户都可以手工触发运行增量数据的输出功能。

增量数据输出所产生的数据可能包含多家企业单位,输出结果的文件与目录结构与带参数的数据输出保持一致。

2.4.2 输出位置监管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发生在委内网中。

在委内网,将设置一个公用的文件服务器,通过网络共享,所有的业务系统能将数据报表批量导出并存储在文件服务器上的指定位置。

所有业务系统的输出数据将存放在统一的文件服务器上,具有同一个起始位置,通过使用不同的子目录来形成不同的路径。

假设起始位置为<doc-base>,则不同业务子系统输出文件的存放路径与约定如下,我们把它称为子系统输出的根目录:尽管各业务子系统可能有各种存在形态:单机版、C/S版、B/S版,它们可能分布在受监管企业的不同部门、或者安装部署在委外网环境。

无论它以什么形态存在,所有的业务系统都在委内网提供了安装或部署,各企业使用子系统录入数据,最终依靠网络或存储介质将数据向委提交,委的工作人员会将数据转移到内网的业务系统中。

输出数据按照企业分类,存放在一个目录结构中。

输出数据的存储目录结构约定如下:首先,以此企业的企业代码创建一个目录,并作为输出数据的根目录,我们称之为“企业目录”,在企业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DATA的子目录,该企业的报表数据则以DATA目录为根目录来存放。

对于一家企业,在其DATA目录下,先按照年度创建一个年份子目录,在此年分目录下,如果有多套报表的(比如有财务预算,财务决算,每月的财务快报等),则需在此年分目录下用报表类名分别创建子目录,而属于该类的报表文件则存放在此子目录中,如果同一类报表还细分为不同的种子类(比如财务报表的1表、0表、9表等),则在报表类名下再建ID子目录来区分。

所有企业目录并行放置在子系统的根目录下。

下面用个例子来详细说明输出数据的文件与目录结构。

例子中的材料属于假想情况,仅用来辅助描述子系统输出数据时的文件与目录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