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山东考点)招生考试真题

2014年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山东考点)招生考试真题

2014年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山东考点)招生考试真题试卷一文艺常识卷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是( )。

2.在文学史上,有“元白”之称的是( )和白居易。

3.弗拉哈迪被称为“纪录片之父”,他的(《》)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

4.黑泽明,20世纪日本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代表作品(《》)是日本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5.中国四大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 )石窟。

6.巴洛克建筑起源于( ),这一时期的建筑,在审美趣味方面,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在建筑观念方面,追求自由、开放,打破建筑、绘画和雕刻的界限。

7.“书圣”( )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8.(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之一,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其代表作品是《歌集》。

9.《公民凯恩》是( )自编、自导、自演的成名代表作,是美国和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0.奥地利作曲家( )被誉为“音乐神童”。

11.( )是一种常见的布光方法,就是用主光、辅助光、轮廓光来布光。

二、选择题1.是先赛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A.《诗经》 B.《水经注》 C.《山海经》 D.《老残游记》2.下列人物中,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是。

A. 嵇康 B.阮籍 C. 山涛 D. 朱耷3.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也是田园诗的开辟者。

A. 东汉 B.东晋 C.西汉 D.魏国4,《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

A. 刘禹锡 B.陈子昂 C. 曹操 D. 屈原5.《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悼亡妻》等词的作者是。

A.苏辙 B.苏轼 C. 杜甫 D. 辛弃疾6.元代文学的主流是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

A. 京剧 B.戏曲 C.小令 D. 散曲7.汤显祖的代表剧作是,写贵族小姐杜丽娘和柳梦梅冲破礼教的束缚,历尽艰险,终于结为夫妻的故事。

A.《牡丹亭》 B.《西厢记》 C.《长恨歌》 D.《桃花扇》8. 是中国成就最高的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四百九十一篇,大都为妖狐神鬼故事。

A.《儒林外史》 B.《聊斋志异》 C.《西游记》 D.《搜神记》9.下列影视奖项中,非电影奖项的是。

A. 金鸡奖 B.奥斯卡金像奖 C.金鹰奖 D.金棕榈奖10.下列导演中,不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是。

A. 黄蜀芹B. 张艺谋 C.吴子牛 D.陈凯歌11.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品是。

A.《伊万的童年》 B.《一个国家的诞生》 C.《战舰波将金号》 D.《母亲》12.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擅长画竹,诗文写得很不错,他的诗歌比较关注民众疾苦,代表作品如《潍县蜀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此外,《题竹石画》也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作。

A. 郑燮 B.朱耷 C.金农 D.汪慎13. 1958年5月1日,中国内地第一座电视台开始试播黑白电视节目。

A. 中国电视台 B.人民电视台 C.北京电视台 D. 中央电视台14.《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导演是。

A.黄渤 B.王宝强 C.徐峥 D.陶虹15.美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

A.伊莎多拉·邓肯 B.乌兰诺娃 C.杰克逊 D.布兰妮三、名词解释1.四书五经2.莫言3.古希腊戏剧4.元杂剧5.《天鹅湖》6.蒙太奇7.中国第六代导演8.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四、简答题1.在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关系有哪些表现形式?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2.你如何看待魏晋文化现象?3.简述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特征。

五、论述题王牌新闻栏目《焦点访谈》,可以说是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这一对中国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的舆论监督节目,在2013年迎来开播20岁的生日,央视对该节目进行了改版,加强突发性新闻的深度报道,加大社会民生类节目的比例,并在主持人播报方式、演播室包装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与此同时,比《焦点访谈》更加“老字号”、多年来保持“收视之冠”的《新闻联播》也进行了调整。

请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试卷二影视评论卷观看微电影《拾荒少年》,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影视评论。

说明:1.本片在拍摄过程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从一个角度或是几个角度完成你对本片的分析。

2.观点准确,层次鲜明,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2014年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山东考点)招生考试真题参考答案试卷一文艺常识卷—、填空题1.屈原2.元稹3.北方的纳努克4.《罗生门》5.麦积山6.意大利7.王羲之8.彼特拉克9.奥逊·威尔斯10.莫扎特11.三点式布光二、选择题1、C2、D3、B4、B5、B6、D7、A8、B9、C 10、A11、C 12、A 13、C 14、C 15、A三、名词解释1.四书五经: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的合称。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是古代必考的内容;而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2.莫言:原名管漠业,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

