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在摄影中作用在摄影术中,最重要的就是光线的来源,而光与影的组合,就像明与暗的对比,只要拿捏至恰到好处,都能创造令人惊艳的图像,所以说光影是拍好照片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只要善用得宜,就能为影像带来画龙点睛之效光就是光线,摄影的灵魂就是光线。
光线在摄影中起到塑造被摄物质感、形体作用,如果被摄物是人,也起到塑造性格、神态、情绪等作用。
影其实是光的附带属物而已,没有光也没有影,主要起到一个方向感和空间感的作用。
在摄影中,光影的变化是依据被摄物来调整的,即使被摄环境有着不可主观改变的情况,也要根据情况适时主观调整,每一种光影的变化都有着它的作用光影作为我们现实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一种事物,我们对光影的接触非常多,了解也比较广。
客观物质世界能够被人的视觉感受,靠的是光的作用,然而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同样依赖于光影。
有了光,摄像机就能进行正常的拍摄工作;有了光,所拍摄的被摄体就能呈现出多面的不同的画面形象;有了光,我们想要表达和表现的主题、思想就能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可以说,影视艺术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用光影在作画,用光影在写意。
银幕画面上的影像的形状、轮廓、结构、色彩、明暗、情调等,均受光影的作用和影响。
在电影中光线不仅给予画面上的形象以物质生命,而且赋予了它们艺术生命。
在影视作品中,光影不仅仅是呈现客观事物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画面造型语言。
光影在画面造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摄影造型中常用的基本手段。
在影视创意中要有“光影”的造型意识,调动“光影”的造型手段,才能达到艺术效果。
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光线的变化可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形式感、空间关系以及质感;塑造角色性格特点、心理变化。
以光影做传播媒介,运用光影的形态,动与静、虚与实、轻与重来改变人的视觉概念,创造一种新的美学意境,渲染环境气氛,表达思想感情,为画面造型增添新的艺术魅力。
因而,在影视创作过程中,要在了解光影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空间,扩大光影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首先,光影可突出事物的空间和立体感,增加画面的层次和质感。
利用光影揭示所描述对象的空间范围、周围环境和透视关系,创造空间感。
利用场面调度、色彩、影调、摄像机的运动在二度平面上创造三度空间是达不到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利用光影的变化才能体现出纵深空间感来。
此外,光影还在画面构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光线决定着画面的色调,影响被摄体表面质感的再现。
例如拍摄海洋、沙漠、雪景等特殊景物时,由于景物本身起伏较小,在直射条件下反差极小,缺乏层次和质感,如能有效利用光影的变化,使沙漠的波纹、雪地的起伏、海洋波浪的光影突出,就可以使这些景物的层次和质感增强。
在电影《星球大战》中,对所摄对象空间感和质感描述最为形象突出的是对西斯大帝面部的拍摄。
影片中,西斯大帝作为黑暗势力仅存的力量,由于自身年龄及体力的缘故,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年老虚弱但又充满邪恶力量的人物。
影片中西斯大帝脸部布满褶子,纹路清晰可见,眼窝深陷而又充满血色,加上其头部所带的帽子,使其脸部始终处在阴影之中,这就从整体上给人一种狰狞邪恶阴暗的感觉。
影片通过对其面部的空间感及质感塑造,完整的将这个人物的性格及年老体衰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也正是由于其自身的虚弱,他才会不断寻找新的爪牙,蛊惑正义的一方走向邪恶。
因而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对光影的有效设置和利用,突出所描述对象的空间感和质感,表现对象的特质,以此将更多的信息呈现给观众。
其次,渲染环境,烘托氛围,塑造人物形象利用光线渲染和烘托环境,形成特定的艺术气氛。
合理的光影设置可以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例如阴冷的牢房中,地面上铁栏的光影使人压抑。
在影视作品中应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巧妙合理地利用光影构成情调,喧染气氛。
而人物形象是影视叙事的主体,影视人物形象不同于文学的人物形象,他是活动的视觉化的形象,除了演员的表演和服、化、道造型以外,光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
摄影光线不仅应该可以刻画出人物的气质和性格,还应该呈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而这正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动力。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运用光影来塑造电影中运动变化的人物形象,具体来说就是人物造型光的整体设计,这里涉及叙事、情节、时空、环境、气氛和角色心理等诸多因素,即需要统一,也需要变化。
在影片中,用光对于摄影师刻画人物,塑造人物性格特点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会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设计某种特定的光效。
《星球大战》中则很好地利用了光影的变化来塑造主人公安纳金的成长变化。
年幼时的安纳金作为奴隶不断为追求自由而努力,在影视创作过程中,则以亮丽的光线为主,对其脸部的拍摄通过正面光线的加强也体现出一个幼年儿童的天真与天分。
这些从整体上塑造了少年安纳金追求自由、解放及成长的人物形象。
随着年轻的绝地武士的不断成长,在与西斯大帝的不断接触与迷惑下,在塑造青年时的安纳金时,对其光线的运用开始转向暗淡半阴影状态,整个故事给人以阴郁黑暗的感受,在光与阴影的转化过程中,体现着该人物心理的变化,由于自身认识的不足以及不当的追求,安纳金逐步受西斯大帝迷惑,开始有阳光走向阴暗,最后电影在展现安纳金人物的时候,开始主要使用阴影来塑造,在此阶段,安纳金也彻底走向了背叛邪恶的一面。
