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政治]浅谈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doc

[初中政治]浅谈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doc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
产品的能力,它与
一般能力中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
实践能力相结合。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
力。

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
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选择有关问题。

但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流
行的观念与见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活动,人们通常获取的问题往往只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
视常规性问题,忽视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

能否发现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敏锐的洞
察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来发现问题。

比如,在讲高
一经济常识三产业中的我国农业这一问题时,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村参观,培养学生观察力,从而来发现
问题。

具体的做法是:(1)做好参观前知识准备,
教师在课上讲清“农业问题”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我国
农业现状、农村问题和党的农村政策以及如何发展农业的途径。

(2)明确提出此次参观的目标。

要求学生注
意观察该村的农业投入、抗灾能力、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状况、农业收成、农业政策、村办企业、劳动者文化
素质等。

方法是听介绍,参观、座谈、个别访问等,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指明观察的重点。

(3
)实地观察中
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

(4)指导学生总结观察结果。

通过参观,
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师要求学生
用写观察报告的形式总结,通过学生之间的对比发现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热爱社会主义新农
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积极思考。

(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
分析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

政治课教
学内容中直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总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

首先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事实,通过分析、归纳
,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理。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学生从单一侧面绝对看
问题的思维倾向。

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简单的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
调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意
见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变化,有的从报刊的数据事实,反复论证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
学生对改革开放20年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三)实践能力培养。

所谓实践能力就是指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问题的解决或对自身实践活
动的指导的能力。

政治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调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等。

这里的培养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
题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想支配行动。

实践上的创新,先要思想上的创新。

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尤其要重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如突破定势思考法、发散求异思考法、放胆
猜测思考法、标新立异思考法、追奇创新思考法等的训练,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思考方法的威力,才能使学生的
思维活动做到奇思妙计,有如泉涌,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
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努
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