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题号基础检测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作文总分得分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2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1、下列对联题咏的是谁?(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蜕(tuì)变玷(diàn)污诅(zǔ)咒倔(jué)强B. 堕(duò) 落贪婪( lán) 禀( bǐng)告奢(shē)侈C. 应和(hè) 水藻( zhǎo) 澹澹(dàn) 栖( qī)息D. 枯涸(hé)迸(bèng)溅酝酿(niàng)梦寐(mèi)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酝酿茏罩花枝招展呼朋引伴B. 镶嵌湛蓝以往情深清澈见底C. 霹雳空灵返老还童宽敞明亮D. 缘份恩泽波光粼粼春燕啄泥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点缀崩塌多姿多采玲珑剔透B、伶仃懊脑闲情逸致随声附和C、嬉戏嘹亮玲珑剔透晃然大悟D、玷污清洌惊慌失措仙露琼浆3、选词填空。
造就炼就1、舞台如一炉火,()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2、父母亲为了()一个真正的小新凤霞,让我正式拜师学艺。
来不及等不及3、我()十月怀胎期满,提早来到了人间。
4、母亲唱完戏()卸妆,就被送到医院迎接我的降生。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心()肉()()()如洗()()安席()()望重可见()()()()石出5、辨字组词。
嫌()驰()辨()洋()谦()弛()辩()痒()6、按要求填空。
杜甫,字子美,世称“()”,又称“杜工部”(杜拾遗),他的诗被称为“()”,“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在这两位诗人之后又出现了两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李杜”的是()。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1、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_,思_____________而射之。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____________的人,能比较_____________,会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
3、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_______________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这是她用全部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换来的荣誉。
她一生共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获得了_________。
2、我会按要求默写或填空。
1、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2、写一句说明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夜的工作》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
4、横眉冷对____________,俯首甘为____________。
《自嘲》5、比喻人的清廉正直,你会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空调的广告语仅用了三个字“净、劲、静”,请说明该广告词所包含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写句子。
(1)湖面很平静。
(改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云南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雪花落在头发上。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改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1、你在课外一定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向学们推荐一本好吗?请写一段推荐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1、阅读冲浪。
1.老者在树上钉钉子有什么目的?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与漫画中的老者所犯的错误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杞人忧天B.守株待兔C.刻舟求剑D.南辕北辙3. 时间是无影无踪的东西,作者是怎么通过漫画让我们感受一年之后这一时间的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与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⑤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⑥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⑦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⑧“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⑨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1.短文第1至第7自然段,从4个方面介绍了地球:(1)地球在宇宙中显得美丽壮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只有地球适合人类生存。
2.默读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中的“至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表达方式来看,第8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第9自然段总结了全文,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