故事的发展总有转机的一面,走向邪恶的安纳金并没有使绝地武士彻底失去希望,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安纳金的儿子——小天行者卢克出现,通过卢克的感化,是安纳金再次发现内心深处善良的存在,也正是在整个故事的结尾,年轻的卢克将父亲感化,安纳金从此觉悟,将西斯大帝推向地狱,故事结尾父子相认的时候,当安纳金摘下面具,再次露出自己本身的面目的时候,电影将正光打向安纳金的脸部,虽然面部丑陋,但是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阴郁,展现给观众的是为人父亲的善良的一面。
可以说故事在塑造主人公安纳金时,由光亮变为阴影,再由阴影走向光亮,展现出安纳金的心理变化,人物从正义走向邪恶,再由邪恶转会正义,运用光影很好的塑造了人物。
总之,光影作为视觉元素,在影视作品中不仅起到还原事物原貌的作用,而且是完善影视作品造型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它可以创造影片节奏、环境氛围、艺术风格,同时也被用来展示和刻画人物性格,甚至也可以被用来表达思想主题。
光影在影视艺术造型中的作用如此之大,要有效充分的对光影加以利用,还应掌握光影自身的属性、特征、变化规律及变化中的特定形态,捕捉光影在影视构图中蕴含的审美要素。
有人说摄影摄像就是光影的艺术,光影对摄影摄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摄影、摄像越来越凸显出它在检察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广大检察系统的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掌握过硬的摄影摄像技术。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如果想要拍摄出好的图片影像效果,除了对摄影、摄像器材本身性能的熟练掌握,更应该在摄影、摄像过程中注意对光线、镜头处理等方面进行熟练运用。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对光线运用的一些感悟和看法。
光线在电视画面造型中有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名摄影、摄像工作者,在工作中须臾也不能离开光线,离不开对各种光线所构成的特定画面造型效果的甄别、判断和选择。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光的基本特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我们把世界上的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大类自然光源是指自然界固有的非人造光源,诸如天体(日、月、星等)光源。
人工光源又可分为火焰光源和电光源两类。
在电视摄像中,除了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中的火焰光源之外,对电光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具体到摄影、摄像用光,室外拍摄虽多采用日光照明,但有时也需要用适当的电光源作补充;室内拍摄在很多情况下都要依靠电光源来进行照明,以完成拍摄任务。
二、按照光的照射特点我们把其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直射光线;直射光线是指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
诸如晴朗天气下的阳光、聚光灯照明都属于直射光线。
第二种是散射光线;散射光线是指在被摄体上不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
比如阳光经云层遮挡形成的散射天光,经柔化的灯光照明都属于散射光线。
第三种是混合光线。
混合光线是指既有直射光线又有散射光线的混合照明光线。
在实际的拍摄现场这种光线经常出现,它具有上述两种光线的特点并有较完美的造型性。
三、按照光的照射方向我们又把光具体分为:顺光、侧光、逆光三种光线形态(1)顺光:即光源从摄像机方向照明被摄对象,其影子直接投在背光面而被遮没,被摄对象表面均匀受光,画面上看不到较暗的调子及由暗到亮的影调变化,能较好地表现景物固有的色彩,构成一种平调照明。
顺光照明由于能防止多余的或干扰性的阴影,因而用以表现人物面部,能掩饰皮肤皱纹和松弛的部分,能使人物显得年轻。
顺光用来处理杂乱的场景可使画面背景显得较为干净和明亮。
顺光照明由于不能通过光线形成影调变化,因而不适于用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状和表面质感。
它不适宜表现大气透视现象,被照明对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不强。
(2)侧光:即当光源照射方向与摄像机镜头光轴方向成左右90’角时,被摄对象受光面和背光面各占一半,投影于一侧。
被摄对象会形成由亮面到次亮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和次暗面等一系列极为丰富的影调变化,层次感和立体感较强。
侧光不仅突出了物体表面的细微起伏和凹凸不平的变化,而且使整个被摄物投射出很长的夸大了的阴影。
表面粗糙的物体在侧光照明下可获得鲜明的质感。
在场景布光中,用侧光容易得到明暗对比强烈、景物亮度反差较大的画面效果;在表现人物的全身形体动作时,侧光所形成的光影对比能加强人物动作的力度。
但如果用侧光表现人物的头部,其整个外貌可能会由于某些部位的突出或隐没而变形。
(3)逆光:即当光源照明方向与摄像机镜头方向相对,并处于被摄对象身后时,被摄对象处在逆光状态。
此时光源、被摄对象和摄像机形成了约为180‘的水平角。
除一条明亮的轮廓线外被摄对象正面看不到受光面,只能见到背光面。
如被摄体是半透明或透明的,那么被逆光透射的被摄体在画面上显得更加明亮,色明度大大提高。
例如:暗黄色的树叶在逆光下变成了金黄色、明黄色。
逆光照明能突出在暗背景中的被摄对象的轮廓线条,形成暗背景、亮轮廓、暗表面的强反差画面。
逆光还能加强大气透视效果,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以上我们详细介绍了光的基本特性,认识光的基本特性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的利用光,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在摄影、摄像中的具体用光特点。
(1)时间上:图片记录的仅是瞬间的光色变化,只要瞬间中光线满足了造型要求,就能得到一幅完美的图像。
因此,许多新闻摄影常用闪光灯等瞬间光源来进行现场实拍照明。
电视画面记录的是一段时间的光色变化。
它不仅对光源产生了时间上的可持续性要求,而且还涉及到光色正确还原和影调、色调衔接等问题。
所以,瞬间光源是不能用作电视用光的光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