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11.3.1管理控制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专职管理人员和各作业组负责人组成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特点,分工序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完善环境保护体制,层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在施工全过程中跟踪监督、检查、监控、测量,及时了解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完善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2)制定严格的奖惩条例,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使加强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周边环境得到妥善的保护。
见框图5.5.1-1《环境保护保证体系框图》。
一、11.3.2 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施工过程中避免施工现场中出现不必要的障碍,处置好设备及材料的存放,保持现场整洁和道路畅通。
(2)在干燥地面开挖土方时,洒水降尘,保持土壤湿度。
(3)工地内存放的砂石材料、建筑垃圾集中堆放,采取洒水或遮盖等措施,防止大风扬尘。
(4)安排洒水车,对便道不定时洒水,保持路面湿润不起尘。
(5)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的管理
(6)对燃料、油料、化学品、酸液、施工废水、泥浆及有害气体和尘埃等进行预处理后,设沉淀池统一存放处理,杜绝就近排放,污染农田现象。
(7)施工占地范围之外的植被、树木,尽力维持原状。
(8)做好场地周边的排水沟槽,边坡防护,防止发生土壤冲蚀。
(9)禁止在施工现场熔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及其它会产生有害烟尘、恶臭气体的物质,禁止用有毒化学物质做注浆防水剂,有毒有害废弃物不得用于回填。
不得污染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
(10)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
保持运输车辆的车容整洁,车厢完好。
车辆装载防止过满,对易产生扬尘的车辆用蓬布遮盖,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冲洗槽,配备高压水枪,车辆经过冲洗后方可进入市区,禁止超载、超高、超速行驶。
12.便道落实情况
本标段地处黄河沿岸,沟壑纵横,山势陡峭,为典型的山岭丘壑区。
主线是我部主要的工程量所在地,大量的地材、主材、设备均要进场,但山区无路可走,进场以来,组织相关人员查看现场,确定施工场地、选择修筑便道的线路和走向。
并组织设
备进场,先后组织进场7台挖掘机,10台TY20吨挖土机,3台ZL50装载机,1台压路机,2台洒水车,3台13 m3内燃式空压机,4台3.5 m3空压机。
便道路面设计标准宽度7.5m,回头曲线处宽度12m,每200m设置错车道1处。
基层采用50cm厚灰土处理,面层铺筑50cm石渣。
便道走向布置图见《总体布置图》。
13.初步现金流动估算年度计划表
本标段现金流动主要为人员工资及材料款。
主要材料为钢筋、水泥、砂石料、钢绞线。
根据本合同段总体施工计划及各个部位主要材料需求量及各种材料的参考单价特编制资金估算表。
见下表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