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一条、为了加强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事后监督的管理和操作,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防范经济案件的发生,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市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条、##市农村信用社事后监督工作实行集中联社统一办公,由联社统一领导和管理。
三条、事后监督工作应以揭露和防范各类案件,审查资金的来龙去脉为重点。
坚持对各项业务发生的连续性和全面性进行事后监督为原则。
四条、信用社综合业务操作系统联网机构,均按本办法进行监督。
第二章组织建设五条、事后监督人员的配备,由联社在全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内按以下条件选聘,将业务方面熟练,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有事业心,熟练计算机业务的优秀信用社员工充实到事后监督队伍:、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
、坚持原则,工作认真,廉洁自律,恪尽职守,敢于揭露一切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热爱信用社事后监督工作,勇于开拓,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掌握一定的业务监督技能,善于发现农村信用社前台综合业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在信用社从事主要业务岗位工作5年以上,业务熟练,能胜任事后监督工作。
、年龄在4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
六条、事后监督人员必须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忠于职守,保守秘密。
第三章信用社事后监督的任务七条、按照国家金融法规和信用社各项规章制度,监督信用社各种帐务的处理、资金收付及划转的真实、正确、合法性。
监督信用社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的记载与反映是否真实。
八条、履行监督职责,严把帐务、凭证质量关,杜绝、堵塞一切差错和漏洞,防范各类经济案件发生。
九条、事后监督人员应定期组织学习业务和计算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监督水平。
第四章事后监督操作人员的分工协作原则十条根据各信用社业务量的大小,把全辖15个信用社(部)会计资料分成六等份,实行“三定”管理办法,即:“定人、定社、定责任”;对所监督社的会计资料定期轮换监督,三个月轮换一次。
十一条事后监督操作人员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应及时处理工作中的疑点和难点,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应立即向领导汇报,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五章事后监督工作岗位职责十二条事后监督管理员岗位职责:、对事后监督柜员进行管理,对不须手工核销交易以及对允许批量核销的科目进行定义。
、每日及时将信息中心日结后产生的数据磁盘,拿至事后监督管理员系统,做入带、合并入帐、勾帐工作。
、打印勾帐差错登记簿。
、根据业务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
、负责事后监督数据库的完整备份。
、负责系统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事后监督初始日期、建立副本帐、定义柜员等。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做好科目变更或机构合并工作。
、管理员对所操作的数据和管理的业务,终身负责。
十三条事后监督操作员岗位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各项金融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按照事后监督操作流程,做好每笔业务的审核、勾对工作,做到连续监督。
、做好凭证、资料的接收、整理、审核、保管及移交登记和事后监督业务印章的使用、保管、登记、交接工作。
、做好预留印鉴与支付凭证上所盖印鉴的核对。
、发现较大疑问或需网点确认的问题,应及时通过电话或传真与被查网点主管(非差错当事人)联系确认。
、对监督中发生的差错,应填制查询书,并登记查询查复登记薄,及时通知被查单位查询查复、更正。
、对查出的重大问题要立即向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资金损失,对把握不准或有较大疑问的,应立即向领导反映,征求处理方法,并按要求及时处理。
、做好差错查询、查复书及各种清单、报表的装订与保管。
、按规定操作、管理好电子设备,并建立相关记录。
、每月的3号前由组长汇总当月监督情况,汇总后交负责人。
0、事后监督员对所监督过的业务实行终生负责制。
第六章事后监督工作操作流程后监督系统的系统功能按管理员和操作员分两部分。
管理员主要负责对帐务的审查和事后监督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操作员主要负责传票的录入核销工作。
十四条、管理员操作规程:、管理员进入本系统前必须经过身份验证,需输入营业日期、柜员编号和柜员口令。
、管理员工前准备:每天管理员将上一营业日的数据通过入带(即:读入流水帐、分户帐、总帐)复制到本系统中,并执行合并入帐进行帐务归类;进行总、分帐勾对,如有差错,打印出差错登记簿。
、对不需手工核销交易的科目以及需批量核销的科目进行定义后,操作员才可开始传票核销工作。
入带、合并入帐、勾帐三种操作必须按顺序执行,一天内可对不同营业日的交易数据进行入带,入帐和勾帐处理,但必须严格按营业日顺序进行,且当前营业日数据入带、合并入帐、勾帐三种操作全部执行完毕后,才能处理其它营业日数据,如前一日的勾帐未完成,当日的入带工作就无法进行。
