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段沪昆客专云南TJ3DK1124+140.59 DK1072+514.6~台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制:编核:复审核:中铁十二局集团沪昆客专云南项目部四分部二〇一〇年十一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 .................................................. - 4 -二、适用范围 .............................................. .................................................. - 4 -三、施工工艺及特点 .............................................. ...................................... - 4 -3.1工艺原理及特点 ..................................................................................... - 4 -3.2施工工艺 .............................................. ................................................. .. - 4 -四、爆破施工 .............................................. ................................................. (3)五、生产要素配置 .............................................. .. (4)六、质量控制要点 .............................................. .. (6)6.1 分项验收标准 .............................................. .. (6)七、安全、质量及环保控制措施 .............................................. .. (7)台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2.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2.4、《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适用范围沪昆客专(云南段)TJ-3标段四分部隧道Ⅳ、Ⅴ级围岩隧道部分地段。
三、施工工艺及特点3.1工艺原理及特点台阶法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根据台阶长度可以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微台阶;根据台阶数量可以分为两台阶、三台阶、多台阶。
几种台阶综合利用,分步平行开挖,既有利于施工操作和机械设备效率的充分发挥,又能够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及时改变开挖方法,使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
因此该方法具有开挖方法灵活、机械使用率高、封闭及时、进度快等优点。
对于软弱围岩,比较典型的开挖方法一般为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也称中间预留核心土微台阶开挖法,该法是采用2-3层短台阶,分步平行开挖,分步平行施作拱墙初期支护,混凝土仰拱超前施作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初期支护体系,保护围岩的天然承载力,有效抑制围岩变形。
3.2施工工艺阶法(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
台3.2.13.2.2施工方法上部弧形导坑及边墙导坑以人工风镐,开挖后及时喷砼封闭岩面,并采取支护措施。
开挖上部弧形导坑时,同时开挖中台阶或中、下台阶,循环进尺相同。
开挖后立即喷砼封闭岩面,及时施作边墙喷锚网、钢架初期支护。
左右侧槽不能对称开挖,须错开2~3m。
每循环进尺0.6~1.2m。
为提高工效,出碴由人工配合隧道挖掘机扒至下半断面后,装入自卸汽车运走,下半断面开挖后立即施作仰拱,及时衬砌。
.施工阶段围岩别判定隧道开挖工作地质调查记实际开挖断面寸自检记录掌子面地质描记录开挖上部弧形导坑,并施做初期支《隧道施工验收标准《隧道施工验收标准左右错位开挖中台阶,并施做初期支左右错位开挖下台阶,并施做初期支《隧道施工验收标准施做砼仰拱,使初期支护闭合成检查点监控量测反馈施作防水层浇筑砼衬见《监控量测方案《隧道施工验收标准检查点见《隧道施工验收标准》书》三台阶(七步平行流水作业)开挖施工工艺流程1图3.2.3施工工序⑴.开挖上部台阶:施作上部台阶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
安设钢筋网片、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⑵.上台阶施工至适当距离后,开挖中部台阶,接长钢架,施作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及复喷混凝土,可参照工序⑴进行。
⑶.中台阶施工至适当距离后,开挖下部台阶,及时封闭初期支护。
及时开挖仰拱并施做仰拱及仰拱填充砼。
⑷.采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二次衬砌砼。
3.2.4施工注意事项⑴.隧道施工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⑵.先施工超前支护辅助措施,再施工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最后再施工开挖。
⑶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
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⑷.设置锁脚小导管,以确保下台阶施工的安全。
⑸.各步台阶一次开挖长度宜在2~3m之间。
第3部台阶开挖后仰拱紧跟。
⑹.施工中,及时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结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灌注二次衬砌的时机提供依据。
四、爆破施工石质隧道的爆破作业,主要以光面爆破为主。
爆破作业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循环进尺和爆炸材料进行钻爆设计。
钻爆设计应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爆破参数。
钻爆设计的内容包括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深度、斜率和数目,爆破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等。
钻爆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经济指标和必要的说明。
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条件时,可参照下表选用。
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硬岩开眼位置在轮廓线上,软岩可向内偏5~10cm。
底板和仰拱底面采用预留光爆层爆破。
辅助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和掏槽眼之间,力求爆破出的石块块度适合装碴需要。
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10~20cm。
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炸药可选用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炸药。
周边眼间距周边眼抵抗线相对距离装药集中度q岩石类别)E/W (kg/mW)E(cm (cm)0.30 55~75 0.8~0.85 ~0.2550极硬岩~60 0.25 0.15~0.8~0.85 40~50 50硬岩~600.120.07~3545~0.750.845~60软质岩~五、生产要素配置表1 机具设备表序号作业项目机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空压机台20m3 6G10 风镐台8GY28 30 风枪台2*110KW 1 通风机台1开挖台LTC-60/S 双液注浆机2台CAT320B 1 挖掘机台500 2 装载机台20T 5 自卸车台 1 钢筋切断机2 钢筋弯曲机台切割机台5 初期支护2台1 冷弯机5 电焊机台1台搅拌站.表2 劳力组织表负责搅拌站正常生产及砼运输6 搅拌站负责砼输送泵操作2 输送泵负责台车拆模、移位、就位及砼灌注等工10 台车安装及灌注作负责现场协调、工序衔接及机械设备调配3 现场工班长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把关1 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1 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质量管理1 质检员负责现场试验工作1 试验员 6其他人员负责现场用电保障1 电工负责现场小型设备维修1 修理工负责空压机操作4 压风机司机负责发电机操作1 发电机司机负责隧道内排水、抽水及通风等工作1 抽水、通风合计133六、质量控制要点6.1 分项验收标准6.1.1 主控项目⑴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采用仪器测量。
⑵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
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检验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采用自动断面仪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
⑶洞身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检验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进行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
⑷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眼前,应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出炮眼位置,钻孔时应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的间距、深度和角度。
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
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应符合钻爆设计要求,眼底不应超出开挖轮廓线15cm。
检验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10个周边眼。
检查方法:测量。
⑸隧底开挖轮廓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底范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检验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用仪器测量底部高程,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
⑹隧底开挖后应及时核对隧底地质情况。
当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处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进行地质描述。
6.1.2 一般项目⑴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检验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对照钻爆设计资料,观察、计数检验炮眼痕迹保存率。
⑵水沟开挖位置、基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靠边墙的水沟应与边墙基础同时开挖、一次成型。
检验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观察、仪器测量。
七、安全、质量及环保控制措施⑴加强对技术及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⑵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否则应按照变更程序申请改变施工方案。
⑷在隧道开挖前,对隧道地表中线附近范围进行勘察,对地表冲沟、深井、滑塌、陷穴、地表附着物等不良地质情况进行统计,并按里程桩号逐一登记、拍照,尤其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等大型构筑物地段,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
⑸每循环进行测量放样,严格控制超欠挖。
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核,避免由于隧底下沉、上鼓、不均匀变形及人工或机械碰撞等原因对控制点的损害。
⑹边墙、仰拱或底板等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