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xx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策略指导《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高中毕业生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物理基本能力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并以这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查作为普通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高考物理就是通过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间接的考察学生的能力。
高三学生经过一轮复习,对高考物理学科的考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如果想在xx年北京高考中做到有的放矢,二轮复习至关重要!以下四个方面,帮助高考学子们规划好二轮复习。
一、考点网络化、系统化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理解知识内部的联系。
因为高考试题近年来突出对物理思想本质、物理模型及知识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
例如学习电场这章知识,必须要建立知识网络图,从电场力和电场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并掌握。
下图是给大家展示的截图:二、重视错题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
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
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
充分重视通过考试考生出现的知识漏洞和对过程和方法分析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不够重视错题本的建立,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去做这件事情。
三、跳出题海,突出高频考点例如电磁感应、牛二定律、电学实验、交流电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并掌握。
不要盲区的去大量做题,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规范、有序的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
四、提升解题能力1、强化选择题的训练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在选择题上的失手将使部分考生在高考中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选择题共48分。
所以北京 __中小学一对一盛海清老师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会的题目都拿到分数,不错过。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应试能力xx年北京高考命题将加大落实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通过对解题过程和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来甄别考生的综合能力。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物理运动过程、条件、特征,要有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
在处理复杂物理问题是一般要定性分析可能情景、再定量分析确定物理情景、运动条件、运动特征。
如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力学部分出现,学生往往不会感到困难,在电场中出现就增加了难度,更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电磁场、重力场(复合场)中再次出现,能力不够的学生就会束手无策。
3、提高应试能力(1) 注重每次考试,参加考试过程很重要,但如何让你的答卷赢得更高的分数,这是很多同学没有思考的问题。
北京 __中小学一对一盛海清老师就自己的阅卷经验讲,学生要换位思考,当学生面对一张答题卷进行“假如我就是阅卷场的评卷人”的换位思考时,站在评卷人的角度审视他或同学的答卷时,他会发现许多过去没有发现过的失分之处,这些失分之处正是将来高考中得分的增长点,这一增长点会给你的高考带来丰厚的收获。
(2)不要跳步,逐步求解。
每天进行2到3个计算题的规范化训练。
每天做2到3个计算题,当然这些题最好是有代表性的经典题,由于高考改革更加注重平稳发展,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对未来高考命题思想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对近三年高考命题的研究和思考,就能求解出未来命题的基本思路,确定准确的备考方向。
高考真题都是经过专业素质很高的专家精心选拔出来有代表性和预见性的经典题型,在做题时先要独立完成,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进行批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有利于训练思维能力,有利于了解学习的全面情况,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总之,夯实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学策略(安居育才中学姚国栋)㈠力学专题复习:1、思路:?以能力项目为主线——教师规划,师生学讲练?以板块专题为辅线——复习资料,自主学练研2、能力项目:①动态平衡?动态变化②系统的整体分析?隔离分析③多过程问题(包括:高中物理各种运动模型、类比模型)、模型综合问题④实际力学情境问题⑤模型、过程、关系隐弊的物理问题⑥数学应用(矢量、数学图像、数学建模、数学论述)⑦功和能的综合运用3、教学组织:①教师综合大量的资料,以上述七个能力项目为线索,编撰复习讲义。
每个专题先呈现理论(简约)、再设计例题和练习题。
②每个专题、每道题的教学流程:“先练后讲”;边做边讲(开而弗达、导而弗牵)。
③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建立自己的题集(以上述七个项目为线索)④统一订购的复习资料《步步高》,在教师统一要求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教师作个别讲练习。
重点是督促学生完成。
㈡电学专题复习:1、设计思路:?以情境模型为主线——教师规划,师生学讲练?以板块专题为辅线——复习资料,自主学练研2、模型专题:①带电粒子在“纯电场”中的几种运动模型②带电粒子在“纯磁场”中的几种运动模型③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两种运动情境④带电粒子在“正交场”中的三种运动模型⑤“圆边界磁场”问题(会聚、发散磁场)⑥单杆切割磁感线问题(与力学情境综合;数学函数、功能关系的深度应用)⑦感生电动势问题⑧导线框在有界磁场中运动问题㈢实验专题复习:1、力学实验——回归书本——再观录像——自主细研2、电学实验——以方法为线索、专题规划——互动学练㈣交流电?机械振动?机械波?几何光学:1、以选择题的方式,轮流练习,系统铺盖。
