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①理论来源: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 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主要内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 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
础上。 【三个揭示一个建立】
(3)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 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 义制度。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
思想理论 斗争
自主阅读12页【相关链接】,理解斗争形式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 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 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有西方评论者认为“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 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 )
A.提出空想社会主义,设计未来美好社会 B.主张改革社会弊端,反对资产阶级统治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指导工人阶级斗争 D.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练一练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被称为科 学社会主义。下列对“科学”一词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合理构想 B.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C.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揭开资本主义剥削 的秘密 D.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练一练
西方有一些学者曾合著了一本《资本家宣言》。在这本书中,这些学 者认为资本家发财致高是“由于节约和对于劳役所得做出的牺牲性储蓄, 再加上大胆、富于想象力和聪明狡黠的投资”。这一观点( )
知识归纳
科 1、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学
社 会
2、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主
义 的
3、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创
立 4、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011.社会主义运动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 2.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思考问题:巴黎公社运动的有何意义?
(一)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第一次尝试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布成功。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 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它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是无产阶级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 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 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理 本论 目 小 结
实 践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
社会 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创立 的条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件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社会
主义
从一 2、十月革命
国到
多国
实践
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练一练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 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的历史性飞 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
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
朝鲜
越南
老挝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③阐述理想目标: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理想目标---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
解放的道路。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 想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2.必要性: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 会主义应运而生。
【议题讨论】
阅读13-14页
说说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
探究与共享的
文字材料 科学社会主义?
提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1)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 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 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 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 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 《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A.是正确的,因为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创造的 B.是正确的,因为工人干一天活,资本家给工人一天工资,这是公平交 易,不存在剥削 C.是错误的,因为资本家是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 的 D.是错误的,因为资本家是靠投机钻营,特别是靠采用新技术、改进技 术设备和加强管理面发财致高的
练一练
1.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 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 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 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②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③社会主义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断扩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议题讨论】
阅读12页
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
探究与共享
的文字材料 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提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仅从理性、正义等原 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2)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 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 会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和正确途径(阶级斗争)。
(1)时间: 1917年 。 (2)领导力量:以列宁为代表的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人 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 配。 (4)意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 无产阶级 专政,确立 了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 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 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 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 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 人运动。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 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1895年8月5日, 恩格斯因患晚期食道癌在位于泰晤士河边的寓所内逝世。
古巴
(2)道路是曲折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 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3)前途是光明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 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是不可动摇的。
(4)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 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社会
主义
产生
学
历史 条件
2、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
习
目
标
科学 1、两个伟大发现
社会 主义
的创 2、《共产党宣言》发表
立
1、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社会 主义
2、十月革命
从一
国到 3、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思考: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哪些?这些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
(1)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 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2)剩余价值学说
②主要内容: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 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 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 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三揭一找一指】
(3)两大理论基石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 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 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 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多国
实践
4、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 2.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
(1)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 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2)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 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2)剩余价值学说
①理论来源: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