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
工作场所整齐有序
营造目视管理的工作场所 压缩库存
整顿的重点
整顿要形成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东西的 状态 要站在新人、其他岗位的人的立场来看,使得 什么东西该在什么地方更为明确 对于任何放置物,都要想办法能够立即取出使 用 使用后容易恢复原位,没有恢复或误放能够马 上知道
整顿的要领
要落实前一步骤管理工作
e.标识场所物品
●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一对一标识 ●标识要包括现场的标示和放置场所的标识 ●在容易变更的标识以及活用颜色的标识,标识 方法上要多下工夫 ●表示方法:标签、显示板、现场、表示在境 界线带上
清扫
不管看见看不见,所有地方都清扫干净
清除现场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整洁的工作地可以提高质量,安全性和自豪感 目的:减少伤害 保证品质 营造干净、明亮的工作场所
在地摊上卖。但他们发明了5S管理方法,彻底改变了日本人,养成了“认真
对待每一件小事,有规定按规定做”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对生产世界一流 品质的产品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企业如果想与国外企业竞争,应该像海尔一样大力推行6S管理,提升 人的品质。
看一组漫画以加强印象
工 厂 实 行 6S 运 动 的 理 由
工 厂 实 行 6S 运 动 的 理 由
工 厂 实 行 6S 运 动 的 理 由
团队合作
工 厂 实 行 6S 运 动 的 理 由
精神面貌
各 级 干 部 以 身 作 则
工 作 忙 不 是 理 由
在实行6S活动时,只要一不留心,就会容易成 为一种观念论,而不去实行,要记住:6S不是 重结果的活动,而是强调使工作环境整洁、设 备十分清洁等,和「人」有关的行动,而且很 难以分数或是等级来评量其效果的活动。
制订本工作区“要”与“不要”的特别基准。
要 1、在用的设备、机器、电气装置 2、工作台、材料 3、正常使用的工具、工装夹具 4、正常使用的工作椅、凳子 5、尚有使用价值的消耗品 6、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7、尚有利用价值的边角料 8、使用中的样品 9、清洁用品 10、防护用品 11、作业指导书、合法的文件资料、图纸 12、看板、图表 不要 1、杂物、灰尘、油污 2、不再使用的工具、工装夹具 3、不再使用的办工用品 4、破纸箱、抹布、破篮筐 5、过期样品 6、呆人 7、与工作无关的书籍、报纸 8、多余的材料 9、过时的报表、帐本、资料 10、无用的作业指导书 11、不再使用的配线配管 12、与本工作区无关的其它物品
a.工作场所的检查
全面检查所在的工作场所,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 查出哪些是不需要的东西,多余的东西。
分类时需要注意:
从某一地点开始,将一切物品分类 与所有参与者讨论需要移走哪些物品 使用无污染、环境、安全的程序 不能马上移走的物品要贴上标签
如果需要可以找搬运工或装配工
b.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标准
●语言礼仪 ●电话礼仪 ●仪表礼仪 ●行为礼仪
• 有人丢垃圾、无人捡垃圾的工厂是三流的工厂 • 有人丢垃圾、有人捡垃圾的工厂是二流的工厂 • 无人丢垃圾、有人捡垃圾的工厂是一流的工厂
c.规定放置方法
●以类别型态来决定物品的放置方法 ●立体放置,提高收容率 ●尽可能按先进先出的方法放置 ●危险场所应用栅栏等隔离 ●不超过所规定的范围 ●清扫用具以挂式方法放置 ●必要时,设定物品负责人及点检表
d划线定位标准
●划线定位方式: ①油漆 ②定位胶带 ③磁砖 ④栅栏 ●颜色表示区分: ①黄色:物流通道、物料成品区域线 ②绿色:参观通道 ③红色:不合格品区警告、安全管制等 ●色带宽度的参考标准: ①主通道:15cm ②次通道或区域线:10cm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
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设备、电气、有污染的区域需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清扫 •清扫活动包括对计算机文件及档案文件
a.建立清扫责任区
●利用公司的平面图,标识各责任区及负责人 ●各责任区应细化成各自的定置图 ●必要时公共区域可采用轮值的方式
b.执行例行清扫
●规定例行清扫的内容,每日、每周的清扫 时间和内容 ●清扫过程中发现不良之处,应加以改善 ●清扫应细心,具备不容许污秽存在的观念 ●清扫工具本身保持清洁与归位 ●脏污是一切异常与不良的根源 ●调查脏污的源头 ●检讨脏污的对策:杜绝式、收集式
严谨踏实
6S之间的关系
第1个S整理 区分“要用”与 “不用”的东西
第2个S整顿
将有用的东西 定出位置放置
第3个S清扫
将不需要的东西 彻底清扫干净
安 全
达到人的 安全行为 和物的安 全状态
第4个S清洁
时时保持美观整 洁、干净
第5个S素养
使员工养成良好习惯遵 守各项规章制度
整理
留下必要的,其他都清除掉
我们的选择?