2、(出现问题)加归书本,自主细研。
3、适当进行专题深入、总结(如机械波)高三物理复习策略及方法刘苏祥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Grade Three Physics Revision Liu Suxiang(秦皇岛市实验中学河北秦皇岛 066000)摘要: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复习时一要明确高考考什么,二要研究高考怎么考,三要弄清学生怎么错,四要确定我们老师怎么做。
在此基础上制定三轮复习策略,一轮复习是基础能力过关,二轮复习是综合能力突破,三轮复习是应用能力提高。
关键词:物理考纲分析;高考预测;高考复习策略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既重要而又十分难学的基础在学科。
特别是在高考复习中, __提高物理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高考复习实践,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明确高考考什么?二是研究高考怎么考?三是弄清学生怎么错。
四是确定老师怎么做。
一、高考考什么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考钢,二是研究新课程标准,三是研究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
1、考纲分析:《考试大纲》规定在新课标理综试卷中物理的满分为110分,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共有4个模块,包括必修1、必修2 、3-1 、3-2 ,这部分内容基本和旧教材一致,满分值为95分。
必考内容四个模块共包括61个知识点,和11个实验。
其中一级要求35个,二级要求26个。
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3-3 、3-4 、3-5 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分值为15分,这部分内容也和旧教材一致只是按照新课标的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划分而已。
其中3-3中知识点15个实验1个,全部一级要求。
3-4中知识点20个实验3个,一级要求16个二级要求4个。
3-5中知识点12个实验1个,一级要求11个二级要求1个。
2、新课标相对大钢版新增内容及考纲对新增内容的要求:①《万有引力》一章增加考点:“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考纲要求Ⅰ,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
②《恒定电流》一章增加了第10节“简单的逻辑电路”考纲无要求。
③《电磁感应》章新增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考纲只对涡流要求Ⅰ,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
④新课标新增《传感器》一章,考纲删掉了对这一章的考查⑤《机械振动》一章新增考点:“简谐运动的公式”考纲要求Ⅱ,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
⑥新课标增《相对论简介》一章,考纲要求Ⅰ,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无命题。
3、从知识模块上看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分布:必考内容:共80分,包括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三部分。
①选择题:共8道题,48分。
三年全考的有三个:万有引力、机械能、静电场。
三年两考的五个:相互作用物体平衡、牛顿定律、磁场、电磁感应、物理学史。
三年一考的两个:稳恒电流、交流电。
三年没考的两个: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②实验题:每年两个实验都是一个力学一个电学,共15分,采用一大带一小形式,电路实验每年必考,力学实验纸带问题应是重点,还有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③计算题:共两道32分。
一个力学一个电磁学。
第一道计算题三年中全出在力学,09年是机械能,后两年全是直线运动,第二道计算题全出在磁场。
09年是从电场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10年是速度方向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11年是从一个磁场进入另一个磁场中还是圆周运动。
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共15分。
近三年均为一道选择题一道计算题,选择占5-6分,计算占9-10分,至今还没有考过实验题。
3-3计算题都出在了气态方程,选择题09年是热力学第一定律,10年是晶体和非晶体,11年是气体的内能随状态变化的关系.气体压强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3-4机械波和几何光学各出一题。
光的折射每年必考,另一题则出在振动和波。
3-5计算题均为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选择题出了两年光电效应,10年出的是原子跃迁。
4、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考点分布:近三年高考共涉及考点 56 个,其中一级考点 12个,二级考点 44 个,二级考点约占80%,可以看到二级考点占有绝对优势。
二、高考怎么考: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1、突出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注重命题的基础性。
2、考查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更加注重过程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
3、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原型,考查建模能力。
4、联系学生经验和科技、生活、社会实际,巧设问题情景。
5、注重实验仪器使用,考查迁移和创新能力;注重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考查。
6.选考部分难度降低,突出考查“Ⅱ级要求”考点。
三、怎么错:通过平时作业和考试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1、概念不清原理模糊。
2、知识零乱考虑不全。
3、思路不通不会建模。
4、实验不熟方法不会。
5、漏洞百出处处失分。
6、时间失控留有空白。
四、怎么做:1、明确难度结构特点,找出复习主攻方向:高考是集基础性、选拔性于一体的大众化考试,其命题难度结构有一定梯度,分析历年物理试卷结构可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