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分析
7.7 11..39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5
-7.8 -10
-15
-14.8
2013年排名
-20
GDP:世界55,欧盟1,美国2,中国3,俄罗斯8。
人均GDP:世界106,美国9,欧盟26,俄罗斯49,中国
《产业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课堂报告 第六小组
俄罗斯与欧盟乌克兰危机的政治经济博弈
符云川 IPE 2013101009 王雅颂 IPE 2014101327
目录:
Chapter1 乌克兰危机发生背景 Chapter2 危机发展梳理 Chapter3 危机后果 Chapter4 俄欧博弈方式 Chapter5 博弈示例:天然气产业 Chapter6 危机未来的政治经济学预测
15
中国
俄罗斯
乌克兰
14.2
10 5 0
7.8 6.4
10 7.6 5.9
89..32 5.1
-0.2
9.1 45..72
91.04 7.3
12.1 10.1
11.3
12.7
7.2 6.4 87..23
2.7
87..59
9.6
5.2 2.3
9.2 10.4 9.3 4.52 45..32
7.7
3.4 0.2
能源:能源生产不能满足本国需要,90%的石油和大部分 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大部分原材料也需要从俄罗斯及其他 加盟共和国输入。
Chapter2 乌克兰危机发展梳理
街头政治阶段 克里米亚危机阶段 东部动荡阶段
反对派通过街头抗议活动夺取政权阶段
2013 年11 月21 日—2014 年2 月22 日
主要起因:2013年11月,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中 止了前任总统一直力推的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 易协议,转而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
马航客机被击落后欧洲上空民航客机图
Chapter3 乌克兰危机后果
加剧国内政治经济动荡 增加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紧张 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新变数
• 国家面临分裂
加剧国内政治经济动荡
• 经济陷入危局
随着乌克兰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今年乌克兰经济会非常困难;
东部地区的武装冲突严重破坏了顿巴斯地区的经济以及基础设施;
历史文化背景
现实概况:区域割裂,对俄欧态度不同
亲俄罗斯的东部:东乌克兰地区长期处于俄帝国内,信奉 东正教,俄语盛行,在文化传统上与俄罗斯亲近;在经贸 中与俄罗斯南部地区联系紧密、难以分割;东部地区聚集 了大量的俄罗斯裔乌克兰人,许多人同时持有俄乌两国国 籍。
亲欧盟的西部:西乌克兰地区受波兰影响较大,主要信奉 天主教,乌克兰语为主,更为亲近波兰等欧盟国家;西部 地区与波兰的经济关系更为密切;西部地区民众很多在波 兰有亲缘关系。
乌克兰经济增长对比图
者认为,乌克兰持续数年的经济危机已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最 大的威胁。 新世纪以来经济有所好转,但增长速度波动较大,缺乏稳定 性。在中东欧所有转轨经济国家中,乌克兰的经济危机最为 严重。进入21 世纪,乌克兰经济出现好转迹象。然而,随 着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乌克兰经济急转直下, 2009年出现高达15%的负增长,刚刚过去的2013年经济增 长率扣除通胀因素外也几乎为零。目前乌克兰年人均收入只 有约2542美元,大致只相当于中国的70%,不足俄罗斯的三 分之一
反对派通过街头抗议活动夺取政权阶段
2013 年11 月21 日—2014 年2 月22 日
2014年2月18日上午数以千计的示威者从市 中心的独立广场出发,向议会大楼方向前进, 要求议会恢复2004年宪法。当天,乌克兰示威 者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乌克兰卫生部2014年 2月19日说,截至2014年2月18日6时,冲突 已造成至少2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法新社 评论称,这是乌克兰国内示威活动持续近3个 月来最血腥的一天。
• 黑海舰队是俄国历史上的著名女皇——叶卡 捷琳娜二世于1783年创建的,至今已有200多 年的历史。在这200多年间,黑海舰队历经沧 桑,成长为一支世界闻名的海军舰队。它是 俄罗斯海军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俄罗斯的光 荣与骄傲。
东南部地区局势动荡阶段 4 月6 日至今
4 月6 日,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哈尔 科夫三州爆发亲俄居民的抗议活动,4月13日,亲俄武 装势力在乌克兰东部城市斯拉维扬斯克再度行动,促使 乌克兰政府开始调动全国安全力量启动“反恐怖主义行 动”。4月30日,乌克兰国防部长图尔奇诺夫宣布,乌 武装力量进入全面战备状态,决定征兵。5月12日,乌 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成立独立“主权 国家”。
2009
亚努科维奇以微弱的 优势当选总统,成功 逆袭,回归“总统议 会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治背景
国内政党政治:政治体制多变,运行失灵
由于独立之初乌克兰的宪政特点是强化和突出总统权力, 弱化政党作用,议会没有组阁权,难以制衡总统。2004 年“橙色革命”后,乌克兰政治体制由“总统议会制”变 为“议会总统制”,大幅增强议会和总理权力。但亚努科 维奇2009年当选总统后,国家政体重回“总统议会制”。
