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案例分析一【案情介绍】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A、B、C三家分公司。
王鹏是该公司的总经理。
2007年,甲公司为了拓展市场,拟与一家德国公司签订合同。
另一家美国公司知悉后,主动与甲公司联系,提出比德国公司更优厚的条件,以排挤德国公司。
甲公司一面派人与美国公司进行磋商,一面终止了与德国公司的谈判。
美国公司目的达到后,借故终止了与甲公司的谈判。
但在谈判过程中,王鹏作为甲公司的代表,接受了美国公司的“好处”,将公司的一项核心技术透露给了美国公司,并认为既然是合作伙伴,知晓了也无关紧要。
该美国公司在停止谈判后,将该项核心技术卖给了甲公司的竞争对手——乙公司,造成甲公司近1000万元的损失。
由于经营困难,甲公司决定撤销A分公司,将其资产转移至总公司,以渡过财政难关。
A分公司的债权人丁公司得知消息后,要求甲公司偿还其债权600万元,而A 分公司的资产只有500万元。
甲公司称A分公司一向是独立经营,因而对其不能清偿的100万元债务,总公司不承担责任。
2008年,甲公司因欠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辛公司)的货款500万元到期,而无力偿还,便提出将这500万元转化为公司的股份600万股,每股票面金额1元。
经过仔细考虑,辛公司同意了此项提议。
2009年9月,甲公司因资不抵债申请宣告破产。
经查,甲公司共有资产5000万元,债务7000万元,并且其是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庚公司)的子公司。
庚公司实力雄厚,因而有的债权人提出将庚公司追加进来,承担连带责任。
【问题】1、假如甲公司拟与德国公司合作的项目可为其带来600万元的利润,现由于美国公司的介入,使甲公司丧失了此合作机会,那么就该损失甲公司能否要求美国公司予以赔偿?为什么?2、该美国公司将甲公司的核心技术卖给其竞争对手——乙公司的行为,是否因合同未订立而不承担任何责任?假如乙公司明知该事实而购买该核心技术,如何制止其侵权行为?对甲公司的损失,乙公司和美国公司是否要承担连带责任?3、总经理王鹏接受美国公司的贿赂如何处理?对公司因而造成的损失,王鹏应否承担责任?若他以其履行公司职务为由抗辩,能否免责?为什么?4、假如该核心技术是甲公司的退休工程师李力退休后在家钻研所得, 其子李明因李力生病住院,急需大量医疗费,便自行决定将该技术转让给了甲公司。
纠纷发生时,李力刚刚去世,他一直不知该技术已被转让。
李明是其唯一的继承人。
请问,甲公司是该项核心技术的正当权利人吗?为什么?5、对于甲公司A分公司的债务,甲公司的抗辩理由能否成立?6、甲公司将辛公司的债权转化为公司股份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7、对于甲公司的债务,庚公司是否要承担连带责任?为什么?8、2009年7月,总经理王鹏见公司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便将自己手中持有的本公司股份20万股全部抛出。
对王鹏的行为该如何处理?9、在甲公司破产过程中,经人民法院查明,在甲公司设立时,由于注册资金不足,市政府曾要求市机械厂出资200万元。
在甲公司成立后,经过市政府同意,已经将这200万元返还给市机械厂。
市机械厂也从来没有分取过任何红利。
假如甲公司不能清偿其全部债务,那么债权人能否要求市机械厂承担债务?10、2009年5月,甲公司因为销售伪劣产品被工商局罚款50万元,那么工商局能否主张优先受偿权?分析如下:1、甲公司对于其损失可以要求美国公司赔偿。
因为美国公司与其进行磋商,并无订立合同的诚意,只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
根据《合同法》42条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美国公司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甲公司因此受到的损失。
【参考法条】《合同法》42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2、美国公司以贿赂方式取得甲公司的核心技术,并卖给其竞争对手,侵犯了甲公司的商业秘密,不因合同不成立而免责,仍要承担赔偿责任。
乙公司明知美国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商业秘密,仍然取得、使用该技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相应罚款。
美国公司和乙公司共同侵犯了甲公司的商业秘密,因而对甲公司遭受的损失,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法条】《合同法》43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
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当损害赔偿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10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反不正当竞争法》25条: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王鹏接受的贿赂应当收归甲公司所有,而且王鹏要对甲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公司法》规定,董事、经理不得擅自泄露公司秘密、不得有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如贿赂。
因此,王鹏以其履行公司职务为抗辩理由不能成立。
【参考法条】《公司法》149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挪用公司资金;(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六)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八)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公司法》150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甲公司在纠纷发生时是该核心技术的正当权利人。
虽然订立合同时,李明无处分权,但李力去世后,李明作为唯一的继承人,取得该项技术的权利。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所以甲公司依据合同取得了该项核心技术的权利。
【参考法条】《合同法》51条: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5、不成立。
因为根据《公司法》规定,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参考法条】《公司法》14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
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6、不合适。
因为根据《证券法》规定,债转股应该符合发行新股的条件。
发行新股的公司必须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而此时,甲公司已经发生财务危机,因而不能发行新股。
此外,发行新股的,董事会必须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申请批准。
【参考法条】《证券法》13条: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二)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三)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四)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证券法》14条: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募股申请和下列文件:(一)公司营业执照;(二)公司章程;(三)股东大会决议;(四)招股说明书;(五)财务会计报告;(六)代收股款银行的名称及地址;(七)承销机构名称及有关的协议。
依照本法规定聘请保荐人的,还应当报送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
7、对于甲公司的债务,庚公司不承担连带责任。
因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法条】《公司法》14条: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
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8、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董事、经理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因而王鹏的转让行为无效。
【参考法条】《公司法》142条: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9、市机械厂的行为属于抽逃注册资本,债权人可以要求其在抽逃注册资本的范围内承担责任。
【参考法条】《公司法》36条: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10、工商局不能主张优先受偿权。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的,其财产不足以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参考法条】《公司法》215条:公司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的,其财产不足以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