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台车设计
计算书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隧道衬砌台车设计计算书
一、台车系统结构概述
本台车适用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市地铁2号线工程项目,湾家站至红旗西路站区间、红旗西路至南松路区间隧道衬砌的模筑混凝土施工。
台车系统由模板系统、门架支撑系统、电液控制系统组成。
支收模采用液压控制,行走采用电动自动行走系统。
模板结构:
台车模板长度为9m,共5榀支撑门架,门架间距为2.05m;上上纵连梁3根,单侧支撑连梁4根(结构见台车设计图)。
面板Q235,t=10mm钢板;
连接法兰-12*220钢板;
背肋,[12#槽钢,间距300mm;
门架采用H2940*200*8*12型钢;
底梁采用H482*300*11*15型钢;
上纵连梁采用H200*200*8*12型钢;
侧面模板支撑连梁采用双拼[16a#槽钢。
顶升油缸4个,侧向油缸4个,平移油缸2个;行走系统为两组主动轮系和两组被动轮系组成。
电液控制系统一套。
二、设计计算依据资料
1、甲方提供的台车性能要求及工况资料、区间断面图纸;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4、《结构设计原理》
5、《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30—2002)》
6、《钢结构设计与制作安装规程》
7、《现代模板工程》
三、结构计算方法与原则
台车的主受力部件为龙门架、底粱、上部纵联H钢及钢模板,只需进行抗弯强度或刚度校核。
根据衬砌台车结构形式,各主要受力部件均不需要进行剪切强度校核和稳定性校核。
四、计算荷载值确定依据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式以20立方米/小时计。
混凝土初凝时间为t=4.5小时。
振动设备为50插入式振动棒和高频附着式振动器。
混凝土比重值取r=2.4t/m3=24kN/m3 ;
坍落度16—20cm。
荷载检算理论依据;以《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中附录A执行。
钢材容许应力(单位;N/mm2)
五、衬砌台车载荷计算:
台车长度L=9m,衬砌厚度为0.3m。
1、浇筑时混凝土温度取T =10℃,泵送混凝土按20 m3/h计算,由隧道断面衬砌厚度
及衬砌台车总图,可计算出每小时衬砌高度,即浇注速度。
V=20/(9*2*0.3)=3.7m/h。
可求出新浇混凝土对模板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Pmax1=0.22*r*t*β*V1/2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系数,当坍落度≥11cm时,
取β=1.15;
t—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t=200/(T+15),实际混凝土初凝时间在5小时左右;
Pmax1=0.22*r*t*β*V1/2
=0.22*24*5*1.15*3.71/2 =58 kN/m2
2、施工荷载按《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0113—2005)》中取定(不计算风,雪荷载)。
Ps=2KN/m2
总荷载Pmax =58+2=60kN/m2
安全系数取k=1.2,得
P =1.2*60kN/m2=72kN/m2
六、模板的强度与挠度验算
1、面板验算,取模板的最大侧压力P=72kN/m2
强度验算
面板为10mm厚钢板,肋板间距300,取1mm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荷载为:q=0.072×1=0.072N/mm
面板的截面系数:
W=1/6·b·h2=1/6×1×102 =16.7mm3
I =1/12·b·h3=1/12×1×103 =83.3mm4
Max= qL2 /8=0.072×3002 /8=810N.mm
应力为:δmax=Max/W
=810/16.7=49N/ mm2 < 215N/ mm2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跨中的挠度
y=5qL4/(384EI)=(5*0.072×3004)/(384×2.1×105×83.3) =0.43mm<1.5mm
满足要求。
2、肋板验算
肋间距300mm,采用[12#槽钢,支撑在法兰上,法兰间距1500mm,荷载
q=0.072×300=21.6 N.mm
[12#槽钢截面系数W=62×103mm3
惯性矩I=390×104mm4
肋板为简支梁。
q=21.6N/mm
M=qL2 /8=61×105N.mm
Max=61×105N.mm
强度验算δmax=Max/W=61×105 /(62×103)
=98N/ mm2 <215 N/ mm2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跨中的挠度
y=5qL4 /(384EI)
=(5*21.6×15004 )/(384×2.1×105×390×104 )
=1.73mm
y/L=1.73/1500=1/867<1/400。
满足要求。
3、法兰验算
法兰选用12*220钢板。
均匀外压力作用下的筒壁内力只有周向力,无弯矩。
周向力按公式N =P *R 计算。
式中P ——外压(N/mm2)
R ——外圆半径(mm)
N =P*R =0.072*5100=367 N/mm
δ= N /A
=367*(1500/2)/(12*220)= 104N/mm2 <215 N/mm2
满足要求
七、门架验算(3D3S)
一、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181-200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二、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圆表示支座,数字为节点号)
单元编号图三、几何信息
各单元信息如下表:
四、荷载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
(一). (恒、活、风) 节点、单元荷载信息
1.节点荷载
2.单元荷载
**以下为单元荷载汇总表:
单位:力(kN);分布力(kN/m);弯距(kN.m);分布弯距(kN.m/m)
(1).工况号: 0
*输入荷载库中的荷载:
单元荷载分布图:
单元荷载序号1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2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3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4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5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6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7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8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9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10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11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单元荷载序号12分布图(实粗线表示荷载作用的单元)
**以下为单元荷载图:
单位:力(kN);分布力(kN/m);弯距(kN.m);分布弯距(kN.m/m)
第 0 工况单元荷载简图
(二). 其它荷载信息 (1). 地震作用 无地震 (2). 温度作用
(三). 荷载组合 (1) 1.20 恒载
五、内力位移计算结果
(一). 内力 1.工况内力 2.组合内力 3.最不利内力
最不利内力表 (N Q(kN)M(kN.m)(m))
各效应组合下最大支座反力设计值(单位:kN、kN.m)
轴力 N 包络图(单位:kN)
弯距 M3 包络图(单位:kN.m)
4.内力统计
轴力 N 最大的前 10 个单元的内力 (单位:M,KN,KN.M)
组合序 位置
轴力剪力Q2 剪力Q3 扭矩1 0.000 258.4 0.0 0.0 1 0.000 258.4 0.0 0.0 1 2.291 -14.7 -9.1 0.0 0.0 1 0.000 -14.7 9.1 0.0 0.0 1 0.000 -301.1 -117.9 0.0 1 0.059 -118.0 1 0.000 0.0 1 0.000 129.1 1 2.180
301.1
轴力N 最小的前10 个单元的内力(单位:M,KN,KN.M)
(二). 位移
1.工况位移
2.组合位移
第1 种组合位移图(黑点表示最大位移所在节点单位:mm) “X向位移”最大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Y向位移”最大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合位移”最大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Y向位移”最小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Z向位移”最小的前10 个节点位移表(单位:mm)
六、设计验算结果
本工程有1种材料:Q235钢(A3钢)
设计验算结果表(强度和整体稳定为(应力/设计强度))
按“强度应力比”统计结果表
附录
双拼普通槽钢截面示意图
宽翼缘工字钢及热轧H型钢截面示意图
热轧无缝钢管与电焊钢管截面示意图
20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