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处理的知识及硬度试验方法

热处理的知识及硬度试验方法

热处理的知识及硬度试验方法一热处理方法分类,特点和应用。

1退火(焖火):加热后随炉冷却,有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目的:改善内部组织,利于切削加工。

应用:①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冷压加工性能。

②细化晶粒,调整组织。

③消除铸、锻、焊、轧,冷加工产生的内应力。

2正火:与退火相比,正火后的组织为珠光体,但组织结构细,从而有较高机械性能。

又有生产周期短,设备利用率大,成本较低特点。

正火目的与退火相似:(1)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结构钢零件,可以用正火作为最终处理,(不必调质或淬火)来提高机械性能。

(2)如果用于含碳量低于0.2 低碳钢零件,可以代替退火,有利于切削加工。

3淬火:将钢零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800~820℃不同材料不同温度)再快速在水中或油中冷却下来一种热处理方法。

淬火一般为了得到马氏体组织,也为了获得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分别提高其耐蚀性和耐磨性。

淬火目的:(1)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2)淬火加中高温回火以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

(3)只需局部有硬度的地方,也可以局部淬火,其余部分变形小。

(500℃左右)以下某一温4回火:将淬火后的工件重新加热到A C1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取出以一定方式冷却下来的一种方法。

回火的目的:①降低脆性,消除内应力,减少工件变形和开裂。

②调整硬度,提高塑性以获得工件所要求机械性能。

③稳定工件尺寸。

常用回火方法如下:有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及低温回火。

低温回火:加热温度为150~250℃.目的:降低、消除内应力和脆性,保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模性,主要用于工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和渗碳表面淬火的零件。

中温回火:加热温度为350~450℃.目的:是保持一定韧性条件下提高弹性和屈服强度。

故主要用于各种弹簧、锻模、冲头、工具、刀杆等高温回火:加热温度为500~680℃.5.调质:淬火+高温回火称为调质。

可获得强度、塑性、韧性都较好综合力学性能。

广泛用于各种较为重要结构零件。

如连杆螺栓(重要的连杆及螺栓)齿轮及轴等,不但可作为这些零件最终热处理,而且还常可作为精密零件如丝杆类,予先热处理以减少最终热处理的变形。

6.时效;分高温时效和低温时效。

高温时效;加温略低于高温回火的温度,保温后缓冷到300℃出炉,特点;时效与回火有类似作用,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效果也很好,但是耗费时间太长。

目的应用;时效的目的是淬火后的工件进一步消除内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常用来处理要求形状不再发生变形的精密工件。

如精密轴承,精密丝杆,床身,箱体等。

低温时效;将工件加温到100~150℃,保温较长时间(约5~20小时),低温时效实际就是低温补充回火。

7.高频淬火:即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将工件放入感应器中,使工件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或喷油)使工件表面淬火。

高频淬火又分高频:(100~1000K H Z),中频:(1~10K H Z)淬火及工频(50H X)淬火三种。

目的:①表面硬度比普通淬火可高2~3H R C,并有较低脆性。

②疲劳强度,冲击韧性都有所提高。

③变形小。

④淬火层深度容易控制。

⑤淬火时不易氧化和脱碳。

⑥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率高。

8.渗碳:将工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在900~950℃加热,保温使钢件表面增碳过程,渗碳后必须马上淬火(节约能源,不需要二次加热)以提高表面硬度才能实现渗碳目的。

目的:①提高钢件表面层的硬度及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韧性和塑性。

②常用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③渗碳层深度随零件的具体尺寸及工件条件的要求而定,太薄易引起表面疲劳剥落,太厚则经不起冲击一般常用0.5m m~2.5m m.④常用于工程机械齿轮零件及轴类,活塞销及伐门头,凸轮轴等,一些受冲击零件。

9.渗氮:向工件表面渗入氮原子,形成氮化层的过程。

称软氮化.为了保证心部获取得必要力学性能,需要在渗氮前进行调质处理。

同时为了减少在渗氮中变形,在切削加工后一般需要进行消除应力的回火,渗氮又分气体渗氮和液体渗氮。

特点:①工件氮化后不再需要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最高H V1100~1200)及耐磨性,而且具有高的热硬性,在550℃时硬度仍有H V850~870。

