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药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指在药物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辅料及高分子包装材料。
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主要介绍一般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药剂学中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制备、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功能与应用。
3.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经过合理的安全评价的不包括生理有效成分或前体的组分。
广义上指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若为高分子则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4.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分子量很高并由多个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5.单体:必须含有能使链增长活性中心稳定化的吸电子基团6.聚合度:大分子重复单元的个数7.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7.结构单元: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8.均聚物:在合成高分子时,由一种单体成分反应生成的聚合物。
9.共聚物: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体或聚合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
10.高分子链结构:单个高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间的几何排列11.近程结构:单个大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又叫一次结构或化学结构12.远程结构:单个分子在整个分子链范围内的空间形态和构象,又叫二次结构13.聚集态结构:单位体积内许多大分子链之间的排列、堆砌方式,也称三次结构14.键接顺序:是指高分子链各结构单元相互连接的方式.15.功能高分子:具有特殊功能与用途但用量不大的精细高分子材料。
16.线型高分子:每个重复单元仅与另外两个单元相连接,形成线性长链分子。
17.支化高分子:当分子内重复单元并不都是线性排列时,在分子链上带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分枝,这类高分子称为支化高分子18.支链:支化高分子链上带有的长短不一的分枝称为支链。
19.体型高分子或网状高分子:线型高分子或支化高分子上若干点彼此通过支链或化学键相键接可形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称为体型高分子或网状高分子。
20.交联:由线型或支链高分子转变成网状高分子的过程叫做交联。
21.端基:高分子链终端的化学基团22.单键内旋转:高分子主链中的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这种现象称为单键内旋转.25.玻璃化温度Tg:27.取向态结构: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沿外力方向平行排列形成的结构。
31.织态结构:不同聚合物之间或聚合物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堆砌排列。
32.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
33.加聚反应:单体经过加成聚合起来的反应称为加聚反应,反应产物称为加聚物。
34.自由基引发剂: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解生成自由基,并能引发单体聚合的化合物。
39.自由基共聚合:共聚物若使用自由基作为聚合的引发剂时,称为自由基共聚合。
40.离子型聚合:链增长活性中心为离子的聚合反应称为离子型聚合。
41.活性链:链活性中心直到单体消耗完仍保持活性称为活性链开环聚合:环状单体在引发剂或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形成线性聚合物的反应。
42.缩聚反应:是由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度的单体分子间逐步缩合聚合形成聚合物,同时析出低分子副产物的化学反应。
45.本体聚合:不加其它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热、光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46.溶液聚合:把单体和引发剂溶在适当溶剂中进行聚合。
47.悬浮聚合:是将不溶于水的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
48.乳液聚合:单体在水介质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
49.界面缩聚:是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再将这两种溶液倒在一起,在两液相的界面上进行缩聚反应,聚合产物不溶于溶剂,在界面析出。
50.辐射聚合:以电磁辐射引发和增长的聚合反应称为辐射聚合。
51.交联反应:高分子在热、光、辐射或交联剂的作用下,分子间化学键联结起来构成三维网状或体型结构的反应称为交联反应。
52.聚合物的降解: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聚合物会发生分子链的无规断裂、侧基和低分子的消除反应,使聚合度和分子量下降的现象。
53.老化:聚合物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性能变差的现象称为老化。
54.生物降解:指聚合物在生物环境中大分子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产生碎片或其他降解的现象。
高分子溶液:指聚合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溶剂所形成的均相混合体系。
溶胀:指溶剂分子扩散进入高分子内部,使其体积膨胀的现象。
56.凝胶:指溶胀的三维网状结构高分子。
57.胶凝作用:高分子溶液转变为凝胶的过程。
58.溶胀度:一定温度下,单位重量或体积的凝胶所能吸收液体的极限量。
59.黏弹性:指聚合物既有粘性又有弹性的性质60.分子量的多分散性:高分子的分子量不均一的特性,称为分子量多分散性。
61.多分散性指数(HI):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Mw / Mn62.玻璃化转变温度Tg:聚合物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时的温度。
63.黏流温度Tf:聚合物由高弹态转变为粘流态时的温度。
67.水凝胶:一种在水中显著溶胀、保持大量水分的亲水性凝胶,可容纳高分子本身重量的数倍至数百倍的水。
68.糊化:淀粉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现象称为糊化。
处于这种状态的淀粉称为 化淀粉。
69.取代度(DS):每个葡萄糖单元中被取代羟基数的平均值。
