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
摘要:棉花病虫综合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保益灭害、增益控害的原则,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优势,最大限度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明确植保方针,充分认识害虫与棉花、天敌及环境的辩证关系。

使我们的综合防治技术安全、有效、经济、简易。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防治
1、农业综合防治措施
1.1越冬渡春期防治:
1.1.1秋耕冬灌压低虫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安排冬灌面积,其中当年红蜘蛛较重的条田一定要冬灌,秋耕面积应不少于60%。

并要确保秋耕质量,有条件的将棉杆拉出田外。

无条件的应做到棉杆打碎后翻地,做到地面不露棉茎,使其在地下腐熟沤烂。

可杀伤大量棉铃虫的蛹、棉叶螨越冬个体及棉盲蝽的卵。

1.1.2轮作倒茬改良虫害的生物群落,恶化它的环境条件。

以改变单一的棉田生态环境,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

1.1.3改进作物布局,棉花与玉米、小麦等邻作可以减少棉铃虫的卵量,也可以更好地利用邻作因天敌的转移防治棉田害虫,棉田严禁种大豆和瓜类,减少红蜘蛛及蚜虫寄主。

种植生态苜蓿,可切断害虫的食物链,将害虫消灭在迁移之前。

1.1.4做好室内花卉和温室、大棚黄瓜蔬菜上越冬棉蚜的防治工作,在3•月份每个花盆中投放呋喃丹1~3克,大棚入温室中应进行防治,防止越冬棉蚜迁入田间。

1.1.5铲埂除蛹,三月下旬在田边地角进行铲埂除蛹,铲去2~3cm表土,发现害虫作蛹虫道,深挖可将越冬棉铃虫蛹、地老虎蛹铲除消灭。

1.2播种期的防治
1.2.1做好种子处理,脱绒前先进行晒种,一则防止染菌,二则促进种子的后熟作用,提高发芽率。

然后进行硫酸脱绒,光籽要求95%以上,洗种时要捞去浮籽,无酸味,捞出晒干通风后再进行药剂处理。

根据防虫或防病,选择使用苗康系列种衣剂和卫福种衣剂拌种,光籽种子与种衣药剂浓度按50公斤:1公斤的
比例,用洒壶或喷雾器边洒边搅拌(有条件的还可以再加0.1公斤磷酸二氢钾),防止流失,防止中毒,充分搅拌均匀后收干,立即收集装袋待播。

(注意,一定要干,这是减少播种后烂种的关键)。

可对棉蚜和棉叶螨有效控制期中达30天以上,也可预防棉蓟马、棉盲蝽等刺吸类害虫。

同时对棉苗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有效减轻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

1.2.2选择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带足种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培育抗逆性强的壮苗。

1.2.3化学除草,杂草是苗期红蜘蛛、棉蓟马、地老虎、蚜虫等害虫的寄主,在播种前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150ml,兑水30公斤,均匀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并立即耕地覆土以防光解,氟乐灵土壤处理最好在下午或傍晚进行;或每亩用施田补乳油130(沙土)~170(粘土)ml,进行均匀细致土壤喷雾处理。

1.3棉花苗期的防治
1.3.1种植诱集或趋避植物,利用害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在棉田四周种植不同成熟期的玉米,使玉米抽雄与棉花现蕾相一致。

并于1代棉铃虫成虫期在玉米心叶中捕捉成虫,2、3代成虫期诱虫诱卵,便于及时捕蛾灭卵集中消灭。

也可在棉田边播种苜蓿带和甘蓝型油菜,以此繁殖菜蚜的同时诱集瓢虫等天敌,以利控制棉蚜的为害。

1.3.2早中耕,早定苗,棉苗显行后应及早中耕,增加地温减少虫病及烂根病发生,全苗后要早定苗,留壮去弱,拨除无头棉,病株,有虫株,带到田外埋掉销毁。

1.3.3消灭早春越冬代红蜘蛛(即打封锁带),四月下旬及五月初认真调查田边、渠道上杂草特别是小蓟、刺儿菜、苦莴苣的叶背面,发现有红蜘蛛的要坚决打封锁带,特别是上年红蜘蛛较重的条田更要注意调查,把它消灭在田外杂草上,防止迁入棉田,可使用高效广谱化学农药1000~1500倍液喷雾。

1.3.4摆设杀虫灯和杨枝把对各代幼虫的防治:根据预测预报在棉铃虫羽化盛期摆设,可降低卵的孵化率达20%左右。

依据测报适时防治,严防一代,很压虫口基数。

1.3.5改进防治技术,保护利用天敌:在苗期要认真加强调查,发现中心蚜株和红蜘蛛要随即插上标记,采取抹、摘、拨、涂、喷的方法,把红蜘蛛控制在点
片发生时期。

涂茎剂的配制方法:1份有机磷加3~5份水,用毛笔蘸药液涂在有螨棉株。

其中,苗期涂于青红绿交界处一侧3~5cm,成株涂于第一条枝以下即可。

防治时生育前期应以低毒性杀螨剂为主,如三氯杀螨醇、尼索朗1000~2000倍液喷雾,应注意生育前期严禁大面积喷雾,减少对天敌的杀伤。

1.4棉花蕾铃期的防治
1.4.1双斑荧叶甲的防治,6月下旬至7月上旬根据田间调查,当百株30头以上时采取大面积防治,药剂主要有锐劲特和赛丹等农药消灭迁入的害虫。

