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处理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处理


患者因素 性格自私,偏执,报复 心强
环境因素 人多杂乱,灯光声音影响
症状所致
• 精神症状影响 • 精神病人,特别是重性精神病人由于受症 状的支配,其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常处于幻 觉、妄想之中,加之服用抗精神药物,有 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镇静作用,导致某些 行为不能自控.不计后果或因患者感觉迟钝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 •
空间的考虑
• • Lanznar曾提出有暴力倾向的病人,须要比平常大四倍的空间, 若有人侵犯其领域,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因此给予病人足 够的空间并保持适当距离,约两大步,以减轻其身体可能受到 的威胁感。 • 必要时可保持六英呎的距离,同时站立时与个案维持一个友善 的角度,例如45度的角度,但必须注意的是,两人的距离必须 是能够维持正常声调说话,否则因距离远而造成声调的上升, 可能反而激起病人的情绪。当病人坐着的时候,治疗者最好也 坐着,应维持眼睛在同一水平线,可以减低威胁感。陪病人行 走时,必须注意到不要走在病人的后面,因为在他视线范围以 外的地方,所传来的声音,对他来说,可能是具威胁性的。



Ⅱ级:被动的言语攻击行为,表现为激惹性增高,如无对象的抱怨、发牢骚、说怪话。交谈 时态度不好、抵触、有敌意或不信任;或精神分裂症有命令性幻听者。 处理:防冲动、密切观察、安置在重症监护室。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性药物降低激惹性;对 症治疗。 Ⅲ级:主动的言语攻击行为,如有对象的辱骂,或被动的躯体攻击行为如毁物,或在交往时 出现社交粗暴(交谈时突然离去、躲避、推挡他人善意的躯体接触);既往曾有过主动的躯 体攻击行为。 处理:防冲动,安置在重症监护室。遵医嘱实施保护性约束,必要时陪护,使用抗精神病性 药物降低激惹性。
Page
26
• 产生暴力行为时要冷静和患者沟通,安抚 患者 • 患者攻击工作人员时要及时脱身,脱身时 不要伤害患者 • 患者之间互相攻击时,寻求帮助,制止伤 害行为。
护理措施


合理安置病房 观察病情 减少诱因 教会患者自控能力 控制精神症状 注意沟通交流方式 加强培训
28
(二)自杀行为患者的防范和处 理
Page
12
精神病人暴力防范措施(新入院患者)
• 3、目光、眼神: 有被害妄想的病人,目光多为疑惑,到 处观察,表现紧张;强迫住院的患者,目 光凶恶、坚定,怒视对方;“躁狂”患者 多表现目光灵力,富有感染力;意识障碍 病人或酒精依赖(醉酒)患者,目光呆滞 ,无神,朦胧。
Page
13
暴力攻击风险评估表
21
精神病人暴力防范措施(新入院患者)

意识障碍病人或酒精依赖(醉酒) 患者,如发现有明显的冲动、伤人行 为,应该立即制止。同时,应该取得 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注意:严格操作规定,约束后及 时检查患者躯体情况并记录。
Page
22
精神病人暴力防范措施(方法)
1、寻求帮助:当病人有暴力行为出现时,立 即呼叫寻求帮助、以求能尽快控制场面 2、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人、转移被攻击的 对象、用简单、清楚直接的语言提醒病人 暴力行为的结果 3、解除武装:移开危险物品、口气冷静、取 得信任、2人配合 4、隔离病人:转移到安静病房、减少外界干 扰 Page 5、身体保护:保护性约束、病人反抗时注意
对暴力行为病人控制
当早期的干预不能成功阻止患者的冲动行为时,就需要采取 进一步的措施来处理已经发生的冲动行为。若患者的行为正在 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威胁时,要对患者采取一些身体上的限制性 措施如隔离或约束等。 (1)控制场面。当患者发生冲动行为时,要呼叫其他人员协 助,以尽快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维持 周围环境的安全与安静,用简单、清楚、直接的语言提醒患者 暴力行为的后果。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用坚定、平和的声 音和预期与患者交流,不要把任何焦虑、急躁的情绪传递给患 者,使患者害怕失去控制而造成严重后果。 (2)解除危险物品。如果语言制止无效,可采用一组人员转 移患者注意力,另一组人员乘其不备快速夺下危险物品。
• • 姓名: 住院号: 诊断: 病区: Ⅰ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若为男性则有两项(1)男性;(2)精神分裂症,伴有幻听或被 害妄想;(3)躁狂;(4)酒药依赖的脱瘾期;(5)意识障碍伴行为紊乱;(6)痴呆伴行 为紊乱;(7)既往人格不良者(有冲动、边缘型人格障碍)。 处理:防冲动,密切观察。遵医嘱,对症治疗。
• (3)隔离与约束。当其他措施不能控制患者的冲动暴力行 为时,可以遵医嘱予以隔离与约束措施。对被约束的患者, 要加强监护,清除患者身上的危险物品,并防止其他患者攻 击被约束者。经治疗后患者安静下来表示合作,即可解除约 束。 • (4)重点进行交接班。
精神病人暴力防范措施(新入院患者)