DS小于或等于3。
70.摩尔取代数(MS):平均每个葡萄糖单元与环氧烃反应的摩尔数。
MS可超过3。
71.热致凝胶化:水溶性非离子型纤维素衍生物,在低温时溶于水,升温后形成凝胶的现象。
72. 昙点:透光率50%73.凝胶点Pc:对应于凝胶化出现时的反应程度就称为凝胶点Pc。
74.热塑性树脂:加热时软化甚至熔化,冷却后硬化但不起化学变化,不论重复多少次,均能保持这种性质的树脂(或受热时软化,冷却时硬化,但不起化学反应,能够反复多次的树脂)。
75. 热固性树脂:加热时软化,同时产生化学反应(或交联)而固化,以再加热时不再软化也不熔化、不溶解的塑料称为热固性树脂。
二.填空题1 .药用辅料广义上指的是能将药理活性物质制备成药物制剂的各种添加剂,其中具有高分子特征的辅料,一般被称为药用高分子辅料。
2 .辅料有可能改变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速度或稳定性,从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3 .高分子材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的①最基本理论和药剂学中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的②结构,③物理化学性质,④性能及用途,⑤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基本知识来理解和研究高分子材料在一般药物制剂、控释制剂及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4.药用高分子辅料在药用辅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的制剂工业,从包装到复杂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其品种规格的多样化和应用的广泛性表明它的重要性。
5. 既不溶于溶剂也不会熔融的高聚物属于型高聚物。
(体)6. 既可溶于适当的溶剂,又会熔融的高聚物属于型高聚物。
(线)7. 聚氯乙烯属于性树脂。
(热塑)8.环氧树脂属于性树脂。
(热固)9.体型树脂较线型树脂的硬度。
(高)10.线型树脂较体型树脂的弹性和塑性。
(大)11.高聚物的结晶度越高,则其强度越。
(高)12.塑料的玻璃化温度较橡胶。
(高)13.胶粘剂对被粘物体的浸润程度越高,则粘结力越。
(高)14.热固性树脂属于型高分子。
(体)15.通常热塑性树脂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较热固性树脂胶粘剂。
(小)1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强度较纯塑料。
(高)17. 塑料产品的最高使用温度为。
(玻璃化温度)18. 玻璃化温度是橡胶产品的使用温度。
(最低)19、合成二甲基硅油的起始原料是二甲基二氯硅烷。
20、聚丙烯的主要缺点是耐低温性能较差,在-20摄氏度以下变脆,与聚乙烯或其他材料共混可有效提高制品的冲击性能。
21、纤维素类包括最早发现的一些塑料品种,如: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丁酸酯,硝化纤维素,再生纤维素类等。
22、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合成树脂,英文简写为(PVA ),它是由(聚醋酸乙烯)醇解制备得到。
23、长波沫具有(较弱的吸)性,易于无机或有机碱反应生成(树脂盐)。
且长波沫在乳剂系统中具有*(乳化)和(稳定)双重作用。
24、聚维酮是有N—乙烯醇—2—吡咯烷酮单体催化聚合生成的(水溶)性聚合物,有很强的(吸湿)性。
聚维酮的聚合方法多采用(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较少采用本体聚合。
2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英文简写( EVA ),是有(乙烯)和(醋酸乙烯脂)两种单体在(过氧化物)成偶氮异丁腈引发下共聚而成的(水不溶)性高分子。
26、PEG是(聚乙二醇)的英文缩写,它是由(环氧乙烷)逐步加成聚合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一类(水溶)性聚醚。
27、聚氧乙烯蓖麻油衍生物是由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蓖麻油和甘油形成的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8、聚维酮在药剂领域的应用有用作固体制剂的黏合剂;用作包衣材料;用作固体分散体载体;用作缓释控释制剂;助溶剂或分散稳定剂;用于眼用药物制剂。
29、长波沫在制剂中的应用有黏合剂与包衣材料;局部外用制剂基质;乳化剂,增黏剂和助悬剂;缓释控释材料。
30、体内可吸收聚合物有PGA、PLA、PCL。
31、二甲基硅油具有优良(耐氧化性),是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无(嗅)无(味),是一系列不同黏度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二氧基硅氧烷)聚二氧基硅氧烷总称,有很好的(消泡)和(润滑)作用。
32、脂肪族聚酸酐降解比芳香族聚酸酐降解速度(快)。
33、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研究各种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该学科吸收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工艺学的有关内容,为新剂型设计和新剂型处方提供新型高分子材料和新方法。
在聚合物原理和特性以及各种工合成的和天然的功能性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对创造新剂型;创造新制剂;提高制剂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1.高分子的溶解是一个缓慢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溶胀和溶解。
2.聚合物由高弹态转变为粘流态时的温度称为粘流温度,以T表示。
这种处于流体状态的f聚合物称为熔体。
3.高分子的热一形变曲线图中,分为五个区,分别为玻璃态、玻璃化转变区、高弹态、粘流转变区、黏流态。
4.与小分子相比,高分子的分子量有以下两个特点:分子量大和多分散性。
5. 凝胶是指溶胀的三维网状结构高分子,根据交联键性质不同可分为化学凝胶和物理凝胶。
6.物理凝胶是指大分子间通过非共价键相互连结,形成网状结构。
7.凝胶中含液量的多少可分为冻胶和干凝胶两类。
8. 凝胶的性质为溶胀性、环境敏感性、和粘附性。
9.水凝胶从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和合成水凝胶。
1.淀粉是天然存在的糖类,它是由两种多糖分子组成,一为直链淀粉,另一为支链淀粉。
2.淀粉是天然存在的糖类,它是由两种多糖分子组成,它们的结构单元是D-吡喃环形葡萄糖。
3.淀粉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现象称为糊化。
4.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的沉淀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老化或退减。
5.淀粉水解是大分子逐步降解为小分子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总称为糊精.6.甲基纤维素纳是以碱纤维素为原料,与氯甲烷进行醚化而得,反应产物经分离、洗涤和烘千、粉碎,最后得粉状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