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公务员申论范文宝典:发展,当遵循规律

2020年公务员申论范文宝典:发展,当遵循规律

2020年公务员申论范文宝典:发展,当遵循规律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逐步从高速增长回归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质量被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
局召开会议,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
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在
我国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关键时期,中央的这个提法显然极具深意,
将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并重,体现了我国的发展更加重视
遵循客观规律,更加注重市场、更加注重生态、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进入更加科学发展的新常态。

规律是客观存有的,但理解规律并遵循规律却并非易事。

长期以来,即使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把发展纳入到科学的轨道中,即使应对各
种危机考验凸显遵循规律、科学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种“不科学、逆规律”的思想理解、决策行为在一些地方依然存有。

按照客观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任务还十分
繁重。

一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冲动仍存。

在很多地方,
这个口号仍然喊得震天响。

从精神层面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似
乎是积极的状态,但从实际情况看,这样做的一个严重后果可能就是
违反客观规律。

比如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严重过剩,很多地方就是在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思想主导下而大搞光伏产业的,结
果受到了经济规律的惩罚,一些地方至今还没有走出“光伏之伤”。

在实际发展中,“勇气比规律更重要”的思想理解还比比皆是,似乎
只要有勇气,什么项目都能够上,什么投资都能够开口子。

回头看,
很多烂尾的项目、过剩的产能都是这个“冲动”结出的“苦果”。

二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想法盛行。

一些地方用所谓的
“活思想”“活脑筋”来看待规矩,理解规律,拼命钻政策、法律的
空子,浸淫在这种思想状态下的领导干部,往往“不为遵循规律找理由,只为破坏规矩找办法”。

三是“新官不理旧事,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的定式难破。

遵循规
律的发展,本应该一届接着一届,一棒接着一棒,但很多地方都存有
着“新官画新图、新官新口号”的现象。

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就更为突出,常常是“东南西北中”都是规划重点,结果城市却没有了发展方向。

因为我国各地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各异,所以因地制宜抓发展、谋变化十分必要。

但是一些地方,把地区差异变成了地方突破发
展规律和宏观政策的理由。

任何人任何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实际结果也证明了这个点。

近期频繁发生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就是一个个血
的教训。

面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任何一个侥幸,任何
一个逾越,任何一个放松,都可能遭到规律的惩罚,对此我们要有充
足的警醒!
我们必须理解到,越是在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发展面临下行压力
的关口,越是要认清规律,抓住机遇。

这就要求全国上下既要协同配
合共渡增长难关,又要齐心协力尊重发展规律。

从这个点上来说,我
们需要拥有保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更大定力,需
要更艰辛的努力和付出。

首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牢牢把握发展规律。

我国当前正处在全
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闯关期,大量改革举措的背后其实就是要矫正
扭曲的发展意识、发展行为,尤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
关系上,要把大量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违背自然
规律的惯性理解和行为矫正过来。

其中,转变政府职能既是改革的
“牛鼻子”,也是遵守规律的“关键点”。

其次,在政绩考核中彰显遵守发展规律的要求。

多年来的发展实
践表明,政绩观一旦出现了偏差,遵守规律就无从谈起。

长期以来,“速度至上”“GDP至上”“面子至上”等观点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干部身上大行其道,导致很多“逆规律”“假发展”的问题频繁
出现。

今天,这样的政绩观已是非改不可了。

值得欣慰的是,改变政
绩考核方式,各地已经在持续探索,对此中央也有明确的要求,绿色的、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
地成为考核重点。

虽然转变的任务仍然艰巨,但变化的前景值得期待。

第三,在营造“监督无处不在”的氛围中强化对规律的敬畏感。

任何人和任何地方的发展都要牢固树立“规律是红线”的理解,都要
把遵循规律作为从政的自觉、发展的自觉,但这个自觉不能仅靠养成,还要增大监督力度和外部压力。

当前最要紧的是增大对违反规律者的
惩戒,对那些不顾规律红线,肆意破坏环境、漠视生命、急功近利的
发展行为增大曝光范围和惩戒力度。

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来监督当
地的科学发展、监督政府的决策行为和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