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工程复习材料
一、填空
1.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最大区别在于,生态工程考虑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设计特点,是有利于人类和自然两者的设计,生态工程的工具箱包括全世界能提供的所有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物种。
2.生物工程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对自然关系产生干扰,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完全有可能对自然界乃至人类构成威胁。
3.生态工程中,加环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根据加环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它们归纳为5类:
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和加工环
4.我国环保工程粗略地可划分为5类:
无少废工艺系统、分层多级利用废物生态工程、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废物循环、再生系统、污水自净与利用生态系统、城乡结合生态工程
二、名词解释(还有1题是老师上课讲过的)
1、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狭义的)指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开发新物种或新变异体,以满足人类多种需要的先进技术。
3、xx或海岸带生态工程
利用海滩及海岸带的第一性生产力(自然的或人工的)为主要成分组建的海滩生态系统,具有保滩护堤、减轻污染、保护海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低投入高产出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这就是海滩或海岸带生态工程。
4、黑箱原理
该原理认为:
描述和预测系统的行为,并非要完全知道系统以下层次的构成,了解该系统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只需要有第一层次的资料,第二层次的资料是不必要。
在复杂的生态系统研究中,重要特征的定性解释和预言,比非重要特征的准确阐明更有价值。
5、物种耐性原理
(一种生态的生存、生长和繁衍需要适宜的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和过量都会使该生物不能生存或生长、繁殖受到限制,以致被排挤而消退。
换句话说,)每种生物有一个生态需求上的最大量和最小量,两量之间的幅度,为该种生物的耐性限度。
由于环境因子的互相补偿作用,一个种的耐性限度是变动的,当一个环境因子处于适宜范围时,物种对其它因子的耐性限度将会增大,反之,则会下降。
6、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
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之上,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乔木、灌木、棕榈、竹类等)与其他栽培植物(如农作物、药用植物、经济植物以及真菌等)和动物,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序安排在一起而进行管理的土地利用和经营系统的综合。
7、生态位
生态位也有译成“生态龛”或“小生境”,它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之为其生态位”。
8、自组织
自组织或自我设计,是系统不藉外力自己形成具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也即生态系统通过反馈作用,依照最小耗能原理,建立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使之发展和进化的行为,这一理论即为自组织理论。
三、简答题
1、生态工程学核心原理
(1)整体性原理
(2)协调与平衡原理
(3)自生原理
(4)循环再生原理
2、生态工程学生物学原理
(1)物种共生原理
(2)生态位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生物多样性原理
(5)物种耐性原理
(6)景观生态原理
(7)耗散结构原理
(8)限制因子原理
(9)环境因子的综合性原理
3、生态工程学原理
(1)结构的有序性原理
(2)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3)功能的综合性原理
4、能量系统模型中的基本符号
课本第47-48页,由于符号画不上去,大家自己整
5、生态恢复的内容
生态恢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
生态恢复的有关内容可以概括为:
(1)从生态和社会需求出发,实现生态恢复所期望达到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2)恢复能够达到上述效益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通过对系统物理、化学、生物甚至社会文化要素的控制,带动生态系统恢复,达到自我维持状态
四、论述题
1、生态工程学的产生背景
课本第4-5页,由于内容太多,大家自己整
2、我国生态恢复面临的三个重大课题
我国生态恢复任务繁重,一下几方面的研究尤为紧迫:
(1)我国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又因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各类生态系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有的甚至十分严重,亟待恢复和重建;需要通过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扭转逆行演替的途径和方法,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重大工程相续上马,如何加速这些地方的生态恢复已是燃眉之急。
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小水库,库区内的生态恢复一直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也是各方面关心的重大问题。
(3)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中的生态恢复业已提上议事日程;工业化国家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以及今天为生态恢复所做的大量工作,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保护中的实施所涉及的6个方面
(1)保护自然资源
制定出台一系列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如适当的资源定价、提高资源开采税和污染税等;鼓励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特别是保护性利用和综合利用等;加强宣传教育和科技开发。
(2)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在减少能耗和能源需求的同时,大力开发风力、水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3)倡导绿色(无污染)工业,建立无(少)废工艺系统
进行工业系统的内环境治理,如新建工长或工业项目要加强无污染工艺的设计,建立废物再生和利用系统,包括废热源的再利用、工业废渣的资源化、一些工长废水的净化和再循环利用等,达到无废或少废,亦即无污染或少污染。
(4)研究实施分层多级综合利用废物的生态工程
这类生产工艺系统的特点是使每一级生产过程的废物都变成另一级生产过程的原料,且各环节比例适当,使所有废物均被充分利用,力争达到“零排放”。
(5)提倡持续农业
持续农业就是生态农业,要大力提倡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避免单一经营;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要大力提倡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避免大面积化学污染等等。
(6)保护生物多样性
关键在于防止自然生境的退化,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健康状态。
注意力不仅要放在保护区和珍惜濒危物种、种子库上;而且要放在许多人类活动中,要正确评判物种的意义,适度把握人类的需求,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切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资源。
五、材料分析题
选择、判断和材料分析题不在上述材料里,课本第50-64页生态系统能量模型实例也要稍微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