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知识归纳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知识归纳表
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宋(南北)
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为制约宰相,增设参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收兵权、财政权从地方调兵充实中央禁军,中央派文官做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科举制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完善科举制,设计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元朝
设中书省替代前代三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权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科举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的改革,是省制的开端,方便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
废除宰相,罢中书省,内阁制度形成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知识归纳表
朝代
君主专制 或措施
中央集权制度或措施
选官及措施
意义或影响
秦朝
建立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由皇帝任免
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汉朝
重用身边人为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初汉实行郡国并行制,颁布“推恩令”,列侯归郡统辖,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废行省,设三司(分散地方权利,加强中央集权)
科举制(八股取士)
宰相制的废除,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清朝
设置内阁,置六部,设置南书房,设置军机处
平定地方叛乱,固,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察举制
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州郡县三级行政
九品中正制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保证王位独尊
隋朝
形成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州、县两级制
科举制正式形成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唐朝
三省六部制完善
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科举制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