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现代建筑消防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早期发现和确认火灾,同时向建筑内的人员警示火灾的发生,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减少或避免火灾损失,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这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正常工作时应发挥的主要功能。
但是,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到建筑物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联动系统的正常工作,会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甚至带来损失。
笔者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出发,结合日常监督检查经验重点归纳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器件(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警报装置(声光报警器)、控制装置(包括各种控制模块)及电源等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规模的大小和重点防火部位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区域火灾报警系统、集中火灾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火灾报警系统。
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火灾探测器通过对火灾发出的物理、化学现象—气(燃烧气体)、烟(烟雾粒子)、热(温升)、光(火焰)的探测,将探测到的火情信号转化为火警信号,现场人员发现火情后应立即按动手动报警按钮或消火栓按钮,发出火警信号。
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到火警信号后,经处理,一方面发出预警、火警声光报警信号,同时显示并记录火警地址和时间,告诉消防控制室(中心)的值班人员;另一方面将火警信号传送至各楼层(防火分区)所设置的火灾显示盘显示火警发生的地址,通知楼层(防火分区)值班人员立即察看火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消防控制中心(室)还可以通过报警控制器的通讯接口,将火警信号在CRT计算机显示器上更直观地显示火警位置。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工作任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简称,是为了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联运各种消防设施、及时引导人员疏散并接收设备的反馈信号而设置在建筑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建筑消防安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发生火灾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时探测火灾,发出火灾报警,并起动火灾警报装置,起动自动防排烟设施、应急照明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等疏散设施,引导火灾现场人员及时疏散,控制相应防火设施等,实施灭火,防止火灾扩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目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工程都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也有相当数量的工程因系统中存在大量误报信息而停机,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他自动消防设施形同虚设。
2.1 系统误报及故障显示频繁。
系统启动后,主操作界面存在大量的故障、误报、隔离信息。
这是个既严重又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们监督走访的许多单位中,消控中心报警主机上经常显示为报警状态,有的甚至是多点报警。
值班人员也习以为常。
问其原因,答案很简单”那些不是真的报警,是误报,我们清楚”。
更有甚者,值班人员嫌烦将经常发生误报的探测器或是手报按钮干脆设置为隔离状态,使火灾探测或报警区域出现盲点。
再者就是故障显示多,多处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已经损坏,无法进行火灾探测。
2.2 联动系统功能缺失,主机不能有效甄别火警并发出动作指令。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往往要与多种设备进行联动,才能发挥建筑消防设施发现火情并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有效救助的功能。
当有火警时,一切相应的设施都应起到作用,不能误动或拒动。
而现实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卷帘、机械防排烟等自动消防设施不能实现联动,许多联动设施的操作电源根本没有投入使用或处于手动状态,有的机械机构长时间不运行出现锈蚀卡死,无法保证自动联动。
2.3 火灾探测器灵敏度不高。
火灾报警探测器在使用说明中明确要求要定期进行清洗,但现在有的建筑报警系统已运行十几年了,对探测器仍不更换、不维修、不清洗,探测器的灵敏度大大降低,无法满足火灾探测需要,这就可能贻误报警时机,导致小火酿成大灾。
三、引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问题的原因。
根据对实际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现状的调查分析,引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安装、调试及日常维护、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系统留下严重问题。
3.1设计中存在遗漏和缺陷。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方便使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而提高设计质量是保证建筑防火系统安全的首要环节。
一些从事消防设计专项设施单位未取得国家《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征书》,设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使得许多场所无法选用更为切合实际的产品。
比如,有的场所该选用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却采用了离子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系统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不能满足自动报警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容量小于报警区域内的探测点位总数,集中报警控制器的容量小于保护范围内探测点位总数等。
3.2 施工单位施工质量要求不高或为了节约工程成本而偷工减料。
3.2.1线路质量问题。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采用交流220/380V的供电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500V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在选择导线时不按标准选线,而是用一些价格低廉的导线代替,这样有的导线绝缘塑料中含有杂质,造成线间电容过量,使整个系统运行不稳定。