“躁狂”患者要多以劝解为主,多以话 语引导患者的行为,让患者的行为在可控 范围内。 如果患者过于兴奋,并没有可能以话语 控制其行为,并有明显的冲动行为时,在 取得家属理解和医生下达医嘱的情况下给 予约束处理。 注意:严格操作规定,约束后及时检查 Page 患者躯体情况并记录。
严密监测患者的动态,及时作好护理记录与交接班记录 作好基础护理及病情观察,根据医嘱作好相应治疗 作好床旁交接,确保患者安全 作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适时解除约束
精神病人暴力防范措施(原则) • 处理病人暴力事件遵循的原则:
首先应作出快捷而又有效的处理,防 止事件的蔓延,以确保病人和工作人员的 安全。工作人员保持冷静、自控,与患者 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站在角落,避免正面 冲突,应以交谈及聆听作为初步接触,而 不是试图武力控制病人,相反给予患者少 许时间冷静下来,事情反而容易解决。
暴力行为案例
• 病人掐另一个病人脖子未遂。 • 病人拿马桶盖砸另一病人头部,造 成头部外伤。 • 天津安定医院一病人拿饭勺砸护士 后脑致死。 • 病人进治疗室用输液瓶砸伤护士。 • 门诊病人推倒教授致使昏迷。
• 有可能出现暴力行为的表现: 1、行为: 急躁,坐立不安。多见于被害妄想病人 和强迫住院的患者;兴奋、躁动,注意力 不能集中,劝说不能听从。多见于情感性 精神障碍(躁狂发作);行为茫无目的, 怪异,劝说制止时有冲动行为。多见于有 意识障碍病人或酒精依赖(醉酒)患者。
自杀的症状特点

• • • • • • • •
多数自杀者事先都在隐蔽情况下进行,但都会自觉或不自觉流 露出一些信息,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和评估。 (1)有企图自杀的历史、家庭的自杀行为历史。 (2)失眠、情绪低落、绝望、经常哭泣。 (3)易冲动、易激惹、情绪不稳定、变化快。 (4)存在与自杀有关的幻觉或存在被迫害、被折腾、被惩罚的 想法或言论。 (5)有对现实或想象中的自罪感,觉得自己不配生活在世界上。 (6)经常谈论与死亡、自杀有关的问题,并处理后事。 (7)在较长一段时间的抑郁后突然很开心或生活方式突然改变、 突然拒绝治疗等。 (8)收集、储藏与自杀有关的物品,如绳子、刀具、药品等适应,如对作息 时间、饭菜、其他患者的影响和工作人员 的态度等。对于这些患者要多给予解释和 劝导,及时处理患者出现冲动行为,在可 控的范围下,不要轻易约束患者。
Page
6
暴力的症状特点 • 精神分裂症 • 1、出现攻击、辱骂性行为,语调高、语 量 多或有语言暗示。 • 2、出现坐立不安、动作多、动作快。 • 3、出现激动、不满、气愤、高声喊叫、 表情怀疑,控制能力下降。 • 4。 • 6、病人幻觉、妄想等症状加重时。
四、意外事件的防范和处理
(一) (二) (三) (四)
Page 1
暴力行为
自杀行为 外走行为
其他
(一)暴力行为患者的防范和处理
• 1、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 • 2、暴力的症状特点 • 3、防范和处理
产生暴力行为原因
• 1、精神疾病与精神症状:精神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改 变、疾病、药物、脑外伤等,都可以使人产生暴力倾 向,从而出现暴力行为 • 2、心理因素:早期的心理发育或生活经历与冲动行为 密切相关,它会影响个体是否选择非暴力应对方式的 能力。例如成长期经历严重的情感剥夺,性格形成期 处于暴力环境中等容易采取冲动暴力的应对方式。 •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会影响精神疾病 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如对成员、同辈、媒体或周围 人们不良行为方式的模仿会增加冲动倾向。环境中的 不良因素如炎热、拥挤、嘈杂、冲突、缺乏交流也可 引发冲动行为。
2、对暴力行为病人的应急处理
安抚患者情绪
• 1. 持续沉着的与病人会谈,以控制情势。 • 2. 试着以病人可预期及轻松的方式移动。 • 3. 避免使用令病人误以为面质的方式来陈述,例如「你对那 件事太敏感了。」 • 4. 增加同理的陈述,例如「我可以了解,为什么那件事那么 困扰你。」以及「很抱歉,让你那么困扰。」 • 5. 利用身体活动的方式,提供病人宣泄能量之管道。 • 6. 减少环境的刺激。 • 7. 保持身体的距离,并以侧身不具威胁的姿势面对病人。 • 8. 提供病人空间的同时,也给予支持,但不要背对病人。 • 9. 帮助病人了解其它可选择的方式,传达病人能控制其行为 的讯息。 • 10. 传达给病人知道,环境是安全的讯息。
Ⅳ级:有主动的躯体攻击行为,如踢、打、咬或使用物品打击他人;攻击行为在一天内至少 出现两次以上或攻击行为造成了他人肉体上的伤害。 处理:防冲动,安置在重症监护室。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实施保护性约束,对症处理,必 要时陪护,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降低激惹性。


• •
1、对暴力行为的一般防范

(1)提供适宜环境。将患者安置在安静、宽敞、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管理好 各种危险物品,以免被冲动的患者拿作攻击的工具。 (2)减少诱发因素。适当满足患者的一些要求,如吸烟、打电话、吃零食等。 (3)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通过沟通性咨询及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 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是一项有效预防冲动行为的措施。 (4)提高交流技巧。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尊重病人,态度和蔼认真, 不要用刺激性言语或挑逗病人,避免激惹病人的情绪,鼓励病人以言语表 达感受及发泄敌意,在无法控制时立即寻求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