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30%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水D.维生素2.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A.青蛙捕食昆虫B.松鼠吃蘑菇C.黄鼬吃鸡D.长颈鹿吃树叶3.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的角色。
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①淡水中的衣藻②高山上的油松③土壤中的细菌④朽木上的蘑菇⑤树上的麻雀⑥河边的青蛙⑦土壤中的蚯蚓⑧树叶上的毛毛虫⑨池塘里的蠕虫⑩鲜艳的大丽花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⑥⑨D.③④⑦⑨4.在辽阔的草原上,狼以吃草的动物为食,常常会危害人们饲养的牛、羊、马等动物,因而遭到大肆捕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狼是害兽,所以应该彻底消灭B.狼吃羊太残忍,所以应该彻底消灭C.消灭了狼,草原才能繁茂起来D.狼捕食羊是一种自然现象5.某同学在窗台上放了一株盆栽植物,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向窗外生长。
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假设是A.可能与光照有关B.可能与空气的湿度有关C.可能与温度有关D.可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6.下列各项中,会使细胞吸水的是A.萝卜条泡在浓盐水中B.青苹果里加入盐C软缩的萝卜条泡在清水中D.糖拌番茄7.在下列四种环境中生长的西瓜,最甜的是A.昼温30℃、夜温20℃B.昼温5℃、夜温0℃C.昼温20℃、夜温20℃D.昼温10℃、夜温5℃8.下列关于青少年合理膳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少年身体各种器官迅速增长,需要蛋白质为原料,因此必须以蛋白质为主食B.粗粮中含有稻米和面粉缺少的营养物质,也应经常食用C.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不同,因此应合理搭配食物D.对晚上进行长时间学习的青年学生来说,晚餐补充充足的营养是需要的9.潮湿的种子堆里的热量来自于A.种子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B.种子呼吸作用贮存的能量C.种子呼吸作用氧化分解贮存在ATP中的能量D.种子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出的热能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茧自缚”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生物学原理A.食物链、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食物网、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C.食物网、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食物链、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11.血液流入小肠壁前与流出小肠壁后相比,所含成分的特点是A.氧减少了,养料增加了B.氧增加了,养料减少了C.氧增加了,养料增加了D.氧减少了,养料减少了12.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某物体,物象比物体放大了225倍,使用的目镜和物镜是A.5×和25×B.10×和25×C.10×和30×D.5×和45×1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某同学为了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结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此实验的缺陷是A.没有用纯净的二氧化碳通入B.没有用氧气通入C.没有测出入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气体D.没有对照实验14.新疆哈密地区,昼夜温差大,所产哈密瓜很甜,其主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很旺盛,合成有机物多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弱,积累的糖分多C.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旺盛,消耗有机物少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弱,积累的糖分多15.下列不属于引起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因素是A.动物的呼吸B.煤、石油的使用C.绿色植物的增加D.森林的破坏16.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产生氧气,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B.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产生氧气,贮存能量D.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17.下列物质中产热量最高的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18.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从反光镜反射出来的光,依次要通过A.载物台、通光孔、物镜B.载物台、物镜、目镜C.通光孔、物镜、目镜D.目镜、物镜、通光孔19.小红很喜欢吃肉和鱼,不愿意吃蔬菜。
你认为长期这样会使她的身体缺乏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C20.小萍的妈妈将新鲜的蔬菜买来后,还没来得及吃就发现菜叶变黄了,你认为菜叶变黄丢失的维生索是A.维生素D B.维生素A C.维生素B D.维生素C21.下列属于人体消化作用的是①牙齿的咀嚼②舌的搅拌③胃、肠道的搅拌和输送④食物在消化酶作用下分解⑤手的撕裂和刀的切碎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2.对光后,旋转粗准焦螺旋调节物镜和装片之间的距离时的操作顺序是A.使镜筒先向上后向下B.使镜筒只向上不向下C.使镜筒只向下不向上D.使镜筒先向下后向上23.当显微镜的镜头不洁影响观察时,擦拭镜头应用A.纱布B.绸布C.专用擦镜纸D.脱脂棉脂棉24.酒精灯的正确熄灭方法是A.用嘴吹灭B.用手扇灭C.用盖子盖灭D.以上三种都可25.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使用滴管的方法是2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弱,则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是A.较大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B.较大的光圈和凹面反光镜C.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D.较小的光圈和凹面反光镜27.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①对光,有白亮视野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③放观察物,用压片夹压住④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镜头⑤收镜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①②③⑤D.⑤③①②④28.使用显微镜时,如果镜筒升降范围较大,应调节A.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镜臂29.在生物实验中,称量固体物品常用的仪器是A.天平B.烧杯C.量筒D.量杯30.下列有关“作出假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假设的提出是建立在观察和经验积累基础上的②假设与结论不符的探究是一个失败的探究③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④假设不是事实,可以是毫无根据的猜想⑤假设的对错只有通过实验来证明⑥在一个正确的科学探究中,假设总是正确的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二、判断题:10%()1.在“实施计划”时必须按照“制订计划”进行,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2.使用显微镜时,发现镜头上有灰尘等脏物,不可直接用手擦,必须用餐巾纸擦。
()3.在使用试管、烧杯等玻璃器具时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4.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是独立的、彼此互不相干的。
()5.初冬,大雁结队往南方迁徙,这主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6.我们买的鱼只要是活的就可安全食用不会有毒。
()7.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8.植物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白天进行光合作用。
()9.草坪和裸地在不同时间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10.植物的根生长在泥土中,不能得到空气中的氧气。
因此,根没有呼吸作用。
三、连线题:6%把下列生物实验的常用工具(A~H)与它们的用途(a~c)用线连接起来:A.解剖盘B.放大镜C.酒精灯a.观察器具b.解剖器具c.加热器具F.刀片G.显微镜H.石棉网四、识图填空:16%1.下图是调查生态系统时常用的调查工具,请回答:8%(1)写出上图中常用工具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2)如需要调查水中的生物,要准备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要了解土壤中的生物,则需要准备图中的[ ]__________等。
2. 某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洗净的砂、水草、草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生态瓶,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4%哪个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相对比较长?为什么?3.光合作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4%五、实验题:38%1.在进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为了加快反应和使实验效果明显起见,甲、乙两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措施:4%甲把淀粉溶液加热煮沸后冷却到30~37℃,再加入唾液,10 min后,再滴入碘液,观察结果。
乙把唾液加热煮沸后冷却到30~37℃,然后与淀粉溶液混合,10 min后,再滴入碘液,观察反应结果。
在实验中,淀粉、碘液、唾液的用量及浓度都相同。
请你分析哪种方法正确,为什么?2.夏天吃西瓜可以解渴,包水饺时需要把做馅的蔬菜中的水挤出来。
这些都说明,植物体内含有相当多的水。
那么,晒干的种子内含有水吗?你能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吗?10%(实验材料:酒精灯,洁净试管,试管夹,火柴,小麦种子)(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生活经验,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一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作用是否有关等,他们按照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14%将馒头碎屑放入l号试管,注入2 mL唾液,并充分搅拌。
将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入2 mL清水,并充分搅拌。
将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注入2 mL唾液,不搅拌。
请回答(1)在这个实验中,有两组对照实验,分别如下:A:_____试管,这组对照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和试管和_______试管,这组对照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三支试管一起放在37℃的水中保温10 min后取出,分别加入碘液,结果是_____试管变蓝,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低。
他怀疑该农田缺少某种肥料。
为此他将这块肥料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进行田间实验。
除施肥种类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相同。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