×
√
我们的选择?
×
√
从这个橱柜中找到一 份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30秒!
在30秒内找到 相应的文件并 再准确无误地 放回原处
序言
6S起源与发展
6S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为什么做6S 怎么做6S
6S的起源和发展
6S是5S的延伸,5S则是源自日本制造业的成功环境管理手 段。1955年,日本企业提出了整理、整顿2个S。后来逐步增 加了其余的3个S,形成了5S架构。5S因管理重点由环境品质 扩及至人的行动品质,使企业在安全、卫生、效率、品质及 成本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因此被广泛推行。而中国的海尔 公司在引进5S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安全”,形成了今天的 6S。海尔的6S大脚印也随着这一模式的推广成为该管理模式 的样板。 目前来看,全世界有65%的企业都在广泛地推行5S或6S, 除此之外,很多医院、消防武警也在积极尝试6S管理模式。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6S不仅能改善生产环境和健 康环保流程、提高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6S的推行能改善员 工精神面貌,吸引一流的人才,缔造一流的企业。
三天用一次的物品
放在不移动就能取到地方
d.清除不需要物品,每日自我检查
●所在岗位是否乱放不要物品
●配线配管是否杂乱 ●产品或工具是否直接放在地上 ●是否在所定场所按照处理方法分别整理收集废 弃物或不要物品
整顿
必要留下的,按规则摆整齐,加标识
有用的物品留下后,定量、定位摆放整齐,并明确地标识 任何人都能容易理解物品适当的归置和异常性 目的:能立即取到,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 物品摆放一目了然
管理者的态度体现在实施6S工作区中
6S原理适用于任何工作场所
6S的作用
6S是最佳推销员:
★被顾客称赞为干净的工厂,顾客乐于下订单。 ★由于口碑相传,会有很多人来工厂参观。 ★清洁明朗的环境,会吸引人才来这里工作。
6S是节约家:
★降低很多不必要的材料以及工具的浪费。 ★降低订购时间,节省许多时间。 ★6S是时间的守护神,能降低工时,准时交货。
将有用的和无用的物品分开
将无用的容易找到必要的物品
目的:清除废物、营造清爽的工作环境
使工作区更安全
获得更大的空间 更加容易看到
减少误用、误送、遗失
•整理适用于工作 区和加工区 •包括:电话、计算机文件、办公室文件等
整理的要领
所在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部检查 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 清除不需要物品,每日自我检查
6S对安全有保障:
★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的工作场所,能使物流一目了然。 ★遵守堆积限制。 ★走道明确,不会造成杂乱情形而影响工作的顺畅。
6S的作用
6S是标准化的推动者:
★大家都正确地按照规定执行任务。 ★建立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使任何员工进入现场即可展开工作。 ★程序稳定,质量可靠,成本可控。
6S是可形成令人满意的工作场所:
★明亮、清洁的工作场所。 ★员工动手进行改进,有示范作用,可激发意愿。 ★能带动现场全体人员形成不断改进的氛围。
素
整理
清洁
整顿
清扫
养
6S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
海尔总裁张瑞敏关于人的品质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如果训练一个日本人, 让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这样做;而一个中国人开始会擦六遍,慢慢觉 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认真, 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 上世纪40、50年代以前,日本制造的工业品因品质低劣,在欧美也只能摆
素养
养成良好习惯,遵守规则有美誉
每位员工养成良好习惯,自觉进行整理、整顿、 清扫、清洁的工作
朝着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方向推进变化 目的: 改造人性,提升道德(改造“人的质量”) 养成良好习惯 营造守纪律的工作场所
素养的要领
持续推动前4S活动至习惯化 制度共同遵守的制度(包括道德及行为规范) 制度礼仪守则
清扫的实质
清扫并不仅仅是打扫卫生,而是生产过 程中的重要一环,清扫是要用心来做的。
各工作场所、各工件都不允许有污物存在,可 以保障质量形成的环境
在整理、整顿的基础上保证工具和工件能够正 常使用
清扫的要领
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
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注意事项: “一切物品井井有条” 使得有时间进行清洁 工作。 利用厂房布局图作为 视觉工具以识别每个 人的清洁责任,消除 “无人负责区”。 清洁工作区就如同洗 澡,会缓解压力和紧 张,消除疲劳和污垢, 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 准备。
a.持续推进前4S至习惯
●前4S是6S的基本过程,通过这些基本过 程,使员工养成按制度办事的习惯 ●主管应不断要求员工按前4S办事 ●每年可选定一个月为“6S加强月”
b.制定共同遵守的制定
●除非是公司的政策性决定, 应尽量让员工参与协商,为 决策提供建议 ●将各种制度尽量做到目视化
c.制定礼仪守则
将上面3S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效果。 通过防伤病、防污、防水、防泄密、防疫等安全措 施,给员工带来安全的工作环境。 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