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工施工技术交底

木工施工技术交底

湘质监统编
施2015-32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株洲市轨道交通城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中心编号:
450X1100、500X800、250X700、300X600、450X800 (单位mm)
板厚度:负一层板厚250mm、160mm、120mm;
其它板厚250mm、180mm、120mm、、110mm;
剪力墙厚度:500、450、400、350、300、250(单位mm)
三、模板搭设方法、工艺要求
1、墙体模板施工
工艺流程:
放线(轴线、墙边线、墙体控制线)→验线→墙筋绑扎→设备管线、洞口预留预埋→自互检、交接检→隐检→模板运至工作面→合模→穿墙螺栓→拉杆、斜撑、加固→自互检、交接检→预检→交接检→浇筑砼时钢筋模板的复查维护→拆模→模板清理
主要施工方法:
1)为方便施工,确保模板支模制作及混凝土浇筑质量。

2)放线人员根据轴线弹出墙体的边线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与校正。

3)安装模板前,应用扁铲、干拖布等工具将模板板面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雨淋后要重刷。

4)墙体截面的控制,外墙采用专用螺栓。

5)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将墙内杂物清理干净。

为防止漏浆,在混凝土顶板浇筑时,须在墙体每侧根部重点找平压光,并延墙体边线粘贴4mm厚海绵条。

模板再压住海绵条。

并应注意海绵条严禁吃入墙内。

6)安装外墙和楼梯间墙模板前,在模板下口沿长度方向加海绵条,以防跑浆。

7)墙面支模时,要控制好墙面的垂直度。

墙面垂直度包括平面和立面两方面。

支模时,通过吊线垂来控制墙面的垂直度,水平方向上通过水平拉通线来控制。

对调整好的墙模用对拉螺杆和斜撑固定。

8)电梯井内支模架每层搭设(拆除)一次,螺栓设置原则同内剪立墙。

在电梯井侧壁上预留洞作为内支模架的支撑点,将钢管插入时应同时用木楔挤牢,以防平行产生移动。

电梯井内模板采用小角模体系,由四块定型阴角模和四块定型大模板组成,如下图所示。

模板在装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以免撬坏边、角而影响周转。

3)与楼梯踏步相连的墙体模板,应在踏步槽口上方增设一道斜楞木,并用穿墙对拉螺栓固定。

4、楼梯模板施工
模板放样→放线→验线→安装楼梯底模→自检→预检→交接检→绑扎钢筋→安装楼梯侧模及踏步侧板→自检→预检→交接检→砼浇筑时复查维护→拆模→模板清理。

主要施工方法:
1)、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

2)、先安装平台模板,再安装楼梯底模板。

3)、楼梯模板边龙骨的安装同顶板模板。

4)、绑扎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及踏步板。

5)、安装后校正板面标高,检查支撑的牢固情况,并办理预检。

5、施工方法
(1)、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

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2)、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

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四、模板支架搭设要求
1、一般规定
(1)模板支撑采用轮式钢管脚手架,钢管的规格应为φ48×3.5mm,钢管壁厚应不小于3.5mm。

(2)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

(3)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调节螺母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4)悬挑板、悬挑梁、后浇带的模板支撑应独立进行支撑,悬挑结构部位严禁出现短木支撑的现象。

(5)模板支撑架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0.65m。

(6)每层模板安装前应画出模板支撑平面布置图,并按平面布置图进行布设。

(7)模板支撑应按要求设置扫地杆(纵横向)形成井字型,高度为楼面上来350mm处。

(8)模板安装、模板支撑的设置,拆模时间,拆模顺序和方法,应严格按模板设计方案及相关的规范规定要求进行,如有新规定应严格按新规定执行。

(9)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2、立柱及其它杆件
(1)盘扣式
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连接套管连接,严禁搭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
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 ,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400mm ,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少于150mm ,
1-可调托座;2-螺杆;3-调节螺母;
4-立杆;5-水平杆;
模板支架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得出的立杆排架尺寸选用定长的水平杆,并应根据支撑高度组合套插的立杆段、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

3、水平拉杆
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通过盘扣节点连接拉通;
4、剪刀撑
当搭设高度不超过8m 的模板支架时,支架架体四周外立面向内的第一跨每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架体整体底层以及顶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并应在架体内部区域每隔5跨由底至顶纵、横向均设置竖向斜杆或采用扣件钢管搭设的大剪刀撑。

当满堂模板支架的架体高度不超过4个步距时,可不设置顶层水平斜杆;当架体高度超过4个步距时,应设置顶层水平斜杆或扣件钢管水平剪刀撑,如下图: 立杆
水平杆
对接扣件500h /3
l a l a
h /3h
满堂架高度不大于8m 斜杆设置立面 满堂架高度不大于8m 剪刀撑设置立面图
1-立杆;2-水平杆;3-斜杆;4-扣件钢管剪刀撑;
5、周边拉结
1)、竖向结构(墙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
2)、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

3)、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米时,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米、竖向间距2~3米与建筑结构设计一个固结点。

六、模板拆除
(1)、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2)、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3)、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梁长>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
注:
①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系指施工单位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如施工操作工艺标准、工法等)的名称、编号;
②企业标准应有编制人、批准人、批准时间、执行时间、标准名称及编号;
③企业标准的质量水平不得低于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
④施工单位当前如无企业标准,可暂选用国家有关部委、省市及其他企业公开发布的标准,但选用标准的质量水平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
⑤交底内容摘要,只填写已交待执行标准中的章、节标题和补充内容概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