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2 一、名词解释(选作10题,2*10=20分)1. 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干扰它种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因而可用作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2. 抗代谢物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的结构相似,并可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3. 灭菌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将物体的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及其各种芽孢、孢子全部杀死。
一类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彻底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4. 消毒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5. 恒浊器根据培养器内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借光电控制系统控制培养液流速,以达到菌体密度高、生长速率恒定的连续培养器。
6. 恒化器通过保持有一种生长限制因子的培养液的流速不变,可使微生物始终处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长期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
7. 兼性厌氧菌是一类以在有氧条件下的生长为主也可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特点是在有氧下借呼吸产能,而在无氧条件下可借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细胞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8. 耐氧菌即耐氧性厌氧菌的简称。
一类可在有氧条件下正常生长却不需氧,而仅借发酵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微生物。
9. 微好氧菌是一类只能在较低的氧分压(103~3*103 Pa)下才能正常生长的微生物。
10. 化学治疗指利用具有高选择毒力即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害的化学物质来抑制或杀死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借以达到治疗传染病的一种措施。
11. 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于该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生理功能且非其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的过程。
12. 同型乳酸发酵指一分子葡萄糖经EMP途径后仅产生两分子乳酸的发酵。
13. 呼吸作用葡萄糖在好氧和兼性好氧微生物中通过氧化作用放出电子,该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给外源电子受体分子氧或其它氧化型化合物生成水或其它还原型产物,并伴随有能量放出的生物学过程称为呼吸作用14. 硝酸盐呼吸又称反硝化作用,是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兼性厌氧菌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NO、N2O或N2的过程。
15. 细菌酒精发酵运动发酵单胞菌等少数微好氧细菌利用ED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再经脱羧形成乙醛后,被NADH2还原为乙醇的过程16. 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产能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广义的发酵也指任何利用好氧性微生物或厌氧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或食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
17. 变异是生物体在某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
其特点是在群体中以较低的概率出现,性状变化幅度大,且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18. 感受态在转化发生前,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19. 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20. 补充培养基是只能满足某微生物相应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所需要的组合培养基或半组合培养基。
21. 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之类的天然有机物质(如蛋白质,酵母膏),以满足该菌株各种营养缺陷型都能生长的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
22. 营养缺陷型某一野生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的能力,因而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23. 准性生殖一类存在于真菌中的原始两性生殖方式,指在同一菌种但不同菌株间发生的体细胞融合,不经过减速分裂而实现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杂种后代24. Hfr菌株F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与细菌染色体同步复制的细菌细胞。
它与F-菌株接合后的重组频率比F+与F-接合后的重组频率要高几百倍以上。
25. 原生质体融合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形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26. 反硝化作用是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兼性厌氧菌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NO、N2O或N2的过程。
生物还原硝酸为亚硝酸、氨和氮气的过程为反硝化作用。
27. 抗原能刺激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8.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9. 外毒素病原菌在其生长过程中向外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
包括酶,酶原或毒蛋白。