、数据备份:管理员通过本交易完成当日的事后监督数据库的完整备份,数据备份时,其它管理员,操作员必须退出事后监督系统。
十五条、操作员操作规程、柜员签到:根据系统提示输入营业日期,柜员编号和柜员口令后,进入操作系统。
、传票核销1) 审核送来的会计凭证,核对各项业务凭证的张数及凭证借、贷方发生额是否与科目日结单的借、贷发生额相符,附件张数与实际附件张数是否相符。
2) 审核各项业务凭证使用是否正确,要素是否填写完整、齐全、正确。
如:使用的凭证种类及科目,帐户名称是否正确,凭证号是否衔接,日期、户名、金额、存期、利率、业务印章等是否正确,有预留印鉴的,取款时所盖印章与预留印鉴是否相符。
3) 审核凭征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
注意辨别凭证要素有无异常迹象。
如:刀刮、皮擦、涂改、挖补、药水浸蚀等。
销户的定期存单是否到期,提前支取的,存款人或代理人身份证件是否填写齐全。
4) 审核业务凭证印章是否齐全,审核日报表各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是否与科目日结单的借、贷方发生额相符。
5) 经以上审核无误后,操作员根据凭证要素,录入凭证进行凭证核销,系统若核销成功,将不显示提示信息,光标自动跳至交易类别输入处,继续等待下一笔传票录入,若核销不成功,系统将提示相应信息。
6) 批量核销传票。
操作员按帐号汇总转借、转贷、现借、现贷发生额,批量核销传票。
首先输入待核销帐号,系统上传中心后将该帐号发生的现借、现贷、转借、转贷、发生的笔数、发生额显示于电脑屏幕上方,柜员按原始凭证将该帐号的各发生额汇总,按转借、转贷、现借、现贷方式汇总核销。
若系统提示:该科目不允许核销,则该批传票只能进行单张核销。
7) 恢复已核销传票。
通过本交易可将误核销的传票恢复到未核销状态。
8) 全部凭证输入核销完毕后,打印已(未)核销的各科目日结单,打印现金、转帐支出超限表。
第七章凭证档案资料的整理和交接十六条事后监督所需凭证、资料的整理、各社可视自身业务情况和装订方式、要求网点将业务凭证按适当厚度整理为一册,配置封皮、封底,每册封皮正面应注明机构码、日期及本册所含的柜员号。
、各社需上传的资料:全部凭证以及附件、印签片等业务凭证和日报表、流水帐。
十七条凭证、资料的接收、各网点应将凭证、资料封包,并填写“事后监督资料交接清单”由凭证传递部门负责运送至联社事后监督中心。
、事后监督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接收,当场按网点封包进行签收,无误后交至每个事后监督人员,办理内部交接。
、事后监督人员在接收凭证包时,应检查凭证装订是否完整,凭证张数是否与清单填写一致,无误后签收。
、资料的传递,必须执行认真登记、交接签收制度,以明确责任,严防遗漏、丢失等事故的发生。
十八条业务凭证的移交、事后监督人员在完成一个网点凭证审核工作后,应将该网点凭证、日报表、流水帐进行认真整理,防止其他网点的凭证混杂在内,无误后将凭证整理准确放入该网点的凭证柜内,定期把凭证入档案室管理。
、事后监督部门所有需要交出的业务凭证,均应指派专人认真做好交接登记,交接清单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装订入库。
第八章、差错的更正和处理十九条、事后监督人员对监督中发现的差错,应及时登记事后监督情况差错登记簿,每月的10日前对上一月的监督情况按要求进行归类并上报到负责人,由负责人把全部监督情况整理后移交稽核科进行落实处理,落实处理结果应在15日内反馈回事后监督中心。
二十条、事后监督人员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资金损失;对把握不准或有较大疑问的,应立即向组长或负责人反映,征求处理方法,并按有关要求及时处理。
二十一条、差错凭证更正办法不返还凭证的网点发生错、漏盖客户印章、信用社有关人员印章或超过有效期等差错,应按如下方法进行更正。
、网点应在更正传票上重新签盖正确印章或由客户出具相应证明,由网点经办人员更正并经主管审查后,各自在更正传票上签章,送事后监督部门。
、事后监督部门收到差错查复书及更正传票后,应审核差错更正的内容是否正确,无误后入档保管。
、如经事后监督部门审核发现仍不正确,应退至管辖社,由管辖社指派专人进行查实更正。
第九章事后监督部门的报表、资料管理二十二条、事后监督差错登记表和处理意见反馈书的管理后监督部门移交的事后监督差错登记表和稽核部门反馈的处理意见书,应由负责该网点事后监督人员按如下要求进行整理:、由事后监督人员将移交的事后监督差错登记表按时间先后进行整理、排序专夹保管。
、收到网点的处理意见反馈书后,应按网点号及序号与原事后监督差错登记表配对后专夹保管。
、各监督人员应每半年(季)将本人所经管网点的流水帐、日报表、交接清册、监督资料及处理反馈材料分别装订,并在封皮上注明种类、网点号、日期和册数,装订人应在封皮及骑缝处加盖名章。
、各监督人员应将装订完毕的事后监督资料交本部门指定人员登记造册,而后移交至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二十三条、事后监督差错登记表和各种清单、报表的管理:因事后监督业务需要所打印的事后监督子系统的各种清单、报表,或各网点向事后监督部门另行提供的业务清单、报表等,应在监督工作处理完毕后按如下要求进行整理:、各种清单、报表应由事后监督核对人在表、单上签盖经办人名章,并由负责该网点的事后监督人员整理、保管。
、各种清单、报表应分别网点、分别种类按日期顺序排列,按月(季)装订,并在封皮上注明报表种类、网点号、日期和册数,装订人应在封皮及骑缝处加盖名章。
、各监督人员每月(季)将装订完毕的报表、清单交本部门指定人员登记造册,而后移交至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二十四条、查阅及保管办法、事后监督人员因业务需要,需调阅事后监督系统业务档案,应填制调阅资料申请书一式两份,向本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负责人审批同意签字后,一份事后部门留存,一份报档案管理部门,由档案管理部门登记后办理查阅工作。
、因前台网点业务需要,需调阅事后监督系统业务档案,应由网点填制调阅资料申请书一式两份,交管理网点业务主管审批签章,登记查阅、更正登记簿,而后经事后监督部门负责人审查同意并签章,一份留存事后监督部门,一份报档案管理部门,由档案管理部门登记后办理查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