一起。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爆炸》《枯河》《拇指铐》,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高粱酒》,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

3.古希腊戏剧:是指大致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之间的古希腊世界的戏剧。

当时古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雅典城同时也是古希腊戏剧的中心。

雅典的悲剧和喜剧也包括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得最早的戏剧形式之中。

古希腊的剧场和剧作对西方戏剧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4.元杂剧: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

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

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5.《天鹅湖》:原为柴可夫斯基于1875-1876年间为莫斯科帝国歌剧院所创作的芭蕾舞剧,于1877年3月4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之后作曲家将原作改编成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天鹅湖》组曲,组曲出版于1900年11月。

《天鹅湖》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剧,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6.蒙太奇:法语“montage”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相对于长镜头电影表达方法。

即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即剪辑)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了时空上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两个基本类别。

7.中国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导演。

代表导演包括张元、陆川、王小帅、娄烨、王超、路学长、管虎、贾樟柯等。

他们的影片没有通过制造幻觉的快感向市场妥协,而:多地关注那些出于禁忌而“不可言说”的社会现实,更显出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真诚。

注重以电影为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普通/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新一代青年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镜头下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8.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

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

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的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

它是从内容到形式的美学革命,是对传统电影的突破。

四、简答题1.在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关系有哪些表现形式?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画面的关系一般分为声画同步和声画错位两种,声画错位又分为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两种形式。

(1)声画同步指画面中的发声体同进同出,即同时呈现又同时消失,让声音情绪和画面情绪达到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完全吻合,达到更加逼真和可信的艺术效果。

(2)声画并行即并肩而行,声音和画面内容既不一致也不相辅相成,也不是相对立,而是双车轨道,各行其道,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自朝各自的方向延伸,这种组合,可以增加容量,有时可生发新意。

(3)声画对立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内容相悖相反,声音不是画面的附属或补充,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或营造某种情绪,暗示某种思想,声画对立产生了新的表象,形成了新质,有时可以成为隐喻蒙太奇。

2.你如何看待魏晋文化现象?魏晋文化从文化史、精神史、思想史的角度看,是辉煌、灿烂的一代。

魏晋文化产生于民族大融合时期。

(1)魏晋文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各民族之间杂处而居,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融合。

(2)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后来的土族庶族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从本质上讲,便是封建阶层内部的一种最全面的分野。

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这种分野的形成是封建社会的最终确立,也并不为过。

(3)这一时期受魏晋文化影响,大量的北方居民南迁,他们带去了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甚至可以说,奠定了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基础。

(4)魏晋之时阶级矛盾尖锐,于是,不少的文人明哲保身,转而饮酒作乐,傲啸山湖,于是有了著名的竹林七贤。

魏晋清谈,名士风流,纵论玄学,高谈佛道,出现了不少的玄言诗、山水诗、哲理诗,对于两宋时程朱理学的形成影响至深。

3.简述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特征。

古典主义戏剧在欧洲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形成,17世纪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在欧洲戏剧界曾占据支配地位,到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后逐渐消失,其特征为:(1)古典主义戏剧崇尚理性,蔑视情欲。

理智和感情的矛盾是构成戏剧冲突的基本内容,而最终都以理智的胜利为结局。

(2)古典主义戏剧家把古希腊、罗马戏剧奉为典范。

他们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大多来自古代戏剧、史诗、神话和历史。

古代英雄人物尤其成为他们的描绘对象。

但是他们关心的不是历史真实,而是借古人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

(3)古典主义戏剧十分强调规范化。

主要的法则是:戏剧创作必须遵守地点、时间和情节一致的“三一律”;人物塑造需要符合固定的类型,戏剧体裁有高低尊卑之分,悲剧被视为“高雅的”体裁,只能描写国王和贵族,喜剧被视为“卑欲的”体裁,只能描写市民和普通人;戏剧语言讲究准确、高雅,合乎逻辑;演员要按规定的程式来表现角色的感情;舞台场面追求对称、浮华和宁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