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文混排》说课稿

《图文混排》说课稿

《图文混排》说课稿汇总篇一:《图文混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图文混排》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很重要的一款文字处理软件WORD,通过学习本章可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利用WORD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制作比较综合的文档。

第五节图文混排是WORD文档编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本节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和编辑图片的方法,能够制作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板报,从而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和掌握WORD2003,提高学生文档编辑处理能力。

本节分两个课时学习,本堂课是第一课时,在前面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文字编辑排版的基本知识以及艺术字的使用,并且在学生机中已经保存了学生自己输入的“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份文字稿,同时,在课前我已经将世博会的相关图片也发送到了学生机上。

(选择世博会为图文混排的主题,一是世博会为当今热点,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是世博会主题积极向上,富有朝气,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单纯的从知识点来看内容比较平淡,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今后的教学。

为此我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准确、无误的传授知识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2)掌握编辑图片的方法。

2、能力目标:(1)通过课堂实例讲解,学生观看、模仿教学演示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自由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3)通过作品展示,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自由练习,引导学生关注美、发现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通过学生自由练习中作品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通过协作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插入图片和编辑图片的方法”上,之所以说是重点,............是因为只有掌握了插入和编辑图片的方法后,才能对图片进行更进一步的编辑和排版,它是最终实现图文混排效果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运用“演示教学”和“自由练习”的教学模式来突出重点。

本节难点是“如何编辑图片使其在文档中的效果达到美..................观?”因为要想使文档中的图片和文字达到协调美观,仅仅.掌握了编辑图片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还不够,还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所以说要达到图文并茂是很不容易的。

我要求学生发扬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精神,在“学生练习”中突破这一难点。

四、教法、学法设计1、教法设计针对本节课教学特点我采用了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1)演示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利用远智教学控制系统,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培养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教学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2)任务驱动法:本节课结合教材设臵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教学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励教学法: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探究教学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寻求答案,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个人品质。

(5)启发式教学法:针对某一特殊教学内容,先进行简单提问或不作讲解,只给学生一个任务,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2、学法设计(1)观察法:学生在教师教学演示过程中,仔细观察记忆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主动探寻法: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实际操作中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

(3)合作学习法: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协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体精神。

五、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教学,生动活泼,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远智教学控制系统,这个教学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学生主机,支持多种教学策略;可以用广播功能把某台计算机屏幕广播给大家;可以把整个班级的全部学生端电脑屏幕画面同时显示在教师端,让教师方便一览全局;也可以让学生协同操作,边看教师演示边操作;具有分组功能,可以让学生协作完成一个学习任务。

六、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操作”为主,由于本课内容讲授对象是职业高中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很强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学习的再创造,因此,这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同时,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都经历过挫折,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鼓励、表扬为主,让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爱上学习。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这样几个环节: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约3分钟,通过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上,同时温习上节课知识,引入本堂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首先利用远智教学控制系统对学生机进行控制,(使........学生暂时不能对自己计算机进行操作,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电脑屏幕上),通过课件在屏幕上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两份板报(纯文字版(含艺术字)和图文混排版的《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提问:同学们比较说说更喜欢哪一份?喜欢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会比较两幅板报的不同:尽管纯文字版的板报中有艺术字作为点缀,但仍然没有图文混排的板报更有视觉冲击力。

因为问题很简单,我将挑选操作能力较差或者胆子较小..........的同学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让有可能会脱离课堂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使他们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我引导学生说出图片在文档中的作用,明确图片在文档编辑中的重要性。

从而导入本节课的课题:《图文混排》,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法、激励教学法)通过两份板报的比较,一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使学生通过感观的参与,共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以提高教学效果。

篇二:WORD图文混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word图文混排》,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突出学科特色,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设定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操作的教学环境为多媒体计算机机房,这样有利于学生模仿教师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同时加大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信息量,保证课堂教学有较高的效率。

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范新教材,共七章,以Win XP为操作系统平台,以Office 2003为办公软件安排内容,从实用性和操作性出发。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原理、多媒体应用技术和网络知识等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熟练掌握系统软件win XP和常用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是:(1)知识方面:掌握图片的插入和编辑方法,以及自选图形的绘制方法。

(2)能力方面:能够熟练运用图片设计版面,表达主题;并对图文混排的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3)情感方面:1、激发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和积极操作的态度2、培养审美情操,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插入图片的方法,文字的环绕方式的理解和操作教学难点:使文档中的图片等对象和文字达到协调美观。

因为仅仅掌握了插入图片的各种方法还不够,并不是图片插入得越多越绚丽就好,还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所以要达到图文并茂,主题突出,协调美观是很不容易的。

我要求学生发扬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精神,同时通过示范、讲解并付诸实际操作,在“作品展示”中突破这一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先说教法知识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根据学生心理,尽管他们是高三的学生,但对知识的吸收绝大部分还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兴趣和爱好仍然是他们学习最好的动力。

现代的学生在性格上表现得好奇、大胆、追求自己的个性,比较喜欢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主观意识较强,因此本课采用“作品欣赏——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总结”的六步教学模式。

再说学法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本节课采用“看、想、做、说、改”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辨析、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五、板书设计借用PPT课件进行本课内容板书,强化图文混排的重点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文字图表的布局给学生以知识和美感。

(当然老师还要提前准备好文字素材和图片素材)六、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练”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切入正题,在新课导入阶段,我选用了最简单、最直观的一种方式,即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典声中欣赏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

然后提几个问题导入新课,比如你喜这些作品吗?你会做这样的作品吗?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出比这些还要好的作品?告诉学生学习完本节课后每个同学都可以动手做这样的作品,甚至还可以自己设计、创新做出比这些还要优秀的作品。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新课的讲授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新课讲授:(14分钟)让学生观察一个简单的样例,看学生能不能自己做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如果说自己能做的,那就让他尝试做,当然也会有学生碰壁的,这时由一个会操作的学生来演示并阐述过程。

要是学生不会做,需要帮助,从而引出学习图片的插入方法。

教师先示范一篇,动作稍慢,给学生留心观察的时间。

让学生回忆刚才的步骤,自己操作,教师巡视。

当学生做完后,让学生与样张做比较,作品远远没有样张哪样美观,从而引出对图片进行编辑方法的教授。

于是教师示范操作方法,操作完后让学生复述操作过程,因为高三学生面临中职高考,光会做不会写操作步骤是不行的。

再让学生看课件上列出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三)、布置任务、学生练习(15分钟)我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学生任选其一)1.第一层次:学生对照书本上的151页所给的样例进行排版(提示:学生可以到素材库里去找文字素材及图片素材,要做好这个样张还必须用到以前学过的相关排版知识:艺术字、文本框、首字下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