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缺血性创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缺血性创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5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6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7
急性发作期
每日坚持中药外泡(大黄、乌梅、五倍子,
用法如前所述),在局部发挥清热解毒、 抗炎抑菌,改善血运的效应,尤其对发生 于足底组织坚韧部位高糖、多水的病灶, 有渗透、吸湿、荡涤、清洁之功,可有效 减少局部渗液,促进肉芽生长;
治以扶正与活血相结合,以流畅旁路,促 进侧支循环形成,修复损伤。 可用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加减。据实 验研究,益气活血法能提高血管内皮细胞 的内分泌功能,对促血栓吸收、侧支循环 建立有较明显的效果。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18
③进入缓解期,辨其虚的性质,临床气阴
虚多于阳虚,扶正与锻炼相辅,可以提高 肢体功能,增强体质,预防复发。 顾步汤、八珍汤加减以扶正补虚祛邪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39
急性发作期
患肢局部症状明显,初期患足趾肿胀,或呈
巨趾、巨跖性肿胀,张力较高,无波动感; 局部色红、灼热,逐渐皮下积液,波动感增 强,有稀薄棕褐色、腥臭脓液溢出,伴有发 热、精神疲倦等全身症状,其病情发展急骤, 有明显炎性反应,可蔓延至全足及小腿,有 不同程度的肌腱变性、水肿、坏死现象。
泡脚,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需 严格控制外洗溶液的温度,以40-45℃最 适宜,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会影响患肢的供 血,影响治疗效果。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31
湿性坏疽
泡脚后用双氧水及盐水冲洗伤口,并用优
锁溶液外敷以祛腐,亦可用慷舒灵(含银 的凝胶制剂抗菌敷料)外敷,局部创可 加用外用抗生素制剂(如阿米卡星喷雾 剂)。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19
由于血瘀贯穿于该病的全病程,长期使用
化瘀药应注意,因该药究属“动药”, 若 非其时而重用,或非其病而滥用,恐耗气 动血,扰乱机体功能,导致气血阴阳平衡 失调。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20
生活习惯的调理、戒烟、运
动疗法等对于疾病的治疗亦 有帮助。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62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63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32
湿性坏疽
如趾间溃疡,应用“隔离法”分离各趾,
以防脓性渗液侵蚀邻趾。 痂下积脓者,应去痂充分引流。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33
湿性坏疽
每次换药时,可采用 “蚕食”法,分次
清除坏死组织。待炎症控制后坏疽局限时, 再按干性、局限型坏疽处理。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8
急性发作期
优锁纱条需每日更换,胶片引流则可数日
更换一次,每日可用双氧水沿引流条冲洗 脓腔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9
急性发作期
对于溃疡内坏死的组织,可适当采用“蚕
食清创”,多次分部修剪腐肉,以不出血 或稍出血、无明显疼痛为度。
2013-8-2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27
干性坏疽
对于创面肉芽不新鲜、渗液较多的,暂不
缝合创面,术后用我院的消炎油纱外敷, 待创面坏死组织少、渗液不多后,可改用 我院的生肌油纱外敷促进肉芽生长,伤口 疤痕愈合。溃疡面太大者,可考虑点状植 皮术。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28
湿性坏疽
湿性外伤型坏疽发生坏疽的原因是在肢体
西医治疗
•手术、介入治疗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12
西医辨病治疗
“脱疽”类病证,以缺血为病变的主要特
点,故整体治疗重在改善缺血:扩血管、 祛聚、抗凝,配合适当的抗感染、支持治 疗、止痛等,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13
“筋疽”以感染为病变的主要特点,故整
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脱疽”中病程 较长、治疗较棘手的一类疾病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7
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8
“筋疽 ”--以感染为主
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主要表现为局部 肿胀、潮红、灼热,渐至湿性坏死,但患 足血供良好,肢端无明显缺血征象,大多 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良好,无明显静 息痛,多伴有“三高”(高血糖、高血沉、 高白细胞)及“三低”(低蛋白、低红细 胞、低血红蛋白)。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0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1