30.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是机体从后天获得的一种识别非自身和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前者产生免疫应答,以保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
二、选择题(1*30=30分)1、(B)能通过抑制叶酸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
A. 青霉素B. 磺胺类药物C. 四环素D. 以上所有2、所有下列情况均是抗生素抑制微生物的方法,除了(C)之外。
A 抗生素抑制细胞壁合成B 抗生素干扰细胞膜的功能C 抗生素阻止能量从ATP释放D 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3、如果将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移至相同组分的新鲜培养基中,该批培养物将处于哪个生长期?(C)A 死亡期B 稳定期C 延迟期D 对数期4、少数细菌能利用下列(D)物质同时作为C源、N源和能源,此反应被称为Stickland反应。
A. 葡萄糖B. 维生素C. 有机酸D. 氨基酸5、发酵是专性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的一种生物氧化形式,其产能机制是(C)。
A. 光合磷酸化B. 氧化磷酸化C. 底物水平磷酸化D. 以上都不对6、在进行细菌发酵试验,经发酵后测定产物有大量乳酸,一些乙酸及少量甲醇乙醇等成分,试问这是(C)。
A. 混合酸发酵B. 同型乳酸发酵C. 异型乳酸发酵D. 乳酸-乙醇混合发酵7、无氧呼吸中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D)。
A. 还原型无机化合物B. 氧化型无机化合物C. 某些有机化合物D. 氧化型无机化合物和少数有机化合物8、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为让其前体分子顺利通过疏水性的细胞膜而转移至膜外进一步合成,必须借助于(B)。
A UDP核苷酸B 细菌萜醇C “Park”核苷酸D类固醇载体9、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B)。
A 有机物B 还原态无机化合物C 氧化态无机化合物D 日光10、同型乳酸发酵中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是(A)。
A EMP途径B HMP途径C ED途径D WD途径11、碳水化合物是微生物重要的能源和碳源,通常(B)被异养微生物优先利用。
A 甘露糖和蔗糖B 葡萄糖和果糖C 乳糖D 半乳糖12、硫酸盐呼吸的最终还原产物是(B)。
A.SB.H2SC.SO2D.SO42-13、硫酸盐还原细菌都是一些(C)。
A. 专性好氧菌B. 兼性厌氧菌C. 专性厌氧菌D. 耐氧性厌氧菌14、核酸类次生代谢产物是通过(A)合成的15、氯霉素这种次生代谢产物是通过(B)合成的A. 糖代谢延伸途径B. 莽草酸延伸途径C. 氨基酸延伸途径D. 乙酸延伸途径16、可以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D)来解除葡萄糖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
a. ATPb. ADPc. AMPd. cAMP17、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从供体细胞传递部分染色体至受体细胞的现象,称为(C)。
A. 接合B. 转化C. 转导D. 转染18、原核生物通过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间的暂时接触而完成部分染色体重组的现象,称为(A)。
A. 接合B. 转化C. 转导D. 转染19、有一种检出营养缺陷型的夹层培养法,要在培养皿中先加入3薄层培养基,经培养后再倒入第4层培养基,这4层加入次序是(B)。
A. MM+含菌MM+SM+CMB. MM+含菌MM+MM+CMC. MM+含菌MM+SM+SMD. MM+含菌MM+CM+SM(MM:基本培养基;SM:补充培养基;CM:完全培养基)20、受体菌直接吸收外源DNA片段,通过交换,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再经复制使自己变成一个转化子的过程称为(B)。
A. 接合B. 转化C. 转染D. 转导21、在局限转导中的转导噬菌体是(D)。
A. 烈性噬菌体B. 温和噬菌体C. 完全缺陷噬菌体D. 部分缺陷噬菌体22、Ames试验是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C)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回复突变性能来进行的。
A 色氨酸B 精氨酸C组氨酸23、某个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产生截短的蛋白质,这种基因突变是(C)。
24、某个碱基的改变,但不改变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这种基因突变是(A)。
25、某个碱基的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种氨基酸被另一种氨基酸所替代,这种基因突变是(B)。
A 同义突变B 错义突变C 无义突变D 回复突变26、Hfr菌株细胞中,其F质粒(B)。
A. 处于游离态B. 已整合在核染色体组特定位点上C. 已被裂解D. 是部分双倍体27、细菌内毒素的主要组成成分为(A)。
A. 脂多糖B. 磷脂C. 磷壁酸D. 肽聚糖28、通过注射免疫血清使机体获取的免疫力,称为(B)。
A. 人工自动免疫B. 人工被动免疫C. 天然自动免疫D. 天然被动免疫29、通过注射疫苗使机体获取的免疫力,称为(A)。
A. 人工自动免疫B. 人工被动免疫C. 天然自动免疫D. 天然被动免疫30、(A)经一定方法处理后可以变成类毒素。
A 外毒素B. 内毒素C. 抗生素D. 抗毒素三、填空题(1*50=50分)1、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微生物分为(1)需氧菌;(2)厌氧菌;(3)兼性厌氧菌;(4)耐氧性厌氧菌;(5)微好氧菌。
2、产气杆菌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然后通过缩合和脱羧两步反应生成3-羟基丁酮,在(6)碱性条件下,容易氧化成(7)二乙酰,与精氨酸的胍基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3、在典型的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多变是在(8)衰亡期,细胞浓度最高是在(9)稳定期,细胞RNA 含量最高是在(10)延滞期,代时最短是在(11)指数期。
4、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时进行(12)有氧呼吸产能,无氧时以(13)无氧呼吸或(14)发酵方式产能,细胞内含有(15)超氧化物岐化酶和(16)过氧化氢酶。
5、硝酸盐还原菌属于(17)化能异养营养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以(18)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就其与氧的关系属于(19)兼性厌氧微生物。
6、硝化细菌属于(20)化能自养营养型细菌,其碳源是(21)CO2,其中亚硝酸细菌能够将(22)NH4+氧化为(23)NO2-,硝酸细菌则能够将(24)NO2-氧化为(25)NO3-,从而获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