1.4.2严格控制防治指标,适时防治二代棉铃虫卵和幼虫;七月上中旬为二代棉铃虫羽化盛期,这时期应开展摆杨枝把诱杀成蛾,具体作法:用杨树带叶枝条截成50㎝,10-15根扎成一把,然后泼水堆闷24小时,傍晚插到棉田边,50m 一把,•第二天日出前收蛾记载雌雄蛾量后杀死。

同时在棉铃虫产卵前期(6月底至7月上旬)棉田叶面喷施过磷酸钙浸制液或磷酸二氢钾,利用其驱避作用减少棉铃虫在棉田的产卵。

在此期间结合整枝打顶将枝叶带到田外销毁,也可消灭一部分卵。

此时棉田百株卵量20粒或3龄以下幼虫10头以上可进行防治,药剂可用生物农药喷雾;如果有红蜘蛛同时为害,可坐标记围点打片,使用三氯杀螨醇或尼索朗等专性杀螨剂喷雾防治。

1.4.3对红蜘蛛继续抓好“查、插、抹、拨、喷”的防治方法,所谓喷是有目标的挑治,切实做到有一株防一圈,有一点防一片,把红蜘蛛控制在点片状况,六月底前严格控制大面积防治,对红蜘蛛发生较严重的地块,可采用在机动式喷雾器中按比例加入专性杀螨剂(三氯杀螨醇等)进行点片防治,同时滴灌进水增加田间湿度,又能对中后期的红蜘蛛和棉蚜的发生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1.4.4严密注视盲蝽象及棉蚜的发生和发展,盲蝽有喜湿的习性,随着头水的进地,田间蚜虫逐渐增多,因此进水前应对地边、杂草上的虫源地调查,若数量大,可进行地边封锁,与棉田相邻的苜蓿地收割时,中间留下5~10米的诱集带使其向诱集带上转移时,集中防治。

1.4.5在七月上中旬要加强调查,若发现有零星棉蚜发生,就要集中力量将其消灭在“中心株”阶段,方法可采用吡虫啉和啶虫脒类药剂加入背负式喷雾器中,使喷头上下打透棉株且棉叶上的药液不流,能达到控制棉蚜的作用。

对于后期棉田大面积发生的棉蚜,当益害比超过1:400时,可用以上药剂加入机动泵
喷雾防治。

杜绝使用剧毒高效农药大面积大范围灭蚜虫,既伤天敌又污染环境,坚持依靠施用生物药剂把蚜虫控制在一定范围,然后等天敌快速繁殖来消灭害虫。

1.4.6滴灌放水时加强花铃肥及花铃期叶面施肥,对于防止棉花生理早衰、健壮植株、增强后期棉株对红蜘蛛的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病害调查,早发现及时喷施990A、活力素、南宁霉素等植物抗病剂,应结合中后期田管工作搞好此项农业防治措施。

1.4.7 8月份加强三代棉铃虫的调查和防治工作,坚决做到不留死角。

2、增益控害措施
通过自然天敌的增强、保护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天敌对棉花害虫的控制作用。

种植引诱植物,达到增益控害的目的。

采取隐蔽施药,点片施药的措施,达到除害保益的目的。

采取“以害养益,引益入田”的措施,达到以益控害的目的。

如棉田棉铃虫以除害保益为中心,选择生物药剂和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如:NPv病毒),彻底把赛丹、硫丹、硕丹、3911、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效高毒伤天敌的药剂逐渐淘汰出市场。

3、非药物防治
采取多种诱杀措施,减少棉田棉铃虫成虫数量,从而减少棉田内的为害,可选择杨枝把诱蛾;玉米叶草把;苦豆子草把等
灯诱:从诱雌蛾比例看,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
4、药物防治
在进行药剂防治时要严格把握科学合理用药,充分利用农药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尽是避免和减少对棉田天敌的杀伤。

例如:速灭杀丁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每周1次,连续4次,最后一次防治后3天调查:
且种群增长早5-15天,比不施药田多受害15天。

因此,若不加选择地大量使
用高效广谱农药,势必杀伤天敌,若失去天敌这一重要自然控制因子,一旦抗性害虫产生,势必爆发成灾。

注意交替混合用药,长期使用单一品种农药,可使棉铃虫的抗药性增强,影响防治效果。

近几年经过南、北疆多点药效试验筛选出来的精品药剂,以下仅供参考。

4.1棉铃虫可选择的防治药剂:
科云NPV(河南济源600亿PIB/g)2克/亩、杜邦安打(美国杜邦)20克/亩、美除(先正达)40克/亩、斗夜2.2%甲维盐·氟铃脲20毫升/亩、BT(武汉科诺) 100克/亩、威克达(甲基阿维菌素)30克/亩等。

4.2棉蚜可选择的防治药剂:
吡虫啉类的10%蚜虱净wp或10%大功臣 10-15g/亩等
啶虫脒类的莫比朗wp或天邦wp 3-4 g/亩等
1.8%阿维菌素乳油 10毫升/亩
4.3棉叶螨可选择的防治药剂:以专性杀螨剂宜
20%三磷锡乳油 30 ml/亩、1%威克达乳油 30 ml/亩、22.5%好克螨乳油50ml/亩、12.5%安螨克乳油 55 ml/亩、奥美特 45 ml/亩、1.8%阿维菌素乳油 12 ml/亩、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等。

5、其它防治措施
严格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引种,种子带菌是造成病区扩展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室内检测病株种子带菌率一般在4%左右,最高达23.1%。

改进植保防治器械,在棉花封垄后,采用机车动力泵防治害虫,逐渐替代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