急性发作期
此期局部治疗以理筋为要,切开“宜早不
宜迟”,使邪有出路,处理肌腱变性坏死 的主要措施是:纵深切开,通畅引流,药 捻提脓,中药灌洗。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2
急性发作期
由于肌腱变性坏死多发生于足趾、掌厚韧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58
对于难治性缺血性溃疡的治疗,仍有赖于
血液循环的改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认促进溃疡愈合的 外用药。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59
目前药物的研究:
外缘性表皮生长因子的局部外用促进溃 疡面愈合研究 无机活性元素对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 及创面愈合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慷舒灵(含银的凝胶制剂抗菌敷料)外 用的临床研究 ···· ····
部位,病灶深在,必须纵深切开才能清除; 又因为肌腱的坏死感染为渐进性向近侧蔓 延,一次难以清除干净,所以强调贯穿引 流。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3
急性发作期
我们的经验用优锁纱条或胶片引流条进行
贯穿引流,引流需遵循贯穿脓腔最高及最 低位原则。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44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50
急性发作期
对坏死肌腱的清除,需待肌腱分界清楚,
肉芽生长,在操作时裸露在伤口的肌腱, 切不可拉长后切断,以免肌腱回缩后引起 深层感染; 对裸露在外的神经,应及时利刀切断,令 其自由回缩到伤面内,可减轻患者痛苦。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51
急性发作期
切开及引流后,尽量鼓励患肢做足部屈伸
缺血的基础上由于外伤因素(如修剪趾甲、 穿鞋不当、天冷冻伤、热水袋烫伤、静脉 穿刺损伤等)诱发或加重坏疽。 多呈湿性,范围较大,皮肤潮红,界面不 清,疼痛明显。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29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30
湿性坏疽
除需用抗生素加强抗感染外,我们采用中
药外洗方(大黄30、乌梅30、五味子30)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60
中医外科在溃疡的处理方面有着源远流长
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外治以 独特的“煨脓长肉”、“祛腐生新”等方 法可迅速有效的促进溃疡愈合,是中医外 科的亮点 。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61
但由于传统外用药剂型的不规范及作用机
制的不明确,也限制中医外用药的进一步 发展和推广。 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溃疡处理方案,及如 何发展我们的中医外用剂型,是我们当代 中医人应当努力的方向之一。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16
①在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期,重点是辨邪为
主与祛邪为目的,及时制止新瘀之活动。 方药以四妙勇安汤加减,重用银花、玄参 等甘寒之品,既可祛邪,又可避免苦寒过 伤阳气;慎用活血药,以免导致病情变化, 感染难于控制。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17
②在临床好转期,邪去,辨瘀与虚为主,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9
二、整体、局部治疗结合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10
缺血性溃疡创面的处理决不是仅局限于单
纯的创面处理,而应该把局部、整体相结 合,辨病、辨证治疗。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11
中医治疗
• 辨证使用中药、成药、针灸等 多种手段
• 辨病药物治疗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24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25
干性坏疽
处理方法是坏疽部位搽入地金牛酊或红汞
药水,周围皮肤搽氧化锌油。待局部血运 改善,分界进一步清晰后行足趾切除术。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26
干性坏疽
对于足趾切除后的创面,如肉芽鲜红,
可于清创后行一期缝合,术中注意勿损伤 趾间动脉,避免邻近的足趾血供受影响, 术后伤口需留置胶片引流。术后2周-3周 拆除缝线。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53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54
缺血性溃疡的截肢
2013-8-2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55
缺血性溃疡中,对III期3级和不能保留残
足最低功能的III期2级的肢体,以及糖尿 病足局部病灶导致全身感染不能有效控制、 危及生命的,都应考虑施行截肢术。
药压迫血管加重缺血,我们比较推崇用腰 硬联合麻,术后留置止痛泵,有止痛作用, 并能扩张周围动脉,一定程度上改善下肢 供血。
2013-8-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