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25
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优点:
➢ 无需深奥的理论,便于在较短时间内使广大的危害因
素识别评价人员掌握;
➢ 通过半定量计算,可分析出各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
进而采取控制措施。
26
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缺点:
➢ L、E、C 的取值标准只是一个较笼统的概念; ➢ 需要分析者有各方面的知识和对评价对象有一定的经验; ➢ 同一个风险不同的人会评价出不同的结果。
雇员将咖啡倒在地板上,走开 了。
Employee spills coffee on floor and walks away.
死亡
1
Fatality
误工受伤
Lost Working
29
Day
急救事故 FAI
险肇事故 Near Miss
300
安全隐患 Hazard
5
危害因素辨识目的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29
LECD评价法
序号 岗位
危害因素
现状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L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E·C 等级 制策划
备注
C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值
100 40 15 7 3 1
财产损失(万) 2000及以上 1000~2000 300~1000 150~300 70~150 1~70
6
危害因素辨识的定义
什么叫做 危害因素辨识?
7
定义
什么是危害因素? 什么是风险? 什么是风险评价? 什么是残余风险?
8
定义
什么是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 --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 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9
定义
什么是风险?
风险 -- 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 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 = 可能性×后果
15
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表格内容:
岗位、作业活动、危害事件、危害因素、控制现 状、应急措施、事故发生概率(L)、人员暴露频度 (E)、后果严重程度(C)、风险等级和风险控制策 划等。
16
岗位和活动
序号 岗位
危害因素
现状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L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E·C 等级 制策划
人: 工作区域内相关人员 机:工工具作、区设域备内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 料: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工件 环: 工作区域的环境 法: JIS/SOS及PM/TPM等
21
车间: XX
工段:底盘班组:上活动/设备危害事件
人
-
1.机运链;
机
2.日光灯; 3.工装夹具;
4.车辆吊架
料 横梁总成
环
打开的引擎盖、后备箱盖 低于头顶
风险控制 策划
TPM
医疗急救 预案
0.5 10
3
15
f 轻度风 险
现状控制
备注
机械伤害
1
C27 焊接操作 -焊枪电
极夹伤手
将手放在 焊枪挤压
点内
开关被误 触发
培训-焊 枪挤压点
知识
工程控制 -焊枪增 医疗急救 加防误触 预案
发装置
0.5 10
7
35 e 低风险 现状控制
灼烫-火
2
C27
焊接操作
花飞溅灼 伤眼睛、
28
LECD评价法
序号 岗位
危害因素
现状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L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E·C 等级 制策划
备注
E -- 暴露于潜在危害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值 10 6 3 2 1 0.5
暴露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几次暴露 每周几次暴露 每月几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法 检查JIS中安全提示
-
1.机运链上铁质部件掉落; 2.日光灯掉落; 3.夹具移动撞人; 4.车辆吊架移动撞人 1.未固定好或夹具缺陷,物料掉落; 2.物料边缘尖锐,划伤
1.头部撞伤
JIS安全提示未指出物料掉落的风险
工种/工位:XXXL
前
活动
人
-
危害事件 -
1.气动扭矩枪; 机 2.榔头;
3.手持式充电扭矩枪
19
危害事件识别方法
20
“5×5” 危害事件识别方法
5(上、下、前、后、侧)× 5(人、机、料、环、法) 从5个方向,每个方向分别考虑5个要素。
上:地头面部的以部上分、地面以上悬空不接触 下: 脚下、工作平面以下区域 前: 操作过程正前方区域 后: 操作过程后方区域 侧: 合作配合作业、交叉作业等
1
为什么要 危害因素辨识? 什么叫作 危害因素辨识? 如何进行 危害因素辨识?
2
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
为什么要 危害因素辨识?
3
危害因素辨识目的
➢ 在公司的各项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危害因素; ➢ 危害因素辨识是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的基础; ➢ 只有将存在于各项活动中的危险识别出来,
评价其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才能有效 减少事故发生。
10
定义
什么是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 -- 对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 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 价其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11
定义
什么是残余风险?
残余风险 -- 对原有风险制定或实施改进措施后 尚存的风险。
12
危害因素辨识的工作程序
如何进行 危害因素辨识
13
制定评价步骤
1.扭矩枪旋转伤手; 2.榔头砸手;
料 后备箱垫板
取料弯腰,腰肌劳损
环
手在发动机仓内作业,空间 狭小
手被发动机仓内部件划伤
法 检查JIS中安全提示
下
活动
危害事件
人
随机运链移动
滑倒
机
-
-
料
-
-
环
-
-
法
-
-
后
活动
人 背后有员工在工作
1.移动料架; 机 2.夹具上的横梁总成;
3.打开的车门
料
-
环
-
法 检查JIS中安全提示
23
现状控制
序号 岗位
危害因素
现状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L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E·C 等级 制策划
备注
现状:
1. 技能:操作人员应具备的操作资质。如: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焊接、易燃 易爆等),高风险作业培训(登高、安全锁定、受限空间等),其他培训; 2. 控制:当前所采取的对应预防措施。可采取“工程控制,SOS/JIS,培训,警 示,PPE,作业许可 ,PM/TPM”等措施; 3. 应急:对已发生的事件的处置措施,以降低事件造成的伤害程度。如:应急预 案、现场急救、消防器材、医药箱、应急疏散、应急物资等措施。
22
危害因素
序号 岗位
危害因素
现状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L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E·C 等级 制策划
备注
危害因素:
从物、人、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可能造成危害事件的直接原因。 物的因素:物体本身的性质或设备设计、安装、老化等原因造成对人伤害的可能性; 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技术或能力欠缺,精神不集中、操作失误、违章操 作及未正确佩戴PPE等; 环境因素:不良的工作环境,如操作空间狭窄、噪声、粉尘、高温及低温环境等。
备注
活动: 填写具体的操作活动。
18
危害事件
序号 岗位
危害因素
现状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L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E·C 等级 制策划
备注
填写事故 伤害类型
危害事件:
1. 物理性伤害:可参照 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20大类危 险源填写(如:物体打击-工件坠落砸脚); 2. 职业健康伤害:可参照2002年《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10大类职业病填写, 要求同物理性伤害; 3. 其他伤害描述:本公司或类似行业发生的事故和事件等。
24
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
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 评价操作人员伤亡的分析大小从 L (事故发生可能性)、
E (人员暴露于危险中的频度)和 C (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 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三方面因素考虑。
➢ 其计算式为:D = L×E×C
危害事件
后退撞人 1.随机运链移动时绊到料架气管摔倒; 2.随机运链移动时撞到夹具上的横梁总 成; 3.撞上打开的车门
-
-
侧
活动
人 有员工在同时作业
机
-
料
-
环
-
法 检查JIS中安全提示
危害事件 正常情况下不干涉
- - -
备注: 上: 头部以上、地面以上悬空不接触地面的部分 下: 脚下、工作平面以下 前: 操作过程正前方 后: 操作过程正后方 侧: 合作配合作业、交叉作业等
4
危害因素辨识目的
当摔倒时,雇员将头碰撞在桌子的边缘上,割断脖 子。死亡。Employee hits head on edge of desk w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