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学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2、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范围
3、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4、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原则
7、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一)教学内容
1、心理发展概述
2、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3、个性差异
4、认知方式的差异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2、了解学生在智力、人格和认知方式上的个别差异
三、学习理论
(一)教学内容
1、学习的一般概念及学生学习的特点
2、学习的类型
3、行为派学习理论
4、认知派学习理论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学习的一般概念和学习的类型
2、掌握行为派和认知派主要的学习理论
3、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一)教学内容
1、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
2、知识的表征
3、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的一般过程
4、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5、概念学习
6、原理学习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和知识的表征的观点
2、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3、理解概念学习的影响因素和学习过程
4、掌握原理学习的方式和教学策略
五、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一)教学内容
1、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2、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3、动作技能概述
4、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
5、动作技能的培养
6、智力技能概述
7、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论
8、智力技能的培养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2、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概念
3、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论
4、掌握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
六、学习策略
(一)教学内容
1、学习策略的概念
2、学习策略的分类
3、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
4、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5、认知策略
6、元认知策略
7、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
8、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
(二)教学要求:
1、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主要的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
3、掌握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和措施
七、学习策略
(一)教学内容
1、学习迁移的概念
2、学习迁移的类型
3、学习迁移的测量
4、形式训练说
5、共同要素说
6、概括说
7、关系说
8、认知结构说
9、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10、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1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二)教学要求:
1、了解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学习迁移的理论
3、掌握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八、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学内容
1、问题的心理学描述与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2、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差异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什么是创造力
5、创造力的有关研究
6、创造力培养
(一)教学要求:
1、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差异
3、了解创造力及其有关研究
4、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九、学习动机
(一)教学内容
1、学习动机的概念
2、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3、学习动机的分类
4、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5、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6、成就动机理论与归因理论
7、自我效能理论与习得性无力感理论
8、外来动机的激发
9、内在动机的激发
10、成就动机的培养与归因训练
11、消除无力感与增强效能感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主要的学习动机的理论
3、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途径与方法
十、品德的形成
(一)教学内容
1、品德及其心理结构
2、品德的形成过程分析
3、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4、皮亚杰的早期研究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6、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7、道德认识的形成
8、道德情感的丰富
9、道德意志的锻炼
10、道德行为的训练
(二)教学要求:
1、理解品德及其心理结构
2、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掌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掌握品德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培养的方法
十一、教学心理
(一)教学内容
1、教学的一般过程
2、教学设计概述
3、教学目标及其分类
4、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5、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
6、学习准备及其主要内容
7、学习的最佳时期
8、最近发展区与教学
9、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
10、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
11、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要求:
1、理解教学目标、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学策略的含义
2、掌握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
3、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十二、教师心理
(一)教学内容
1、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
2、教师的主要角色
3、教师威信的概念与作用
4、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
5、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6、教师的一般能力
7、教师的教学能力
8、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能力
9、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品质
10、教师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教师的主要角色
2、掌握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与建立途径
3、掌握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4、掌握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品质
5、掌握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