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创新大赛 车内乘员提醒装置
大学创新大赛 车内乘员提醒装置
问题依然存在,家长们想解决
家长们更倾向于什么?
是时候教给孩子们自救的技术了!
这是双闪
此举被解释为孩子 们若按不动喇叭, 应该这样做
车里除了灭火器 ,还需要一个安 全锤
又或者告诉他们,主驾 驶或者中控台是可以解 锁的
但是
单单靠孩子可以吗?一两岁的孩子也要靠他们自 己吗?
家长也有忘性,他们不仅仅忘孩子,忘的还有手提包,笔记本 电脑,手机等等。那么该怎么办,除了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 辅以恰当的措施。
四个主要装置
1.压力感应装置 2.热红外人体感应器 3.温度检测装置 4.互联网系统
装置1
主
副
为啥长这样
后排
这是啥?
主副驾驶各有单独压 力感应装置,后排为 连续全覆盖式压力感 应装置 定为有人。
不,不仅仅是有人,有物也可以判断,因此 也可以用来判断是否有遗漏物品。
车内乘员提醒装置
一. 项目来源及背景
记者在车内做了个实验,太阳暴晒下,车内的温度十分钟内升到了47度。
如何解决?如何防止此类意 外发生?
时代大背景是什么?
1.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国产车质量提升,价格降低) 2.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提高) 1,2说明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人选择买车 3.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造力) 4.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让生活更智能 化)
装置2:热红外人体感应器
作用:判定是否有人
装置三:温度检测系统 装置四:互联网
意义何在? 往下看
两种模式
A
区别是什么?
B
一个按钮负责切换模式
A模式
全提醒模式。
当驾驶员关门锁车时,任何一个座椅上受力(可轻微至检测到钱包手机 ,因此A模式不仅局限于提醒车内是否遗留乘员,还可以提醒驾驶员以免 遗漏物品比如手提包等在车上),则在锁门时报警。(有的汽车座椅会套 上坐垫,因此可以校准)
以A,B两种模式划分使用情景,满足了驾驶员在不同情境下的需求,且对乘员人身安全做出了 保障。 创新点4 以温度检测及互联网系统作为辅助,能够在驾驶员主观上将乘员留置车中并取消报警时,保持系 统运行,在温度异常时及时报警并向驾驶员发出通知,防止意外发生。
五:项目价值
1.及时提醒驾驶员,防止意外放生(及遗漏物品在车中) 2.使汽车更安全,更人性化,让未来可能更多的购车家 庭用车用的舒心,用的放心。
现在汽车内的装置针对我们要解决 的问题有什么联系吗?
二. 现状分析
车内有什么?
1.检测车内气温的温度计(能看不能提示)
2.基于压力感应的安全带提醒(只在主副驾驶)
3.新车型有车载wifi,有手机端APP,有智能钥匙,现在 还发展智能汽车(专注于车况,信息交互)
回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上 以上有联系,但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总结
生命可贵!
我们不但要享受科技为我们带来日新月异的进步,同时还要着眼于现实, 努力解决科技发展所疏忽或者遗留的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谢谢
我要是拉一车西瓜暂时搁后排,每次锁车走了车都乱响 怎么办?
肯定有人会这样问
B模式
载物模式
该模式下,压力报警暂时关闭,热红外人体 感应器始终运行,在锁车时若车内仍有乘员, 则报警,无乘员则关闭该装置。(气温异常 时则同A模式)
四:项目创新点
创新点1 将主驾驶及副驾驶座椅的压力感应装置延伸至全车座椅,使之能够判断每个座椅上是否有乘员或 遗漏物品。 创新点2 使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防止车内有人员遗漏,虽不是实时工作但也确保了安全,节省车内能源 。 创新点3
可手动解除
虽然手动解除,但是关闭发动机锁车时车内并不会全部 断电,同时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开启并运行,确认车中是 否有乘员,若有乘员,则维持该系统的运转直至车内无 乘员,若无乘员则关闭该装置。
气温异常时,车内判定有乘员,强制报警并且通过互联
网及时通知车主。(温度检测装置及互联网系统就用在 到了
局限于儿童 安全座椅
第一没有及时报警, 第二开启车窗及空 调并不能完全解决 问题,也许更不安 全。
没有立即提醒, 而且装置需要实 时工作,耗电
距离传感器因为乘员坐 姿问题误差太大,至少 一个压力感应还是少。
有优点,但多少 都有缺点
三. 创意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