②可提高钢的疲劳强度25~30%。

③处理温度低,变形小,比渗碳后表面淬火变形小得多,可直接精磨或研磨。

缺点:渗氮时间长,费用也高。

目的: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及抗腐蚀能力。

应用:有A l、C r、M o等合金钢,又如:40C r,35C r M o,42C r M o等。

渗氮层一般最大0.6~0.7m m,广泛用于精密齿轮,精密机械主轴为镗床主轴,磨床主轴等。

10.碳氧共渗:向工件表面同时渗碳和渗氮的方法:分:气体碳氮共渗和液体碳氮共渗。

(目前国内常用的一种方法)特点:(1)与渗碳相比,其渗层的硬度(一般H V1000)比单渗碳表面硬度高,耐磨性也比单渗碳高。

(2)抗腐蚀性高。

(3)具有较高的抗疲劳强度。

(4)零件变形小。

(5)生产周期比渗碳更短等。

缺点:液体渗碳共渗有毒,共渗后还需要淬火和回火。

应用及目的(1)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2)提高抗蚀性(3)提高疲劳性渗碳或碳氮共渗工件,均是渗碳或碳氮共渗后,再进行淬火,回火。

淬火方法;可普通淬火(箱式炉加热或盐炉加热)也可高频淬火。

二、金属一般防护处理的知识1、氧化处理(俗称发蓝或发黑)将钢铁零件放在含苛性钠,硝酸钠,或亚硝酸钠溶液中处理,加热到一定温度,使零件表面产生成一层很薄的黑色氧化膜过程,称为氧化处理或俗称发黑、发蓝。

特点和应用:氧化膜主要有磁性氧化铁所组成,厚度为0.5~1.5 m,其抗腐蚀性和耐磨性比原材料高,但比其它化学膜(如磷化膜)低,但它表面比磷化膜光泽美观表面颜色根据零件材料状态,和氧化处理的工艺规范不同各有差异。

一般呈黑色或深黑色,兰色如锻件可呈金黄色,绿色等。

氧化处理后不影响零件的精密度。

为了提高氧化膜的防腐能力,润滑性能,可将氧化后的零件用肥皂或重铬酸液浸渍,使氧化膜松孔填充或钝化,然后进行涂机油,变压器油处理。

2磷化处理:将钢零件放在磷酸盐溶液中浸泡,使金属表面获得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的过程叫磷化。

特点:磷化膜由磷酸铁、锌、锰盐所组成,颜色是灰色或暗灰色,它与氧化膜比有许多特殊物理及化学特性。

如它的厚度为5μm—15μm。

但不改变零件尺寸,抗腐蚀能力为氧化膜2—10倍以上,在空气等多种油中有一定抗蚀能力。

但在海水、酸、碱、氨气中及蒸汽中不能防止腐蚀。

如磷化表面再浸漆。

浸油后抗蚀能力可大大提高。

在400℃-500℃温度下,可经受短时烘烤,过高温度,抗蚀能力会降低。

磷化层与油漆有较高的结合力,还有润滑性能和图高的电绝缘性能,若在其表面涂漆后,更可提高耐静电压性能,与零件的结合力很好。

应用:在一般机械工业中,可直接用它作为机械零件防护层或油漆前底层。

3金属镀锌(属于电镀方式)锌是一种白色金属,锌密度7.17g/c m3,原子量65.38。

熔点420℃,金属锌较脆,加热到100-150时才有一定的延展性,250℃以上容易发脆。

镀锌层大多镀覆于钢铁制件的表面。

经钝化后在空气中几乎不发生变化。

在汽油或含二氧化碳的潮湿水汽中也有很好的防锈性能。

这是因为钝化膜紧密细致及镀锌层生成的碱式碳酸盐薄膜保护了基体的金属不在受腐蚀的缘故。

另一方面主要是锌有较高的负电位。

又有电化学保护作用,所以抗蚀性能相当优良。

钝化作用:锌镀层钝化后通常可因钝化液不同而得到的不同色彩的钝化膜或白色钝化膜。

彩虹色钝化膜的抗腐蚀性能比无色钝化膜高5倍以上。

这是因为彩色钝化膜比白色钝化膜厚,另一方面彩虹色钝化膜表面被划伤后,在潮湿的空气中,擦伤部位附近的钝化膜有对擦伤部位进行“再钝化”作用,修补擦伤,使钝化膜恢复完整。