乌出口形势恶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为主。俄罗斯(占消费总量58%)和土库曼斯坦是主要 的供应方,两大国对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垄断,成为乌经常账户逆差的重要来源。 • 外汇奇缺、外债偿付危机
• 受经常账户持续逆差的影响,乌外汇储备不断减少。不能满足进口所需,面临外债偿付危机。2013年乌克 兰外债总额占GDP的近80%,市场普遍预期乌克兰将出现债务违约 。
81 。 欧洲51,俄罗斯37 (欧洲共60个国家和属地)。
排名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 2014年1月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经济背景
产业结构
苏联时期,乌克兰在区域分工合作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主 要从事重工业和军工业生产;独立后的乌克兰继承了苏联 时期的航空航天工业和原材料基地 。 军工产业:俄乌军工企业紧密分工协作是历史形成的。目 前俄乌彼此为对方提供的军事产品数量多达上千种,乌对 俄军工出口占乌军工产值的10%,乌军工企业所需产品和 零部件70% 来自俄罗斯。仅以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为 例,该公司每年生产的发动机40% 出口到俄罗斯。该公 司负责人В. 沃古斯拉耶夫表示,向俄罗斯出口航空发动 机不存在任何海关问题,乌克兰权力更迭不应该影响公司 与俄罗斯航空制造业的合作。
乌警方称,示威者使用了武器,导致冲突升级。
那么到底是谁使用了武器?
克里米亚危机阶段
2014 年2 月22 日—4 月6 日
2月22日,亚努科维奇被议会罢免其总统职务,并宣 布提前于同年5月25日举行总统大选。
2月23日,议会批准图奇诺夫作为临时代总统。
2月24日,亚努科维奇被乌克兰警方通缉。
3 月1日俄罗斯议会上院授予普京总统对乌克兰动武 的权力,2日俄向辛菲罗波尔增派兵力;同时俄军攻占 克里米亚乌克兰边防军司令部,完成对乌驻克里米亚多 处军事基地的包围。整个半岛已经处于俄实际控制之下。
主权债务远高于IMF规定的可持续水平“高风险临界线”。
6%~10%
的经济萎缩
数十亿格里夫纳
的经济损失 15.51格里夫纳UAH/1美元USD
70%
的公共债务增长率
77%
的公共债务预计增长率
加剧国内政治经济动荡
经济陷入危局
• 贸易结构失衡,经常账户严重逆差 • 出口:粮食、铁矿石(占出口总额15%)和钢铁为主。近年国际粮价、铁矿石和钢材价格大幅下跌,致使
• 总统亚努科维奇2014年1月17日签署新法,据亲西 方媒体说会“禁止几乎所有形式的抗议活动”,而 再度引发民怨。 因此,抗议群众要求政府和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
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
• 2014年1月19日基辅发生反政府骚乱,乌克兰总检 察院宣布议会1月29日通过的大赦法随后生效,而且 不再追究闹事者的刑事责任。骚乱随后平息。然而, 随着西方势力的渗透和鼓动,基辅再次发生更严重 的骚乱。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全民公决决定乌克兰独立。
政治背景
国内行政划分
全国共27个一级行政区: 1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2014年3月18日加入俄罗斯) 2个直辖市:基辅(首都)、塞瓦斯托波尔 (2014年3月18日加入俄罗斯) 24个州:包括基辅州、敖德萨州、哈尔科夫州、卢甘斯 克州(2014年5月12日宣布独立,但并未获得任何国家或 地区承认)、顿涅茨克州(2014年5月12日宣布独立,但 并未获得任何国家或地区承认 )等。
Chapter1 乌克兰危机发生背景
历史文化背景 政治背景 经济背景
历史文化背景
国家形成:被反复占领与瓜分
10世纪,东斯拉夫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了基辅罗斯(Kiev Russ ) 国家,基辅罗斯一直被奉为俄罗斯历史的源头,基辅城 ——“俄罗斯诸城之母”;
中间部分太长,就当我们已经说过了吧ヾ( ̄▽ ̄)
3月16日,克里米亚就入俄一事举行公投。
3月22日,原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以克里米亚 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作为联邦主体加入俄罗斯 联邦
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
克里米亚地区
克里米亚地区曾经长期是俄国领土。 1954年5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克 里米亚被赫鲁晓夫下令划给乌克兰。乌克兰从苏联独立 之初,克里米亚就曾要求重回俄罗斯,而当时的俄罗斯 总统叶利钦忙于处理俄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不愿 因此引发国际争端,所以也对未做回应。最终三方达成 妥协,条件是成立内部高度自治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和维持俄国在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的驻军。 该地区居民以俄罗斯裔为主,约占总人口的60%,并且 俄在半岛驻扎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在乌克兰所有区 域中最为亲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