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一五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建国初的经济建设并不了解,对于经济问题学生既不太关注也不易理解,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最好能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同时尽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材分析本课包含两个子目,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组织编制“一五”计划,起止时间是1953 年至1957 年。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交通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问题,主题是工业化的起步。
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四、教学准备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名师教案;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
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自学检测、互动训练、提升检测试卷。
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入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行预览。
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目录。
五、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内容;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的基本史实;目标2:分析归纳“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原因。
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出“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重点、难点)目标3:小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重点、难点)六、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展示2019年抗日战争胜利70年大阅兵时相关图片。
这是2019年抗日战争胜利70年大阅兵时的盛况,这些坦克、导弹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制造什么呢?我国又是怎么改变落后状态的呢?。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内容;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导学任务单,任务一,《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正文及材料研读,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归纳“一五计划”实施的原因、目的。
2.阅读材料,探讨归纳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3.阅读教材,说出一五计划的指标是否完成了?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出“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并说说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PPT出示问题:1. 阅读教材正文及材料研读,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归纳“一五计划”实施的原因、目的。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探究问题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提问:从基本任务中可以看出发展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什么?生:发展重工业。
PPT出示问题:2.阅读材料,探讨归纳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材料一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明确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材料二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材料三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1954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有效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出答案。
原因:(1)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2)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要变革千百年来的手工农具,也离不开重工业。
(3)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而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4)学习苏联。
PPT出示问题:3.阅读教材,说出一五计划的指标是否完成了?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出“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并说说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生1: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生2: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
教师展示川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我国第一辆汽车、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设计意图:向学生展示“一五计划”成就图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生3: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知识拓展五年计划(从2019年起改名为五年规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编制出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三个五年规划。
出示任务:任务三【合作探究】1.观看视频及阅读教材,探讨为什么说《共和国宪法》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结合教材材料研读,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
这主要表现为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PPT出示问题:1. 观看视频及阅读教材,探讨为什么说《共和国宪法》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教师播放视频:影音资料: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讲解。
(1)从制定过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颁布之前,广泛征求了人民群众的意见,由全国人民讨论修改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2)从内容看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突出了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肯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师:宪法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来决定。
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当时,蒋家王朝虽然被推翻,但全国大陆还没有完全解放,国内外的敌人还很猖狂,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处于一种过渡状态,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所制定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稳定,需要加强人民的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一届人大上,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
保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PPT出示问题:2.结合教材材料研读,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教师讲解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4)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能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经济上,“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使我国基本构成了现有的政治体制。
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4)知识结构任务四:【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5)互动训练➢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七、课后作业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检测—《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八、拓展提升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