因此镀锌多采用彩虹色钝化。

无色钝化膜外观洁白多用在日用五金,建筑五金,装饰上。

此外还有黑色钝化,军绿色钝化。

镀锌层经特种处理后,可染上各种颜色作装饰色用。

镀锌成本较低,镀锌层的厚度视镀件的要求而异,较厚而无孔隙,则抗腐蚀性能优良,镀层一般不低于5μm普通6-12μm。

镀锌的方法很多:有电镀,热浸镀,化学镀,喷镀和热扩散,以电镀应用为最普遍。

镀液分:(1)碱性镀液(2)中性或弱酸性镀液(3)酸性镀液碱性镀液有:a氰化物镀锌b锌酸盐镀锌c焦磷酸盐镀锌中性或弱酸性镀液:a氯化物镀锌b硫酸盐光亮镀锌酸性镀液:a硫酸盐镀锌b氯化铵镀锌其中氢化物镀锌,锌酸盐镀锌,氯化物镀锌,硫酸盐镀锌最常用。

氢化物属有毒需环保处理。

除氢处理:锌件在电镀过程中挂在阴极,电镀时,阴极上除沉积出锌以外,同时还析出部分氢,其中有部分氢会渗入镀锌的晶格中,造成晶格歪扭,使镀件应力增大,产生脆性。

另外镀件在酸洗,阴极电解除油时也会有这种渗氢现象。

使零件产生脆性而断裂,称为“氢脆”。

零件氢脆敏感性与材料的物理性能,抗拉强度的大小有关,抗拉强度越高,氢脆的敏感性就大,容易渗氢而造成氢脆断裂,尤其弹簧,弹簧片,高强度钢等重要结构件经电镀后必须进行除氢。

除氢可在装有循环装置的空气炉或油槽中进行。

除氢应在钝化前进行。

镀前应消除应力,镀后应除氢。

钝化作用:将锌镀层放入以铬酸酐为主组成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铬酸盐薄膜的工艺过程称为钝化。

(1)使镀锌层表面进行化学抛光,形成光亮表面。

(2)钝化膜可呈现不同的色彩,尤其是白色钝化可达到浅兰色的钝化膜。

近似铬镀层,可以作为装饰用。

也可钝化成军绿色和黑色等美丽的镀层。

(3)钝化膜可提高镀锌层抗腐蚀能力,延长镀件贮存和使用寿命。

4化学镀镍磷合金:是用次磷酸钠作还原剂而获得的一种表面镀层。

实际是镍磷合金。

(简称化学镀镍)是一种功能性镀层,是近年新发展的一种新型镀层方式,金属表面处理已从装饰镀层转移到功能镀层。

特性:除了防腐蚀和耐磨性以外表明镀层还可提高机械强度,热负荷,电性质和可焊性等。

特点:(1)镀层是非晶态无孔隙,对强碱的耐酸性,明显优于不锈钢,几乎不被强碱所腐蚀,耐酸性优于电镀铬层。

(2)覆盖能力强,分散性能好,对形状复杂的工件尤其是内壁形状复杂的工件具有电镀无法达到的优势(3)镀层尺寸精度高,仿真性能强,镀层硬度高,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力等多项指标均优于硬铬镀层。

(4)镀层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耐磨损性能极高,镀层本身对磨,无润滑时摩擦系数既为0.38。

(5)可以退镀(重新镀),但不能在原镀层上再增加镀层厚度。

目前应用范围:汽车工业,航空工业,机械工业,电器工业,纺织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前景广阔。

5镀铬:铬是一种微带天蓝色的银白色金属,铬层在大气中很稳定,能长期保持光洁,铬层硬度高,耐磨性也高,一般分光亮镀铬和硬铬两种。

作用:有装饰性镀铬和功能性镀铬,装饰性;如日常用品中为了防锈,美观等,功能性镀铬有磨损后零件再进行修复,镀上铬层,可提高耐磨寿命,如工、模、量、卡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