另外导线截面过小、线路回路电阻过大,也会造成联动设备无法正常启动。
在施工过程中线路过长需要接头是很无法避免的事情,规范中明确规定,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省事而直接对接,这样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氧化,使接触电阻加大,联动设备无法正常启动。
3.2.2“干扰”对线路设备的影响。
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单独布线,系统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布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如果线路敷设时与其他强电同用一个管槽,或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走同一槽孔,就会出现“干扰”,致使系统不稳定甚至不能正常运行,而且整改难度也很大。
3.2.3 验收前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短的问题。
工作中接触的一些建筑,一般都在验收前一至两天才注水,这样整个消防系统在验收交付使用前的运行考核时间短,施工安装方面存在的隐患没有充分时间暴露便交付使用,因此有的系统投入运行不久便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出现不能正常运行的状况。
3.3系统管理维护不到位。
由于消防系统是一种以防万一的防护措施,应用率不是很高,致使企业责任人、管理人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系统出现了问题不是积极修复而是不理不采;或对消防认知不够不能把消防工作抓实抓细,导致系统在运行维护维修方面存在漏洞问题。
3.3.1不做设备运行记录或记录不全,致使在维修时查找原因困难。
3.3.2出现少数探测器误报和其他小问题时,不值得找或怕麻烦而不找专业维修厂家或供货厂家来维修,待问题成堆时,系统也就达到不能正常运行的地步,这时想解决而维修厂家又不能马上赶到,致使系统较长时间处于“带病”状态。
有的单位因为感到系统不可靠或因维修费用高而干脆关机了事,这也是造成系统“瘫痪”的一个原因。
3.3.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的运行多年,探测器从没清洗过,积垢严重,可靠性大大降低。
故而经常出现误报现象,这给用户造成很大错觉,认为系统不可靠,是多余的,甚至觉得还不如人工进行防火检查更来得简便。
3.4 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再高级的系统,再完备的设施也是需要人来操作和维护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更不例外。
其中涉及到人的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3.4.1、消防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现在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的不断增多,消防工程施工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其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
消防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施工人员也需经过专门培训取得有效资质才能施工,检查中发现目前施工队伍中仍有未经培训就上岗施工的现象,而且不懂规范,更谈不上按规施工,致使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另外在施工中还有为了节省工时,减化施工程序的故意行为,使工程达不到标准。
3.4.2、消防控制室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不高。
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的使命是神圣而艰巨的,他保护着我们的人身生命和财产安全工作,使命需要他尽职尽责。
但在检查中发现消防系统的不能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是和他们的责任意识不高,不会操作有很大关系。
有的人员不懂操作、不会操作,甚至玩忽职守。
3.4.3、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监督检查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到一个单位或企业进行检查时,首先都要对消防控制室进行检查,会遇到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这就需要我们至少懂得一些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的基本原理知识,同时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研读各个不同厂家不同机型的说明书,把握好细节,了解并掌握各系统和火灾控制器的联动关系,能够读取并分析数据。
比如检查中我们将控制器打到联动状态,做完末端放水试验,在控制器上应该有哪些信号进行显示等等。
而不能走马观花,使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解决措施4.1、把好设计源头关。
消防设施设计是建筑消防设施构成的第一步,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源头,提高自动消防设施工程设计质量是保证建筑防火系统安全的首要环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应进行充分的论证,自动消防设施设计单位应建立防火设计内部审核组织及考核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定期业务培训及考核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谁设计,谁负责”的方针,确定设计人员对所设计工程的终身负责制,以督促设计与自查自审不流于形式,切实保障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得以可靠落实。
消防监督机构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设计单位应依法予以处罚,以更好地把好设计源头关。
4.2、严抓工程施工管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的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消防专业资质队伍承接,这一点已很明确。
但实际操作中,施工队伍转手分包等做法普遍存在,监督部门很难控制与管理,要做好这一点,笔者认为可通过实行施工单位水、电施工员及施工管理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制,这样就确保了自动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
另外,针对消防工程施工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过程复杂的特点,技术性的咨询指导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特别要规范监督队伍的监督行为,依法监督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对违反《消防法》的建设、施工单位应予以处罚,减少和杜绝违法行为,以确保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