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中学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光学专题一、中考要求:(学生要对照中考要求,逐一研究掌握相关内容)1、通过实验探究光传播的特点(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4、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5、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6、探究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实验)7、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8、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9、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10、了解凸透镜成像的有关应用11、初步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12、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一、选择题: 1.在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A.湖水中树木的倒影B.插入水杯中变弯的筷子C.平面镜中人形成的像D.夜晚,我们看到美丽的霓虹灯光2. 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3. 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 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 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4.有一个晚上小明同学在未开灯的房间里看电视时,拿着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与对面的墙壁移动,忽然他看到墙壁上出现了电视机屏幕的放大画面,那么关于这个像的性质和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判断正确的是A.正立的像;放大镜B.倒立的像;照相机C.正立的像;望远镜D.倒立的像;投影仪5.用可以写出红颜色字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出一行字,则这一行字A.在阳光下会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B.在阳光下会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C.由于它能发出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D.如果只用绿色的光照射上去,这一行字就是绿色的6.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为给同学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学校请来了摄影师给我们同学拍毕业照,排好队伍后,摄影师他发现有几个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8. 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 移到距凸透镜18cm 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6cmB .10cmC .16cmD .20cm9.小明在生活中发现的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银行工作人员用验钞机验别钞票的真伪B.士兵用夜视仪观察敌方人员C.圣诞节装饰用的红色彩灯发出红色的光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10.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物距u=5 cm 时,成正立的像;物距u=8 cm 时,成倒立的像,则小明的下列猜想正确的是A. 物距u = 4 cm 时,一定成放大的像B. 物距u = 9 cm 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 物距u = 14 cm 时,一定成缩小的像D. 物距u = 17 cm 时一定成缩小的像二、填空题11.为了维护公共安全,一些重要位置上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如图2-3),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汽车的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如图2-4所示是一辆轿车经过十字路口时,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根据这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_摄像头(填“靠近、或远离”)。
12. 小明和同学一起到森林里旅游,小明将喝剩下的半瓶圆形矿泉水随手扔到枯草上,此时这半瓶矿泉水相当于__________这样容易引发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时候,如果小明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 的地方,在离凸透镜24cm 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地像,他得到这个像一定是一个倒立、_________的实像(填“放大、缩小”) 。
该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上方,为使像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
(填“上、下”)图2-3图2-414、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 (填“透镜”或“电路板”).15、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与视力正常的眼睛相比,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 (选填“会聚”或“发散”)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是 ,其作用是将光 ,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6、如图入射光线是_____反射光线是____折射光线是___ 法线是_______界面是______。
并在图中标出水和空气的位置17.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上午七八点钟的时候,某同学想用照相机拍一张带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那么该同学应站在河的 岸(选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 规律而作出的。
18、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 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 (都是实像/都是虚像/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 (小于/等于/大于)乙透镜的焦距19、望远镜的目镜成__________像,物镜成_____________显微镜的目镜成__________像,物镜成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0.小明和同学在自主学习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枝点燃的蜡烛A ,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枝没有点燃的蜡烛B ,对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填“A 、B ”)这一侧观察。
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把蜡烛A 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 ,去与蜡烛A 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 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根据这一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在蜡烛A 的像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填“会、不会)出现蜡烛的像,所以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填“实、虚”)21.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
A 、B 、C 、D 、E 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 点和2F 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在A 、B 、C 、D 、E 这五个点中: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2)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
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15—(甲)所示。
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15—(乙)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
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15(丙)中的哪一个?( )22、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5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 ”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次数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1 15 5 7.52 8 17.53 10 29.0(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
(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3)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雪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 ,确定出焦距f= (填“5cm ”或“10cm ”)。
(4)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雪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 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5)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填“虚像”或“实像”。